王明梅
基于“注意”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不少研究者主张在以意义为主的交际中把学生的注意引向语言形式并进行适量的形式教学,从而兼顾形式与意义。已有研究证实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流利度和准确度,但作为受众的学生的形式注意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在交际课堂中,受众学生通常以对子(二人)或小组(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合作模式参与互动。相关研究发现对子和小组中的形式注意有差异:对子环境有利于学生注意语言形式;小组有利于学生修改错误的语言形式。但这些研究没有考察语言问题是否被正确解决,而已有研究表明正确解决语言问题对中介语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受试的语言水平均为中等。语言水平是学生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应该是影响形式注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研究都在二语环境中进行。本研究以我国外语环境为背景,分析了合作模式对我国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程度以及更正语言错误的能力的影响。
合作模式是否会显著地影响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程度?该影响是否受外语水平的调节?合作模式是否会显著地影响学生正确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该影响是否受外语水平的调节?
192名受试对象为四川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一年级96名入学英语成绩从125 到135分的学生作为中等外语水平的受试,三年级96名专业四级成绩为80到88分的学生作为高水平的受试。同一水平层次的一半学生随机组合成24个对子,另一半组合成12个4人小组。
本实验采用的是一则题为“The tricky alarm clock”的拼图式口语任务,讲述了一位大学生闹钟响后仍不想起床,最后匆忙洗漱赶往学校的故事。该故事由8张顺序被打乱的漫画组成,对子成员随机抽取4张图片,小组成员抽取2张,并被要求把所抽图片上的内容详细、清楚地讲述出来,任何人不能看对方的图片,但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提问以获取相关的信息,然后把讲述过的内容串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合理的故事。互动被全程录音。
判断是否注意到语言形式主要通过辨认“关于语言形式的话语片断”(以下简称片段)而实现的。它是指学生明晰或内隐地谈论自己或他人的语言的话语,包括意义、拼写、单词的发音、词缀的选择、词序等方面。
结果1:注意语言形式的程度通过片段个数与语言问题(包括错误和被学生询问的语言形式)总数的百分比表示。对子的注意率为67.96%,小组为46.9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earsonx2=17.416,p=.000<.05)。这一结果表明对子合作能为学生注意语言形式创造良好的环境。多数研究者认为,合作团体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积极的相互依赖性和个体的义务性。前者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跟团体联系在一起的,团体不能成功,自己也成功不了,反之亦然。因此,所用组员必须共同努力来完成任务。后者是指团体评定各组员的表现,每个组员为自己的任务负责。在对子中仅有两个成员,相互依赖性和个体的义务性很强。说话者尽量把信息清楚、正确地传达给同伴;听者为获得准确的信息,一旦有疑问就会进行询问。而小组中人数较多,个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较少,相互间的依赖性也就随之降低,组员各自完成任务,简单地把结果出示给其他成员,疏于注意自己或他人语言的频率就相应升高。这一结果还可以用面子观点来解释。对子中人数较少,学生的面子观点较轻,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指出他人和自己的错误或疑问。对子中的良好客观条件也是原因之一:对子环境比小组安静,干扰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只放在同伴的表达上;人数较少意味着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注意语言形式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因此,合作人数越少,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主、客观条件就越好。
结果2:形式注意率在高水平对子中为78.69%,在高水平小组中为58.82%,差异具有显著性(Pearsonx2=9.184,p=.002<.05);在中等水平对子里为55.67%,在中等水平小组里为36.17%,差异也具有统计意义(Pearsonx2=7.306,p=.007<.05)。说明对子与小组形式注意程度的差异不受语言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中,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有着类似的心理活动:合作人数越少,面子观点越轻,成功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越强,良好的主观愿望促使他们在传达和获取意义时尽量注意到语言形式,以确保信息准确。同时,对子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如安静的环境、较多的发言机会等都不会因为语言水平的不同而改变。在对子合作提供的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更多的注意到语言形式。
结果3:正确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用被正确解决的语言问题数量与片段总数的百分比表示。对子解决语言问题的正确率为63.6%,小组为79.8%。具有显著差别(Pearsonx2=6.509,p=.011<.05)。这一结果证实了现有的研究结论:小组互动能为学生正确解决语言问题提供较好的环境。小组比对子拥有更多的智力资源,一旦语言问题被注意,得出正确答案的几率更大。文本中显示小组中的自我更改情况不仅频繁而且正确率较高。这说明面子观点也是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之一。人越多,面子观越强,说话者很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一旦发现错误会马上更改。另一个值得注意问题是,两种合作模式下都存在放弃语言问题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对分组活动的目的认识不充分造成的。他们把分组活动仅看成一种用以训练口头交际能力的方式,因而在不影响意义交流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深究语言的正确形式。鉴于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分组活动不仅是为了提高流利度,也是为了增强语法学习、提高准确度。
结果4:高水平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正确解决问题的比率(88.0%)高于以对子方式合作(70.9%),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earsonx2=5.235,p=.022<.05);中等水平学生在小组中解决问题的正确率(67.6%)虽略高于对子(51.6%),但没达到具有显著值(Pearsonx2=2.136,p=.144>.05)。表明对子与小组正确解决语言问题能力的差异受到语言水平的影响。这说明语言水平是影响语言准确度的最根本的原因,没有牢固的语言基础,即使拥有优越的外部环境,也不能完全改变现状。只有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之后,当给予较为良好的合作环境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度才能“更上一层楼”。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对课堂分组活动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是语言学教师应增强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法的意识。另外一方面尽量要求学生多以对子为单位进行合作,以加强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同时鼓励他们遇到不能确定或无法解决的语言问题不要轻易放弃,应多向其他同学或教师求助,以把握正确的目的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