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浅谈开放性公园的绿化设计
刘向
当前,开放性公园的绿化设计追求的是人性化、生态化,这也是园林绿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开放性公园在园区管理以及绿化设计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使绿化设计更加人性化;树立新型设计理念,强调实用性;增添植物种类三方面讨论了开放性公园的绿化设计。
开放性公园 绿化设计
开放性公园作为游人休闲、健身以及娱乐的公共场所,应真正满足游人对于空间的需求,以发挥其功能。但是,随着公园客流量的增大,同时游人的成分比较复杂,素质也良莠不齐,因为造成了一系列园林设施、设备遭到破坏的现象,因此,公园管理层应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合理开展绿化设计。
(一)成立专类活动区
随着到开放性公园进行活动的游人的增多,逐渐出现了游人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的问题,所以公园要为中老年游人提供一个专用活动区,从而防止游人同绿化激化争夺空间之矛盾。但是,一些公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引发了公园环境遭到破坏等许多问题。所以,公园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这种现象,开放性公园作为一个社会公益单位,主要是为游人提供服务,如果游人到公园来活动健身,公园就有义务,并且必须给游人创造活动空间,如若不然公园就会失去它的基本功能。例如,公园管理层可以将部分树林围栏圈定,而将树下的土地专门供游人进行逗玩空竹。此类举措得到了广大游人的欢迎,因而可以推广应用。
(二)设置小型健身广场
公园管理者为了减少游人对绿地破坏,应以有限的空间为游人创造无限的活动场所,可以对一些乔木下面的绿地进行硬化处理,为游人的活动创造空间环境。另外,还可以在不对整体景观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在公园的角隅,或者绿地的边角处,设置健身小广场,同时增设健身器材,使游人的健身活动更加方便。
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园的绿化设计更多地重视大景区间的协调与联系,将心思放在艺术布局上,而在静态空间的处理上,也是循规蹈矩,采用单一手法,这就使得绿化设计无法同实用紧密联系。最终导致绿化改造之后新的景观还没有形成,而所配置的花草、树木树花却已经被游人破坏了,使得园内出现多出绿篱的缺段,以及草皮斑秃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园的总体景观。因此,公园管理者应转变观念,更新思路,使得种植设计实现因地制宜,将适用放在第一位,首先应做好绿化,之后再讲求艺术,先注重生态,之后在完善景观,总而言之,应做到先确保绿量的增大以及绿地的完整,之后在增加园林植物在布局上的艺术性。另外,还应针对游人的习惯,来进行绿化设计,从而有效避免景观的损坏,防止绿地被游人侵占,具体措施如下:
(一)绿篱与围栏相结合
有一些绿地是规则式布局的,并且较难管理,这样就应对其甚至围栏同时栽绿篱,从而达到封闭养护之目的。此种绿化设计处理,能够真正防止游人进入,有效地保护绿地的观赏性与完整性。长此以往,即使有游人偶尔进入这种绿地,也不会造成损毁了。
(二)合理密植
在种植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近期效果同长远规划的联系,然而也不可过分追求配置园林植物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偏离其实用性,例如,若设计栽种的距离比较远,而预期留出较大的生长空间,这样就在客观上为游人创造了方便穿行树丛,以及攀折枝叶的机会。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绿化改造景区与景点还没有见效成景,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绿化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植物配植方面实行适度密植,在几年后,还应对生长较快,产生拥挤的植物进行移植。这样不仅阻止了游人在绿地的随意穿行,也收到了见效快、早成景的绿化改造效果。特别公园中小路的转弯处,合理密植花灌木,可获得更加明显的障景效果。
在公园的绿化设计中,还应符合自然规律,注重植物多样性,从而防止由于种群单一而产生生态贫乏。另外,选择园林植物对于绿地质量也起着决定作用,特别是灌木、花卉等植物,能够增强公园绿地的景观效果。由此可见,公园植物的配置应按照多样化原则,全面提升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乡土树种的生命力很强,其适应性也很强,因而养护成本较低,是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如国槐、柿树等。还应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选种樱花、丁香等树种,主要起到观赏作用。由于公园大树多,采光条件差,其树荫下应栽植一些耐荫植物。
综上所述,开放性公园对于人们的生活、娱乐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也遭受了游人们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使公园真正发挥其功能,同时具备观赏性与实用性,公园管理者应采取一些措施,做好公园的绿化设计工作,一方面平衡绿地同游人用地的矛盾,另一份那个面促进公园景观质量的提高。
[1]单红健.园林生态设计方法及其在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09.
[2]张杰.浅谈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设计:以玉屏至铜仁高等级公路边坡绿化为例[J].今日科苑,2009.
(刘向:海南大学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