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国经王美芳工笔人物画中线条的艺术美

2011-08-15 00:47:00高雄山河西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5期
关键词:艺术美赵国工笔

高雄山 (河西学院美术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人物画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工笔人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在这条漫长的艺术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古往今来,众多优秀的艺术大师用它们的智慧和对艺术的无限热情,为我们创作了众多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众所衷爱的仕女人物画,而今在赵国经、王美芳这两位画界伉俪笔下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他们的工笔仕女画,取之理想中的人物,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道路,按自己的想象进行设计,适度夸张,以静为美、以逸为美、以高洁为美,画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善美与人物精神气度的超凡脱俗。他们的仕女画无论从形体结构、设色,还是装饰意味以及线条的运用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别样的美感。

线在艺术家的眼中,它是创造美、成就美的载体。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能成就我们眼中所观,心中所想的艺术语言。一幅优秀的工笔人物画作品,线是画面的骨架和灵魂,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气韵。线是工笔人物画的骨架也是灵魂,也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手段,他凭借简练、概括的基本造型功能,具有非凡的表现力。线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力度美和装饰美,对情感、思想、意念的表达都有很好的表现性。而赵国经、王美芳的工笔人物画中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线条艺术美。我仅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以浅析:

第一,线条的力度美,来表现其工笔人物画中的艺术美。

中国绘画历来有书画用笔同法的说法,讲究书画联姻,以书入画,书为画骨。而在赵国经、王美芳的工笔人物画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他们将书法和绘画巧妙地相结合,使工笔画的线条更加流畅而富有韵味,很有看头。绘画同书法一样讲究用笔,而用笔要讲究法。而在工笔人物画中,笔法的中锋、侧锋、逆锋用笔又变化出点、划、皴、擦等多种笔法。在赵国经和王美芳的作品中,笔的运用造成各种线的动势,直接关系到线条的气质、力度和绘画的气韵,所以在行笔的过程中如同书法一样,很讲究“一波三折”,也注重书法中的轻重、缓急、起伏以及抑扬顿挫之感。

如在作品《鱼玄机》中,描画了一位美丽少女在松柏林中轻盈戏鸟的场景,画家用转折分明、挺拔多变的干练笔法描绘出松柏的苍劲挺拔,那一束束的松针,在画家的笔下尽显生机和活力。而在这幅作品中,画家运用游丝描类,虚实有致,根据人物的动态,中锋用笔,线条粗中有细,曲直叠加,压力均匀,描绘出衣纹,并使之有轻盈飞舞之感,有一种飞舞的力量之美。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线描人物,显示了人物线描的非凡魅力。而在这幅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赵国经王美芳传承古人的用笔之道,将此女子描绘的翩翩起舞,从它那遒劲而又柔美的线条当中使观者感受到了动与静的完美结合,给人一种洒脱飘举之感。也自然从中感受到画家艺术作品中线条的书写性以及线条的力度、速度、气质和情绪变化。

第二,线条的韵律美,来强调其工笔人物画中的艺术美。

提到韵律,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音乐,那有序的节奏和抑扬顿挫的音符,构成了悦耳的旋律和无限的韵味。但是在赵国经和王美芳的绘画作品的艺术语言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韵律美。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由于情感的起伏变化,因此所绘制的线条轨迹也产生了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缓急等的变化,每根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交错等都与整幅画面形成了一种节奏与韵律美。由于画家的情感描绘不同,构思意境不同,在线的运用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有的庄重、典雅、崇高;有的活泼、轻松、流畅;有的刚健、挺拔、豪放;有的古朴、飘逸、洒脱;还有的浑厚苍劲、抑扬顿挫、自然流露。而这些线条的奇妙变换组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结合中使人不仅感受到一种如同音乐节奏中高低、强弱、长短的旋律之美,更让人有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

