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太白山记》中两则故事的原型分析

2011-08-15 00:47臧卢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
关键词:饮者乡长书生

臧卢璐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教研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一、《太白山记•香客》与《山海经•形天》

作家贾平凹的《太白山记•香客》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太白山顶一池边有一道观香火鼎盛。一天,香客厢房内住下了两位男人,一个男人晚上被另一个人的哭声惊醒,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人问睡起来你哭什么呀?

那人说我才睡醒一摸头头不见了。

这人大惊,拉开窗帘,看见对面床上那人被子裹体坐着,果然没有头。说你每头了怎么还能说话呀?

那人说我现在是用肚脐窝儿说话。说着掀开被子,真是用肚脐窝说话,且两个乳长长流泪。

这人知道那人的乳业作了双眼……①

这个人也替他着急,帮他找头。可是他们找遍了床下、茅房、神殿、水池……都没找到。帮找头的人也急坏了,索性也哭了起来。突然,那丢头的男人突然笑起来说到:“你这么帮我让我感激不尽我还从来未遇过你这好人我怎能也让你哭我没头我也不找了我不要我的头了!”②说罢头却突然长在了肩膀上。

这个主角非常奇特,没了首级之后竟能不死,甚至还可以“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其实,我们可以在古代神话中找到这个人物的原型。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了一个“形天”的故事:“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③传说形天与黄帝争位,却被黄帝砍了首级。但“失去了头颅的刑天并没有死,他以双乳为目,以脐为口,一手操盾,一手舞斧,继续战斗。”④这个可歌可泣的壮举象征着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连陶渊明都感慨地写下了《读山海经(其十)》:“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赞叹这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力量。

原型是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既包括了一些人类无法释怀的心理情结如俄狄浦斯情结,也包括了民间叙事中那些较为固定且富于生命力的母题、观念、主题等。⑤对比中,我们不难从“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个细节看出贾平凹对形天原型的借鉴。古代神话中的形天虽然失去了首级,却仍挥舞着盾和斧,继续向高高在上的黄帝挑战。形天神话反映出的是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与大自然恶劣的条件搏斗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原始部落为生存而交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贾平凹处理故事的手法可以看出佛教对他的影响。刑天的悲壮在于他的“执着”,而佛教讲究的是“放下”。《香客》中的男人不见了首级,刚开始也“执着”地找了一夜,但最后他还是“放下”了。如果说首级象征着“自我”,那么这个男人在放弃寻找首级后便达到了一种“无我”之境。

二、《太白山记•饮者》与《续齐谐记•阳羡书生》

贾平凹的《太白山记•饮者》中讲到,夜氏在太白山北侧开了一间饭馆,晚上邀请乡长来喝酒。乡长喝不过夜氏,声称找夫人来替,便用手蘸酒在桌上画一圆圈,圈中出来一妇人,陪着夜氏连灌五大杯,却再也不胜酒力,声称让儿子来替,竟也蘸酒画圈,出来一个青年……接下来,青年的妻弟、其妻弟的小姨子竟一个个地从上一人画的酒圈中陆续现身,继续和夜氏拼酒。夜氏最终败在乡长家族里的最后一位“小姨子”手上。

笔者认为,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续齐谐记》中的著名民间故事《阳羡书生》。故事讲到阳羡一名男子许彦,在路上遇到一个神奇的书生结伴同行,他可以从口中吐出一名女子陪二人饮酒;书生睡去后,女子竟也从口中吐出一位少年相伴;而这位少年也在女子暂离时,从口中吐出一位妇人与之共酌。⑥

台湾大学的张静二教授撰文认为,这个故事来源于汉译佛经,是佛教传播者为了展现众生如幻的佛家思想而创作的,其形成还与中国古代的幻术有关。书生的妻子“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暗地里藏着一个美貌少年。但她想不到的是,这个情郎竟也背着她藏着一个年轻姑娘。如此层层相瞒,最冤的大头就是这个阳羡书生了。书生把妻子藏在腹中这个情节,说明他把妻子当做自己最亲密,最信任的人,但却万万没有想到妻子却背叛了他,当然妻子更想不到自己也被情郎背叛。

如果说《阳羡书生》表达的是一种佛家对“情欲”的怀疑和否定,那么贾平凹的《太白山记•饮者》则深刻地嘲讽了官场上的“贪欲”。文中第一段谈到夜氏请客的原因时说:“因要生意顺通,自然不敢怠慢地方,常邀乡政府的人来用膳。”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乡长家族仗着掌管村中生意的脉络,自然可以随时来刮村民的油水。文中描述到,乡长喝得“脖脸通红”,乡长夫人“肥壮短脖”“醉眼朦胧”,乡长的儿子“言称闷酒不喝,吆喝划拳”,输拳后“喝得脸色煞白”,乡长儿子的妻弟“腿手奇瘦,肚腹便便,形若蜘蛛”,“低头一阵狼吞虎咽”,“酒圈刚画毕,人就呕吐”,最后,妻弟的小姨子赢了夜氏后得意的说到:“我喝酒还没有人能陪到底的。”天明之后,夜氏发现“床上留有一脱壳之物,尖硬如牛犄角”,“正有一只螃蟹往外爬,行走横侧着身子,口吐泡沫,似乎还有酒气。”这些表情、动作的细节,生动地把乡长家族胡吃海喝的过程描述得淋漓尽致,而“蜘蛛”“螃蟹”的比喻则让乡长家族贪得无厌又横行霸道的丑态跃然纸上。

三、作家对民间神话故事的借鉴与颠覆

贾平凹与我们这代人经历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如今人们的生存状态和心境已经和远古祖先完全不同了。从《太白山记•香客》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人在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时感到的一种迷茫与无助,并不断地在寻找“自我”,而有些人选择到佛教的静谧中去寻找解脱。作家在对远古神话充满向往和怀念的同时,又用戏谑手法颠覆了神话的悲剧气氛。

在《太白山记•饮者》中,我们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两个细节:其一,《阳羡书生》里每下一个层次的人物都是从上一层人物的口中出来的,但同样的故事结构到了作家贾平凹的手中,便设计成从“酒圈”中钻出人来;其二,《阳羡书生》中,层层人物的年龄问题还不是太大的关键,但《饮者》中陆续从酒圈中跳出的人物,却年龄一个比一个小,到最后能战胜夜氏的小姨子已经是一个“窈窕少女”了——原来孩子比大人还更胜酒力!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作家的良苦用心,“酒圈”在这里不但象征着官场文化,更暗示着这种腐败之风正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作家在借鉴了民间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改编,辛辣地讽刺了某些作风不正的官员,同时也表达了对下一代人身心健康的忧虑。

注释:

①贾平凹.《太白山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②同上,第10页.

③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增订珍藏本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55页.

④同上.

⑤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第179页.

⑥《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06-1007页.

⑦贾平凹:《太白山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1]贾平凹:《太白山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2]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增订珍藏本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张静二:《“壶中人”故事的演变——从幻术说起》[A].见《佛教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学部分)》[C].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

[5]张中、李秉星:《吐壶故事的空间与欲望结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王耘:《从<外国道人>到<鹅笼书生>——论佛教故事向志怪小说的叙述范式转型》[J].《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7]施畅:《从“链式占有”到“诸法无我”——六朝小说《阳羡书生》的结构修正与佛理解读》[J].《现代语文》,2010年1月.

[8]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第2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9]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饮者乡长书生
远方
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 你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却又“为谁风露立中宵”
乐饮
月下独酌
算命
作家和乡长
康乡长的忙
至高无上的权利
人皮
高乡长爱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