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阳 (河南省上蔡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河南上蔡 463800)
我曾在文物部门工作六载,一直热衷文博事业,关于武津城的位置与兴衰沿革,曾研究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书籍和出土文物参考史料,现试作探索。
武津城,最早见于《宋书•州郡志》,仅谓属豫豫州汝阳郡。武津城的地理位置,《宋书•州郡志》仅谓属汝阳郡。《魏书•地理志》与《宋书》同,并注“有武津城”。其他如唐代李泰的《括地志》、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王存的《元丰九城志》均不见载;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虽有记载,但仅说“在(上蔡)县城东”,《中国历史地图集》把“武津”二字写在《北朝•魏》一图上临汝(河南上蔡)东北的澺水(今洪河)西岸,没有标出位置。因此说,武津城的位置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个空白。
那么,武津城的位置究竟何在呢?
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汝宁府》:武津城在上蔡汝阳界。”汝阳,县名,即今商水县,位于上蔡县东北,与上蔡县境毗连。康熙本《上蔡县志》的记载较为具体。该书《舆地志》谓:“武津故城,旧址在上蔡、汝阳界。今考当是县东北四十五里朱里店,相传故武津也。今有武津乡,武津村,有废城。”清朝时期,朱里店在上蔡东北境,北面一公里即商水,与“上蔡、汝阳界”的记载甚为吻合。但是,这条记载只是根据“相传”写出来的。并且朱里店一带无武津村之名。因此,武津城的具体位置,还须探索。
1978年冬初,上蔡县进行文物普查。在朱里店西一公里的程庄村搜集到武津长印一颗,这颗印出土在该村村后。1977年修筑道路,群众霍荷挖出一座古墓葬。墓中有人体骨骸及陪葬的瓷器和陶器大多当场遭受破坏,仅剩一鸡首壶,壶内装“武津长印”一颗。鸡首壶高26厘米,流呈鸡头形,鸡冠耸立,怒睛暴出,犹如欲斗。口呈盘形,腹部呈球形,壶后有把,呈手臂形,壶两侧肩上各有一桥形纽,为南朝器物。武津长印为铜质,成正方形,直径2.5厘米,高2.4厘米,纽成弧形,重72克,印文“武津长印”四字,为阴文篆刻。根据武津长印出土,可知武津城确实是在朱里店附近。
对武津城的地进位置,曾经反复实地调查。据康熙本《上蔡县志•舆地分图》,武津故城在朱里店西北。这里确实有一高岗,但却为新石器时期及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找不到故城迹象。朱里店东北二里有高岗,岗上虽有两汉陶片,也找不到故城迹象。唯朱里店东南与朱里店毗连处的岗郭村,村上老年人均说这里即武津故城。根据调查,岗郭村及其周围区域确实是一座古城遗址。故城内古井甚多,陶片叠压,与《上蔡县志》记载一致,并且周围部分城壕犹存。因此说岗郭村及其周围的区域即古代的武津城。
武津城位于枯河故道环抱中。枯河、汉代之“汝水支流”,
唐代名洄曲,后因河道干涸名枯河。枯河在古代为汪洋大水,自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流至西平县五沟营,再东南,进入上蔡北境。东流至朱里店,经东岸至杨集入项城境。武津故城以河为垫,在河流的盘绕环抱中。城垣现已不存,只在岗郭村东保留一个土岗,其它区域尽为平原。土岗为陶片叠压而成,厚2米至3米,平原的文化层厚0.7米至1.2米,根据遗址上残存的遗物,尚可看到南至岗郭村南90米,北至朱里高中校园,长约700米;东至岗郭村东郊野,西至周(口)上(蔡)公路西侧,宽约500米。故城中的残存遗物有简瓦、板瓦、陶井、铜武器等,可以分为春秋、战国、汉魏、南北朝三个时期。。故城东北1500米处有九女冢,东南700米处有莲花池,群众世传均为故城当时遗存。故城西北700米处的航寨为当时水运码头。从故城的地理形势和遗址、遗物分布,可以看到故城当时水陆交通便利,市井繁荣。
