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丁·伊登的信仰

2011-08-15 00:47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斯宾塞露丝尼采

侯 静 (淮阴工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0)

爱情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对人生的影响往往比其他哲学思想更加深远。马丁•伊登与露丝的邂逅和一见钟情便是他人生的决定性转折。露丝是资产阶级的女儿,是虚伪和财富等培育出的花朵。在马丁心中,她就是仙女,代表着他所憧憬和向往的一切美好,上流社会的优雅也因为她在马丁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铭印。对爱情的信仰驱使马丁改变从前浑浑噩噩毫无意义的生活方式,开始在文学的浩瀚海洋中辛勤探索,立志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一位知名作家。

在没有遇到露丝以前,马丁是一名普通的水手,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从不相信神圣的事物,没有宗教信仰,对书本知识所知甚少,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他从未爱上过任何女人,纯洁这个概念从未在他脑海出现过。从他第一眼看到露丝,马丁就知道她就是他一直等待的命运。从此,马丁已不再是从前的马丁,为了露丝,他告别了过去的生活,朋友,决定从外表上和思想上改造自己。

清静和纯洁已经在他身上起反应,他迫切地希望洗心革面,他开始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仍然吸烟,但已经戒酒。这些只是他变化的一小部分,他已经深深迷上了露丝——那个让他有机会接触上层社会生活并激发他爱的女人。他平生首次意识到自己粗鄙的发音,也知道自己与心爱女人之间的鸿沟,但他的本性是不服输的,并决心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缩短差距。露丝是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而马丁根本没上过语法学校,但马丁的大胆使他绝不承认自己低人一等。他相信通过努力他能做到更好,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的发音并系统的学习语法,他从图书馆借来一大堆书籍,开始他在未知的文学世界的探索。为了赢得露丝的爱,为了给她提供富足的生活,马丁决定以写作为职业。他对书籍的热爱和他的疯狂的求知欲望促使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常人很难按成的事情。他不分日夜的工作和学习,从不放弃任何敲门的灵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丰富的创作资源——他作为水手的丰富惊险的人生经历。

虽然马丁遭遇的不是鼓励而是百般的朝笑和不断退回来的稿件,但为了爱,他一直坚持创作,尽管这还意味着他需时常忍受饥饿的折磨。然而,马丁还是受到露丝和她的家人以及她家那些具有社会声望的朋友无情的排斥,露丝虽爱马丁,却没有勇气与家庭和生长的阶级决裂,最终露丝和马丁分手。当马丁收到露丝的分手信时,他无法置信,直到露丝亲口表明他才死心。爱情的破裂使马丁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从此他失去了人生的信念。后来,马丁的小说得到发表并一夜成名,但这时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丧失任何激情和信念的空壳。马丁不仅失去了对爱情的信仰,而且失去了生活的信念,他的人生理想彻底幻灭了。他从未惧怕过人生,但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厌倦生活,是爱情燃起了他生活的热情,也是爱情扼杀了他生的愿望,从分手的那天起,他已经如行尸走肉般了,激情的火焰彻底熄灭了,人生对他来说已经空无一物,这些都引他走向自杀的悲剧的命运。到他成功之际,露丝回来找他和好之时,他已经清醒认识到他曾经向往的上层社会的虚伪,他们分手之时也是马丁与虚伪的世界分手之际。

为了完成爱情的梦想得到露丝家庭的认同,马丁开始大量阅读,在广泛的涉猎过程中,他接触到了马克思及其共产主义的学说,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适者生存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理论,这些思想相互交织互相冲突,在他心底擦出火花。

在美国,尼采的超人哲学一直被视为美国传统价值的个人主义的神化,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人主义十分相近,是指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简单的说,超人就是能超越人生本身的人。尼采认识到生活的艰辛和曲折,但他认为人不能因为苦难而轻视生命,这些思想对马丁充满诱惑力,他本人就是尼采的超人哲学的具体体现。然而,马丁对尼采哲学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曲解,他声称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个人主义者,只认同超人哲学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即人可以通过努力而超越人自身。

