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玮 刘 畅
改革翻译教学模式 构建合作学习课堂
宋 玮 刘 畅
翻译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翻译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章强调改革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主要是组织者、辅助者和监督者,同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的一些实施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 合作学习 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者的五大基本技能。传统观念认为翻译是五项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再加上国内目前英语学习“听说领先”的观念盛行,使得翻译教学处在一种表面被“神话”实则受“冷落”的地位。
传统翻译教学一般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对多”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和外部世界、学生和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利于其翻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改革翻译教学模式,提高翻译学习效果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执行新《大纲》时,要注意改变过去教学中对英文写作和口笔译重视不够的情况。”本文结合我校的翻译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
教师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代表,合作学习在近些年的英语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其表现为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通过共同探索与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既定的任务。大量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合作学习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
应用合作学习理念进行口语、写作和综合英语教学已有很多尝试和研究,但将这一理念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还为数不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试图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融入翻译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基于合作学习的翻译教学模式,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合作技巧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一)将学生分组
我担任课程的班级为旅游英语专业,每届两个班,也有的年份招生达到三个班,分组时基本按照以宿舍为单位,6人一组, 如有个别同学分散居住则把他们编入某宿舍,最多每组7人。小组成员在教师处登记姓名,固定不变并选一位同学负责。
这种安排也是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虑,因为同宿舍成员关系熟悉,便于交流,有问题随时可以交换意见,这样翻译课的时间空间得以大大拓展,餐桌旁,就寝前都可就 学习任务展开讨论。
(二)分配任务
翻译课开设于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学习任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配,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这里。任务过易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发展能力的目的;过难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丧失进一步学习的信心。第一学期的课程考虑到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学习仅一学期,词汇量有限,对英语国家了解不多,我设计的任务是经典译例分析。在学期初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到图书馆、资料室等阅读英语方面的报刊,从中选取英译汉的经典佳译,句子、段落均可,整理下来共同讨论。各组讨论后将材料整理汇总,做成ppt课件后选出代表在翻译课演示讲解。
[1]王慧.从新视角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国成人教育,2008.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赖红梅.浅论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内涵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8.
(宋玮: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刘畅:河北农业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