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对室内空间组织的决定作用——从人的心理行为阐述

2011-08-15 00:47:00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5期
关键词:私密性室内空间室内设计

贺 娟 李 婕 (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室内空间组织的划分必须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需求。对于室内设计中人的使用这一方面,首先应考虑的是空间的功能。因为空间种类不同的最大差别是功能的差别;其次才是精神功能。也就是能够使使用者的心理得到满足,感到舒适,心情愉悦。也就是当今的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是符合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学科。关于室内空间组织,更多的是受到人的心理行为心理的制约。人的心理空间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一、领域性与人际关系

关于领域性的定义,原是指动物在环境中为取得食物,繁衍生息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从心理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领域空间。根据各种行为的不同,心理的领域空间各异。赫尔以对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提出来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来确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根据人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根据人的各种行为不同的心理领域,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对室内空间进行各种划分。比如:公共空间,是人际交往,共享的领域,在空间划分上尽量采用较为宽敞的空间,达到宽敞,开阔的视觉效果。在空间设计中,对此空间的功能分割就尽量采用虚拟分割或弹性分隔,尽量避免阻断使用者的视线,

常用的分隔方式都有:

1.家具分隔

根据家具摆设的不同来判断其中各自的功能空间,既达到了区分的目的,也没有阻断各空间之间的联系。

2.照明分隔

这样的分隔可以制造出奇特的心理效果。营造出相应的氛围。

3.水体和绿化分隔

现代室内设计尽量“以人为本”,把室外的植物,水体引入到室内,既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也可以有益人的身体健康。

4.材质分隔

材质则可以根据人的密度和流动性来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在人的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方,尽量采用耐用、容易清理的材质,这时对功能性的要求比较高。而相对于那些人的密度小,相对安静的空间,材质选择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则可以较多的考虑人的行为心理,以使用者的心理舒适度来进行选择。另外,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地方,在室内装修的材质选择上,也多用具有光泽色的材质,比如说金属类的材质、玻璃类的材质等等,这些材质的反光,折射性比较强,加上本身硬朗的线条,首先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距离感,能够从人的行为心理上增大空间的面积。

二、私密性与近端趋向

领域性主要是从人的视觉角度来限定空间范围的,而私密性主要是从声音方面进行限定的。私密性这一要求多体现在居住类得空间中,比如在别墅设计中,根据空间功能的划分多采用绝对分隔和局部分隔。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利用实体墙分隔,很好地阻断了人的声音和实现,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人的私密性,这种分隔多用在例如起居室与会客厅等这些静动态差别比较大的划分中。相对私密性不是很强的空间划分,比如厨房与餐厅的分隔,则可以采用弹性分隔或虚拟分隔的方法,既起到了很好的区分效果,也大大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性。而对于会客厅这样的公共空间,大部分并不需要刻意的划分,稍微进行修饰,烘托一下气氛,这样反而能够增大视觉空间。

另外,家居空间中有比较多的近端,这时候可以根据“近端趋向”的心理要求进行设计。在餐厅中中可以设计“L”型的空间,这种空间给人的感觉就是“L”型角的内处有比较强烈的向内性,较为安静,具有很强的维护感和私密性;而外缘则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以及导向的作用。同一原理的设计还有“U”型空间,能够带给人很好的稳定感。

三、依托的安全感

在室内空间中,并不是空间越大就越好,即使在人口密集,流动性很大的公共区域,人们同样需要一种依托的安全感。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比如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候车厅,人很少。人们一般选择靠近墙的位置站立,即使站在中间,也是尽量的靠近大厅中的柱子。

对于这样的空间,我们可以采用中心限定的方式。即“设立”,主要是一种视觉心理的限定,比如在宴会厅中间的位置设计一个新颖的雕塑或者设置一些比较粗的柱子等。那么在他们附近则会很自然的就有了相应的功能分区。

四、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人的视觉、感光的角度来说,眼睛一般都会对明亮的东西比较敏感,而对比较暗、浊的东西不会产生很敏感的区分。拿对色彩的区分度来说,对于比较温暖、明亮的黄色,就有很多种的分类,比如:浅黄、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赭石等等;而对于褐色、灰色等等比较暗浊的颜色,则没有很多的分类。所以,在空间组织中,我们根据这种趋光的心理,较好的设计具有指向性的空间,例如:走廊、楼梯等等。

五、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经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会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在空间组织中,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可以对空间进行限定,更好地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六、捷径效应

捷径效应指的是人在穿过某一空间时会尽量采取最简洁的路线,即使有别的因素影响也是如此,所以对各种不同的空间,可以利用一些空间组合形式。例如:线性空间组合、集中式空间组合、网格式空间组合等等。

结语

文章从人的心理行为的一些特点出发,并举例来阐述室内空间与环境心理学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指出当代室内空间设计合理与否,衡量的标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满足功能需求,而且要更多地注重人们的环境心理。引导人们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室内空间设计进行思考与评判,更多的追求心理上的愉悦与满足。

[1]欧潮海.论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J].工业建筑.2007(S1) :43—44.

[2]欧潮海.论环境心理学与现代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6):237—239.

[3]毕秀梅.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私密性室内空间室内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大众文艺(2023年9期)2023-05-17 23:56:00
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空间设计》
青年文学家(2022年2期)2022-03-17 21:57:14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46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8:16
办公展示两不误的书桌
好日子(2018年8期)2018-09-30 03:01:10
学校教育空间的公共性与私密性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建材(2017年2期)2017-07-21 14:02:10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浅析植物在北方室内空间的作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