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2011-08-15 00:47方德芬云南艺术学院思政部云南昆明65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主权国家欧美民族

方德芬 (云南艺术学院思政部 云南昆明 650000)

互联网作为20世纪西方社会舶来品,在带来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与本民族文化特色大相径庭的西方异质文化。任何技术的应用都不是单向的,而总是福祸相依,得失相伴的,在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里,不同文化的激荡,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思想文化领域的形势和斗争更加复杂和激烈,这些都给新时期我国文化安全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安全面临挑战

互联网时代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国家的文化主权是主权国家在本国的法律和宪法的框架下所具有国家文化自主发展和应该具有本国的自主权和主导权,是完全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及适合本国文化生活需求是一个主权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权利,文化发展的主导权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象征,所有独立的主权国家应该有权利来根据自己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需要发展本国的民族文化,让本国的民族主流文化在国家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来带动繁荣本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积极地维护在全球一体化下的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本国民族主流文化的昌盛和发展,从而能起到巩固和稳定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一)互联网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主权受到严重威胁

在全球计算机信息网络兴起的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不可抵挡的渗透到全世界各个角落,一些欧美大国由于经济基础的强大和长期在全球文化发展的渗透,已至长期一直牢牢把控着全世界语境下文化议题设置,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主动设置文化议题,长期地文化渗透和宣传欧美的文化生活思想、社会价值观、欧美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欧美的政治价值观上的不断渗透和宣传,起到一种颠覆主权国家的政权,和煽动制造激化主权国家的民族矛盾,诽谤和故意扭曲主权国家的社会民族价值观,提高欧美国家的文化影响,提高欧美的文化在全球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从而起到颠覆主权国家政权的意图,和改变主权国家社会体制和文化意境。

全球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也给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全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通过网上的互相交流和渗透,可以不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从而变得更加繁荣;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大国的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在互联网渗透到全世界的今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互联网上的文化教育宣传与欧美大国的文化传播渗透是无法抗衡和处于弱势的竞争地位,互联网的控制权始终被欧美发达国家掌控着,欧美大国肯定会把本国的文化和信息优势作为主导文化,同时会采取对其他主权国家民族的文化实行封锁。其中英语已是全世界计算机的常用语言,英语的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它的本身具有实用性,而不只是单纯的文化语言。英语本身凝聚着欧美国家的文化、军事、政治等意识形态在其中。

美国是主导着全世界网络信息的国家,在网上的信息会隐含着渗透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在不知不觉中腐蚀消磨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生活,假如工业时代的文化冲突是为殖民化与反殖民化、是被奴役和反奴役的表现方式,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冲突也许会表现为对信息的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的“虚拟战争”的形式。国家间的矛盾冲突和侵略或许再也不会出现血淋淋的战争场景,但这种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冲突是关系到本民族文明是生存与发展,还是被腐蚀与被渗透同化的关键问题,因此冲突的激烈程度恐怕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互联网使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受到严重的侵袭

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特有的传播方式,正如美国学者史安斌指出: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将整合了包括报刊、广播、影视和电视在内的所有媒体形式,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传播时代,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作用未见削弱,反而日渐加强。各国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为主的“软力量”的较量已经胜于以经济、军事为主的“硬力量”的竞争。1

欧美国家长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已经成为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外进行“西化”、“分化”的主战略,互联网成为他们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工具。过去是报纸、现在是电视、电影和越来越多的因特网。有人会认为,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技术在意识形态的意义上是中性的。它们只会告诉什么就传播什么。但是正像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的广为人知的话,‘媒介就是信息’,换一种说法就是‘媒介就是意识形态’”2

二战以来,信息霸权、信息干涉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霸权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干预地区冲突,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的主要手段。所谓信息霸权是指技术信息发达的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妨碍、限制、压制他国对信息的自由运用,以谋求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 美国在设计全球化的进程时,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和步骤。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在互联网上粉墨登场,向我国输出其政治制度、意识形式、价值观、生活方式,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

网络是当今世界不同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进行交锋和竞争的重要场所和渠道,互联网不仅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形式扩展自己的空间和影响提供了便利,而且也为不同意识形态与思想文化形式的斗争提供了便利。3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文化安全维护采取的对策

一个主权国家必须有本国的民族主流文化,才能有利于稳定国家各民族的团结,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尤其是在全球领域进行文化宣传时,就会让本国的文化特点、文化艺术、民族特色及本国的意识形态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和认可理解,也大大增强本国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树立起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极大的提本国的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从而让本国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国际文化氛围,促进本国同全球各个国之间的往来与合作,维护稳定全球的和平,能更好地促使本国的发展与进步。

互联网时代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互联网时代文化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文化主权,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公开发表关于网络自由化信息自由化的讲话,一再强调网络信息宣传的自由化。并组织批准成立网络司令部,这不仅仅因为美国在国际互联网的掌控中具有优势,也能充分反映欧美国家对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视,同时期美国国务院成立了网络民主行动办公室,协调facebook、twitter及google等美国网络大企业,研制躲避主权国家网络监控的软件,利用了网络这样的优势平台进行煽动背后支持颠覆一些被其敌视的主权国家,像再前苏联的加盟国中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等“颜色革命”中无不显现出欧美国家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的强大优势,中东、北非一些主权国家就是由于丧失了国家网络的主控权和国际互联网的话语权,从而让本国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受到了致命的腐蚀和破坏,使本国政治安全遭到毁灭性的动摇和破坏。只有运用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抵御和防范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

我国是全球网络规模最大、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一定要重视掌控网络主导权,必须防范欧美大国敌对势力企图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的价值渗透和政治分裂,我国要在对网络的技术建设、文化特色、信息研究上加大投入包括经济投入和人才培养,要不停地进行网络科技创新从而来打破欧美对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垄断开发优秀的维护防御欧美不良文化的软件,从而能有效地防范和过滤有害信息,不断提升我国在网络上向世界各国宣传和交流各种有益信息和有益文化的能力,能让国际互联网成为宣传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平台,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注释:

1.《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史安斌.《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3期.

2.《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 王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7页.

3.《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王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77页.

猜你喜欢
主权国家欧美民族
从欧美到埃及,赏方尖碑
MINORITY REPORT
军事外交的概念及功能
国际气候外交在经济层面的障碍分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全球霸权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