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燕(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一)庄学的起源
庄子学说“本归于老子之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观念,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观点,在庄子的著作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这种脉络相承的关系表明,庄子建立文论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庄子《大宗师》篇中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庄子从主体的角度来解释“道”,认为“道”能够超越时空,主宰人的主体精神。
(二)庄学的发展
庄子把“道”高扬为一个精神实体,来作为主体观照的对象,从而透视出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问题。换言之,庄子虚拟的“道”虽然没有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却是经验世界与内在生命、直观体悟与理性思辨高度融合的精神观念,成为他发微文艺的内力。“道”的本质实系最真实的艺术精神,庄子对“道”的阐释,反映了他对文艺创作主体审美态度的把握。庄子认为:“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也认为:“道不可不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名”由此可见,庄子是以至尊无上的眼光看待“道”,并承认其具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独特性,而要证明这种不确定事物的可知性,文艺创作主体必须通过“心斋”“坐忘”两种方式才能实现和完成。
(三)“心斋”“坐忘”庄子的“心斋”“坐忘”说,简而言之,文艺创作主体的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欲求就是“坐忘”。“心斋”“坐忘”虽名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质言之,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虚与实、情与景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文艺创作活动才能逐步达到自由王国的境地。
(一)基本论点
从庄子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无始无终,庄子心目中的“道”即“自然”,也就是说,“道”即“自然之道”。如《秋水》《渔父》等。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追求,要求文艺创作必须保持事物的自身本性,摒弃人工雕琢和华伪,因为只有自然、率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的美学效果。
(二)文本阐述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把音乐艺术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具体而言,所谓人籁,是人为地通过乐器创造出来的声音;所谓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所谓天籁,是自然界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自然发出的声音。在庄子看来,“人籁”“地籁”都要假借于他物而形成,并非自然天成的“至乐”;只有“天籁” 块然自生、不假人工,才属于“至乐”,即“天乐”。庄子在《田子方》中剔除“解衣般礡”式的文艺创作,也是其崇尚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的佐证。另外,庄子标举“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的重要创作原则,它表明只要根据事物的自然本性去创作,就能使美与丑之间互相转化。庄子描写和塑造了许多外形丑陋而道德高尚的自然、素朴的艺术形象,如支离疏等。总之,崇尚“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在庄子文论思想中一以贯之,要求以合于自然制法去创造毫无雕饰、物我统一、虚静率真的完美的文艺作品。
(一)”言”与“道”
庄子在著作中大量论述“言”与“道”的辨证关系,他最为推崇的就是“不言之言”。其中虽然有诡辩成分,却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辩不言”等观点一致,深刻体现出他对“无言”的重视。惟其如此,主体才能从宏观视角去领悟、体验“道”的本质并加以总体把握。
(二)“言”与“意”
《秋水》篇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这说明“言”与“意”各有其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层次,但是“道”是言论和意致均难以认识的。
(三)“得意”与“忘言”
庄子所谓“得意”与“忘言”,准确的阐释了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质言之,“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和抽象、确证性和模糊性的统一。庄子在自己的创作的文学实践之中落实“得意”“忘言”的文艺主张,“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这就是它的不懈追求和创作实践的结晶。总之,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庄子的文论思想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有其精辟的地方,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庄子文论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艺术精神已非其语言符号所能解释清除,而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人的艺术生命和艺术见解,在文论史上留下了一条醒目的足迹。当然,庄子的文论思想也有其偏颇的地方,学习运用的时候要加以区分和摒弃。
[1]《庄子》.中华书局.
[2]蒋凡,郁源 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中华书局.
[3]张钰《浅谈的思想文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4]罗安宪《庄子.逍遥人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5]《庄子的哲学思想》 北京燕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