马丁虽然只是一个笨拙的水手,但他却有着异常敏感的心和超人的智慧,一旦他下定决心就会全力以赴。他的进步速度是令人惊叹,仅仅几个月,他不仅熟悉了大部分耳熟能详的知名作家,还读到亚当•斯密和以后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斯宾塞理论。通过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马丁在短短几年内就积累了常人需要花费数年功夫才能获取的知识。我们看到,马丁从不允许自己每天的睡眠超过五个小时,最后写了成百上千的作品,其中有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虽然他不得不时常忍受饥饿的煎熬,虽然他寄出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拒绝,他从不气馁,从未想过要放弃,因为他相信超人,相信自己就是超人,能够克服人生的困境。尼采认为,生活是曲折的,人生的精髓就是奋斗,马丁就是尼采的超人,他试图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奋斗最终从一个一字不识的水手成为知名作家。

赫伯特•斯宾塞也深深影响了马丁,自从马丁读了“第一原理”后就成了斯宾塞的坚实信徒。从马丁拿起那本书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有了许多新发现。斯宾塞为他梳理了所有知识,化零为整,使他一眼看透事务的本,使他惊奇得发现在他周围,世界万物都是具体而清晰的,就像水手们做的船模,世界万物都不是变化多端的,没有上帝,没有命运,有的只是法则。鸟儿因为自然法则而飞翔,受精卵也是因了自然规律而孵化为小鸟,正如鸟儿一样,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依照固定的规律而运行的。马丁初期对哲学的探索一无所获,康德的中世纪玄学没有给他任何实用的知识,反而使他对自己的智能产生了怀疑,但斯宾塞却使他认清事物的本质,使他参透所有的秘密。他沉醉于这种理解的快乐之中,在卖通俗小说挣钱时,他整理出爱情小说的基本模式。不仅如此,通过阅读斯宾塞,他还改变了与露丝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思想意识层面处于优势地位。

马丁相信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相信适者生存,接受了系统接受社会进化论后,他认为,为了适应社会,人需要为有限的资源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进行斗争。从孩提时起,马丁就是一个战士,在卖报纸的过程中,他与一个大他两岁的男孩发生冲突,从此每天他们都在约定的地方打架,虽然他胳膊僵硬,鼻青脸肿,但放弃的念头从未在他脑海中闪现过,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另一方的主动放弃。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我们又见识了一场生与死的激烈搏斗。这次搏斗以马丁的胜利告终。此外,为了进入露丝的社会,马丁也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斗争,他从书本中学到社交礼仪,从世态炎凉中深化自己对世界的把握。马丁为了当作家而付出的努力也是他在文学竞技场上的角逐,他特别擅长于观察文艺界的动态和总结市场上的畅销作品。他发现文学市场被两种流派占据—一派把人当作神,忽视人的世俗性;另一派把人当作尘土,而忽略其梦想和神圣的一面。根据他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他开始创作写实主义的经典,并认为自己的作品比当时流行之作更加深刻有力。

虽然马丁宣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个人主义者,他不相信工人阶级能够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独立与自治,但是他被马克思及其共产主义深深影响的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他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爱,他知道女工们的无知和肤浅,但同样知道她们真诚的爱与恨。他一夜成名,获得了一大笔财富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玛丽娅—一个拖儿带女的单身母亲—买了她租住了数年的那间房子和一个农场。后来,他遇到以前一起干活的洗衣工,给他也买了一个洗衣房。另外,对于那个深爱过他的工厂女孩,他也十分慷慨,送她去接受教育。他对穷人毫不吝啬金钱,痛恨资产阶级的虚伪。他还认为社会主义是逃避虚无信念的救命稻草,但他却因为信念的崩溃而没能逃脱自杀的悲剧命运。

纵观马丁•伊登的一生,我们看到,信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各种政治理论,不容置疑的是,人生需要信仰的支撑。信仰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它是生命的精髓也是生存的希望,一个没有了信仰的人注定要陷入虚无,这也是马丁•伊登陷入虚无从而走上自我毁灭之路的原因。

1.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1.

2.杰克·伦敦(美)马丁·伊登[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

3.李伟芳,从《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的不同信仰[A].西安: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

4.刘勇,浅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情节[J]信阳: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版),2002.

5.张保林,重评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3.

6.张强,论《马丁·伊登》的思想性和艺术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斯宾塞露丝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改变
Never Let Go
斯宾塞的自我安慰
耶!70岁啦!
不再羞于自己
惩罚和保护都是爱
投资专家
渴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