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莉雅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当今的外语教学已发展到以培养学习者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即在学习、了解、认识目的语社会文化的同时,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对比去学习、掌握目的语所属的社会文化知识。
而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是英美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语必然要学习英语中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的习语;学习习语必然要联系与本民族社会文化不同的英美社会文化知识,进一步具备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习语就其广义称谓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惯用语、俚俗语、成对词,等等。英汉语言里这类现成的固定词组或句子,英语称其为“idiom”,也可解释为“set phrase”,意指英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句。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常用于比喻,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并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习语是语言的历史遗存,是文化的历史积淀,是某一特定文化的载体,与某一民族的文化历史渊源密切相关。习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与历史背景中进行的,同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因而内容繁杂,包罗万象。社会、历史、心理、民俗等各类现象都可以在习语中得以反映。所以,它被誉为社会文化的“活化石”。
英国有近千年的历史,从古代英语发展到现代英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其他语言兼收并蓄,英语语言词汇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其中较古老的习语多源于伊索寓言、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圣经故事,其他习语多出自莎士比亚、蒲柏与狄更斯甚至当代的文学作品,或者20世纪中叶发生的历史事件。例如:
sour grapes 酸葡萄,聊以自慰——伊索寓言
to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 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习语典故很多,来自历史文献、语言故事、神话传说的习语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出自文学作品的名句,书卷色彩浓厚。例如: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
老骥伏枥——曹操《步出夏门行》
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位置与环境气候的差异导致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习语。
由于是岛国,又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习语也就有了其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
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cries.春风送暖,百鸟欢唱。——雪莱«西风颂»
而古代中国人主要居住在内陆,以土为生,对大海有一种崇拜心理;冬天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影响,带来寒冷的西风,与英国的西风带来暖湿气候不同,春天却从太平洋带来暖湿的东风。
东风压倒西风。(注:和暖的东风指革命力量,寒冷的西风指反革命力量)
中西方的宗教历史都有上千年的演进,这种漫长的文化渗透和思想沉淀必定表现在其民族的语言文化中,在习语方面的体现更是如此。
原罪(original sin)一词来自基督教。它指人类与生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原罪被认为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是使人难以自拔的原因。
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得背自己的十字架。
One’s real enemy is the old Adam.人的真正敌人是本性之恶。
而性善论却是中国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修身养性、劝人从善的习语: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个民族的文学语言往往是该民族语言的精华。它经过文学家的锤词炼句,又经过读者的广泛传诵,其中的精彩词句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最终成为习语。
《圣经》、《莎士比亚全集》、《伊索寓言》,作为古代英语重要著作,产生了大量的习语:
The days of our years are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人生七十古来稀。——《圣经》
murder will out 纸里包不住火 ——《莎士比亚全集》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伊索寓言》
以《四书》为例,汉语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记录了大量的成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荟萃,是民族灵魂的外现,是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会活动的集中体现。
西方的传统节日以宗教为主,而现在的西方节日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宗教的世俗化体现了人类追求快乐的本能和对欲望的追求。
Jack-o’-lantern 杰克灯,即南瓜灯
Thump-the-door night捶门之夜,即万圣节前夕
April, you may send a fool with your will.四月一日愚人节,由你愚弄由你谑。
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中华民族物质、社会、精神的文化综合,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民众情感、生存方式血肉相连。反映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谚语有:
正月正,耍龙灯。
春节大晴天,年年人安宁。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摆得全。
饮食是人类最原始、最古老、最基本的行为,是生存的第一需要,语言和食物有着密切关系,并且互相影响。饮食民俗中的食物语汇在习语中无处不在,或者说,习语中记载着丰富的饮食民俗、饮食文化信息。
基督教认为,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上帝所赐的礼物,每一餐都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西方文化中最有力的象征符号为面包和葡萄酒。
take the bread out of someone’s mouth 抢走某人的饭碗
Wine and wealth change wise men’s manners.酒和财富改变聪明人的仪态。
汉族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诸肉不如猪肉。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汉习语的产生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对动物认知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出现了大量与狗有关的褒义习语,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而儒家文化是根植于农耕文化的,有异于西方的游牧文化,日常生活对狗的需求度较低,因此对狗的喜爱不像西方人那么强烈。狗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动物,与狗有关的成语和俗语大多是贬义的:狐朋狗友、狗腿子、狼心狗肺、狗嘴吐不出象牙等。
2.对颜色认知的差异
在英语里,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出现了red skin(对印第安人的鄙夷称呼),red rag(激起愤怒的事物), red tape(繁文缛节,官僚习气), in the red(亏损),out of red(扭亏为盈),red alert(空袭、紧急警报),red cock(纵火引起的火灾),red cent(毫无价值的事物)等带有贬义忌讳色彩的词语。而在汉语中,红色却意味着喜庆、吉利,有:红利、红包、开门红、红晕、红运当头、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带有明显褒义色彩的习语。
3.对数字认知的差异
英语的“nine”没有神圣、尊贵的涵义,但可表示“多”、“深”。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right as ninepence(完好无暇),crack up to the nine(十全十美)。中国人喜欢九,数字1至10里,“9”为最大的阳数,又因为九是龙行的图腾化文字,因此演化出神圣之意。“九”又与“久”同音,故也暗含持久之意。当人们表达极高之意时便说“九霄云外”;表达宽广之意时,便说“九州方圆”;表达极深之意时便说“九泉之下”;表达极冷之意时,便说“数九寒天”。另外还有:九天揽月、九死一生、一言九鼎、九天九地等等。
习语作为语言的一种固定表达方式,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很多习语不仅有其字面意义,还有其文化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习语置于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弄清英汉习语的差异为前提,着重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文化意识,有意识地避免因习语的误用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透过习语的语言层面可以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从文化层面又可以解释习语的独特含义,更快捷地理解包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区别并把握英语习语的文化差异。因此,不仅要在英汉习语之间作语言层面上的比较和对照,也要在文化层面上对所蕴涵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和对照。唯有这样,才能得体使用习语,进一步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1]张镇华等.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殷莉 韩晓玲等.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Kevin King.习语中的隐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范金玲等.浅析英汉习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0(1),(69-73).
[5]王颖.英语习语整合处理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