武津故城一带自古就是居民密集的地方。故城西北700米处的航寨遗址,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遗址,出土有仰韶、河南龙山、商周时期的残器。春秋时期,故城一带为蔡国东北边境。这里北临陈(河南淮阳),东临顿(河南项城),为蔡、陈、顿三国交界处,应是蔡国通往陈、顿的重要津渡。春秋时期,战争迅速发展,都城之外,各国都在军事要地建筑城堡。这里河流迂回,地形险要,并且居民稠密,又为重要津渡,蔡国必然在这里建筑城堡,以固边防,从故城出土的春秋建筑残器及铜武器,说明人们已经在这里集居并有作战设施。战国时期,这里属楚,楚在今上蔡置上蔡郡。公元前278年(周郝王三十七年)楚国迁都陈,称“陈郢”(河南淮阳)。这里为陈郢与上蔡郡的交通枢纽,亦为陈郢东南屏障。因此,对这座城堡必然大肆扩建。这座城堡与湖北的楚国故都纪南城有共同特点。楚国把纪南城的设施在武津故城施用,可见其对该城的重视。故城东南25公里滨临枯河的老黄村,3公里的张小寨村,都曾发现战国夯筑营垒,应为故城外围的战斗设施。根据情况,当时故城定有重兵驻守,难免令人想见当时城堡森严、笙旗飘扬、战士列队、栉风沐雨的景象。
西汉时期,武津城与阳城(商水扶苏城)近在咫尺,应属汝南郡阳城县管辖。这里为汝南郡(河南上蔡)、淮阳国(河南淮阳)交通咽喉。并且北通汝阳、阳城,应为一方大镇。从地表散布的两汉、魏、晋陶片可以看到当时的规模及其繁华景象。南北朝早期,宋武帝刘裕北伐,收复了被北方少数民族占领的司、青、豫诸州。根据《史》、《志》记载:“武津县,刘宋置”,设置武津应在这时。当时军事斗争激烈,必须在一些军事要地置县,将政治、经济与军事斗争结合起来。武津城一向为军事重地,因之,划出部分地区置县,名武津。以“武津”这名,是由于这里一向为重要津渡和战场。津,即渡口。如孟津、延津,古代都是黄河上的渡口。古代并对经常作战的地方以“武”为名。如鲁国筑城备齐,名武城(山东嘉祥县境),魏国有卷邑(河南原阳境),因战争频繁,名武卷。武津,一向为重要津渡,并且春秋、战国时期即为蔡、楚军事要塞,南北朝时又因军事需要置县,以“武津”为名是很妥善的。
当时,武津县属于汝阳郡,为一小县。《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四《知州、知县等官表》:“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武津长印”用“长”,可知武津应属小县范畴。公元468年(宋明帝泰始四年、魏献文帝皇兴二年),北魏、刘宋斗争激烈。北魏汝阳司马赵怀仁攻武津。豫州刺史刘勔遣龙骧将军申元德击败之,并斩魏将阏于拔(见《通鉴记事本末•宋明帝北伐》)。
北魏占领中原,武津县仍属豫州汝阳郡。公元前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西魏后又为北齐、北周所代替。武津先后属东魏、北齐。北齐时期,与建国江南的后梁及拥有陕、甘、川、贵的北周斗争激烈。根据形势需要,废除临汝县。以临汝的大部分地区入武津,武津县界扩大。隋朝时期,全国统一,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作为军事斗争需要而设置的武津县就不必要了。因之,隋文帝开皇年间,移武津县治于故临汝城,即今上蔡城。武津城县治撤除。隋汤帝大业年间,更名武津“曰上蔡”,《隋书•地理志•汝南郡》把武津这个县名也废除了。武津作为县治虽然仅160余年,但城早建于春秋时期,至南北朝后期,沿用12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