在其作品《花季》中,这种韵律美表现的尤为突出。画家运用流动、轻舞的线条描绘出二十几位妙龄少女不同的婀娜风情,把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通过线条中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直、有方圆、有疏密的节奏变化,表现出一种大起大落充满活力的韵律美感。这幅画在有意地传承前人的画风,却又在形式语言上作出了非常大的改变,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它具有《八十七神仙卷图》中线条的灵动和线条所要表现的抒情达意之美。画家笔下的线条拥有灵活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盘旋、往复、曲折、顿挫,以及交错、疏朗、聚散的相互交融,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位少女如花的情怀和线的无限魅力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不得不赞叹这是画家用心描绘的杰作,用线传达出高古淡雅的格调与气质的高明。在赵国经和王美芳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大方与高雅之气。从他们的绘画线条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人格,一种情感,一种魅力,一种如同悠扬音乐一般的动人旋律。

第三,线条的装饰美,是其工笔人物画中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中国人物画中,线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而这种装饰性是由线描这种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在一幅作品中,画家把线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而不同的画家,由于她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气质、思想、情趣,因而所创作的作品当然风格也大不相同。有的人喜欢富丽堂皇,有的却追求柔静典雅;有的追求豪放质朴,而有的却喜欢轻盈柔美的风格。线条在表现这些不同风格的同时,实则已经具有了强烈的装饰意味。在描绘具体的对象时,线的曲直、方圆、长短组合的韵律感;线的粗细、虚实、疏密组成的节奏感;线由于笔的起落,抑扬顿挫、提按转折、轻重缓急形成的力量感,这都是线所具有的装饰美感。

在赵国经、王美芳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这种装饰美,而且每幅作品中的装饰趣味都恰到好处。例如作品《王熙凤》中,我们欣赏到了线条强烈的装饰趣味,它体现在画中人物的服饰,头饰以及造型物上。在画面中各种服饰图案的创造和运用,甚至是画中所陈设的家具都运用到了装饰图案,这些线条所构成的精美图案,不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充分的显现了画中人物的秉性与地位以及财富的象征,这样的装饰美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而且还读懂了画者对王熙凤这一红楼梦中人物的深刻理解与体会,让我们不禁赞叹画家的手笔如此神奇,它与我们心中的角色产生了共鸣。赵国经,王美芳的作品看了之后总能令人赏心悦目。他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感受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在赵国经、王美芳的绘画作品中,每一幅画中都有强烈的装饰意味,也许这就是他们最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人与物的布局、结构,还是华丽服饰的图案和饰物装饰,甚至是屋宇建筑的结构、样式和花草树木等,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线条是承载这些美观所必有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如此美的画面,如此强烈的艺术美是通过线条的曲直、方圆、长短、粗细等千变万化的造型艺术所构成的。

赵国经、王美芳把对生活的美好感受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他们的画继承了传统仕女画对文学意蕴的重视,使画中的人物形象充满着青春的活力,高雅、贤淑、大方、端庄,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魅力。如诗一般的画面境界,浸透着善良、优雅、高尚、柔美的亲和力,给人们一种静静地安适感和纯净的内心世界。他们笔下的仕女,具有东方女性身上所有的高贵气质以及美好的品德。眸子里透着的一种明亮、纯净和安详,并且充满智慧,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和思索。而这些都是赵国经、王美芳工笔人物画线条独特魅力的集中体现。在两位画家的艺术作品中不难看到他们对中国工笔人物画传统的传承、发展与更新,让大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仕女画线条的艺术魅力与情趣。

在赵国经、王美芳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内心中的真善美。在二人的艺术作品中,有着赋予节奏、韵律与装饰之感的线条,使其成为最精炼、明确的程式化语言。他们结合中国书法的精髓,将其更好地与绘画结合。起伏多变、抑扬顿挫的笔法尽显了富有韵味的线条美,并且不乏装饰趣味。赋有韵味的线条、纯净高雅的色彩,以及完整和谐的构图布局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这两位艺术家作品中最大的亮点——艺术美,这也是他们独特新颖的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

[1]贾德江.中国线描人物画技法[M]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王德年.中国人物画技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黄培杰.工笔仕女画研究[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4]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乡状.工笔画技法与欣赏[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6]刘源.中国画色彩艺术[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蒋采苹.名家重彩画技法[M]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艺术美赵国工笔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24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50:12
花开的声音
南风(2019年26期)2019-09-28 00:50:24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7:54
师与书·赵国华
江苏教育(2017年45期)2017-07-05 11:31:34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3
古法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