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探析

2011-08-15 00:45:37孙洪溥
大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目标

李 瑞 孙洪溥

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探析

李 瑞 孙洪溥

动机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探讨了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动机 培养策略 大学英语

本文系: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人机合一”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成果(编号:201003047)。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利于个性化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自主学习环境,但教学实践表明,英语网络学习问题相当突出,学习时间和资源的利用率低,学习成效差,信息甄别耗时低效等。事实上,教学设施和环境并不能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学生主动参与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并严格自律,积极调控学习行为,才能最终将自身的学习行为引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完成意义建构。许多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毅力。

二、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特点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意图、愿望、心理冲动、想达到的目标等。学习动机指向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能否有效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或操练语言,也决定他们参与语言学习的主动程度,以及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即外在动机,如通过考试,找到好的职业或以语言为工具学习其他科目等;融入型动机,即内在动机,学习是为了理解目的语社会和文化并直接进行交际,进而想成为其中一员。

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动机呈现不稳定性、个性化和自主性特征。第一,不稳定性。学习初期因新的教学环境激起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是不稳定的,尤其当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或理想的自我评价和现实评价产生矛盾时,他们会产生逃避和厌烦的心理体验,甚至放弃学习。第二,个性化。大学生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学习的安排因人而异,学习动机也呈现出个性化特征。以获得学分和过级的学生情绪波动起伏大,意志力薄弱,学习消极被动。而内在动机支持的学生则学习积极主动,不轻言放弃。第三,自主性。网络自主学习过程需要学生根据学习进程掌控情绪并调整心态,获得并维持对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体现出自主性特征。心理实验表明,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毅力。

三、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掌握目标定向,激发学习动机

目标定向是个体在进行某项工作时所要追求的目标。掌握目标定向以获得知识和能力为学习目标,学生关注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能力。而成绩目标定向,以获得赞许、避免失败为目标,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当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学习会变得消极。

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掌握目标定向。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课程和单元目标,确保学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学生填写“在线自我评价”表,了解英语学习各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自己目前的语言能力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学生参加网上测试,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设定学习进程控制,发布通知告诉学生每单元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供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并产生学习的愿望;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到使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在逐渐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向掌握目标靠近,激发学习兴趣。

(二)发挥教师导学与面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习自信心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极大丰富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消耗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学生在学习初期不适应学习环境和方式的变化,不清楚自己的航线应该是怎样的,尤其从对教师的长期依赖到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而变得无所适从,产生挫折感,学习的自信心下降。

教师提供在线“导学提纲”,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和任务、评价方式和内容等,指明网络自主学习的具体方向。课堂教学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效果、发现学习问题。教师在面授中采用多种方法检查自主学习效果,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讲解与示范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在线导学、自主学习、面授指导这一流程,认清学习方向、发现学习问题、并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降低学习焦虑,增强学习信心。

(三)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资源。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呈现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充分利用同步和异步的交流手段,设计恰当的讨论话题,通过开放性主题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并相互借鉴,形成有效的人际交互;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使学生进入语言应用状态,体验情境,缩短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之间的距离。学生为了能够参与讨论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引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营造合作学习氛围,提供情感支持

学习氛围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情感状态,对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发生起一定调控作用的环境气氛。网络自主学习体现学习的个性化,但个性化学习也需要交流、讨论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感到孤立无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和同伴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在与人分享成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情感支持。

可以利用多种交流工具开展交流与讨论,创设感情交流的空间环境。在线交流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在网上自我介绍,在线参与学习讨论、主题辩论、学习经验交流等。以小组形式进行在线合作学习:合作小组根据任务目标确定小组分工,个人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并将学习成果上传,由指定的同学汇总资料后,小组成员在线讨论修改并最终完成任务。继续采用课堂合作学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使学生在承担学习责任的过程中,时刻感受他人的支持与关爱,获得学习的情感支持。

(五)利用评价的反馈功能,强化学习动机

学生自制力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及时验证学习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会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学习进度以及语言应用的成效,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内部愿望和上进心,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及时反馈功能和课堂评价来实现。使用智能化题库,组织在线前后测,学生可以了解学习重点、检验学习效果;教师根据测试结果,给予及时的在线或课堂辅导。教师对网上学习记录给与积极反馈并解决问题。课堂评价方式可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其中师评表现在多方面,如示范评价,教师对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给予指导并一起实施。抽查自评和互评,提供反馈意见。评价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采取措施改进,使其不断进步,强化学习动机。

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指导,使教学过程真正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取得学习成功。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李瑞: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技术。孙洪溥:河北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目标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我们的目标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