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朗诵与配乐

2011-08-15 00:52:16金中
东坡赤壁诗词 2011年1期
关键词:王晓东夜泊演奏家

金中

诗词朗诵与配乐

金中

诗词朗诵活动的开展,对于在当代推广诗词文化,提升社会对于诗词的关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开始致力于在中日两国从事诗词的朗诵活动。以唐诗为主的中国古典诗在日本称之为“汉诗”,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不过千百年来日本人主要是通过日语训读来理解汉诗,未能对汉诗在汉语原文中的优美音韵获得直接感受。我决定通过汉语朗诵,让日本人直观地感受汉诗的魅力,并希望把“诗词朗诵”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表演艺术。

2007年应日本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我两度赴日本从事唐诗朗诵的演出活动,对诗词朗诵与民乐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探索。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于2007年3月9日举办了“日中友好阳春音乐会”,由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同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经过近一年的磋商酝酿而达成。表演者阵容可观,有多位来自中日两国的古琴演奏家和歌唱家。在这场音乐会中,我的唐诗朗诵可以说是内容较为特殊的节目。

我选择了孟浩然《春晓》、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张继《枫桥夜泊》、杜牧《江南春》和杜甫《春望》这七首唐诗来朗诵,内容主要与春天相关,均为日本汉诗爱好者所熟知的作品。朗诵时间共约12分钟,除最后的律诗《春望》外,前六首绝句分别朗诵两遍。

为了便于日本观众理解,我的诗词朗诵一直配以日文解说。专业播音员仁木恭子女士在我的个人朗诵会上一直担任主持,并作为“朗诵助手”登场。每首唐诗在我用中文朗诵之前,先由仁木女士朗读其相应的日语训读。

“日中友好阳春音乐会”的会场位于东京文京区公民中心会馆。以往受条件所限,我的诗词朗诵采用播放中国民乐CD的方式伴奏,本次音乐会则安排专人的器乐伴奏,3月9日上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排练。原计划只由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杨青先生单独为我伴奏,但在听过我的朗诵排练后,日本古琴演奏名家坂阳进一先生表示他也愿意参加。我的诗词朗诵首次获得现场伴奏,即由中日两国的一级演奏家联袂进行,殊觉荣幸。

经过商定,朗诵的前四首《春晓》、《送元二使安西》、《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由杨青先生弹奏琵琶,坂田先生吹箫;后三首《枫桥夜泊》、《江南春》、《春望》,演奏乐曲《平沙落雁》,由杨青先生弹奏古琴,坂田先生仍然吹箫。排练时,当坂田先生发出一个音响的瞬间,杨青先生随即奏出其合音,二人节奏一致、配合默契。我从中深感中日古典音乐在底蕴上的一脉相通。

这次音乐会竟然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不少人因为入场券售罄而深感遗憾。观众早早地排起了长队,能容纳近四百人的礼堂座无虚席。

演出晚上7点正式开始,上半场主要是古乐演奏,下半场为歌曲演唱。我的诗词朗诵是上半场的压轴节目。我步入舞台中央,在中日两位民乐演奏家的伴奏声中,与仁木恭子女士的日语朗读相配合背诵表演了唐诗。

日本最大的华文报纸《中文导报》3月15号对本次音乐会作了专题报导,关于朗诵部分的介绍如下:“14岁便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原东京外国语大学大学院留学生,现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金中专程来日,为现场来宾朗诵了《春晓》、《早发白帝城》等脍炙人口的唐诗。金中抑扬顿挫的深情演绎,千滋百味,荡气回肠,千年中华古诗精髓撼动着聆听者的心弦”。(记者孙盈)

同年11月20日,我再次于东京参加了“日本与中国·音乐之夜”音乐会的演出。该音乐会由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自1985年起每年秋季举办,旨在通过音乐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该协会副会长松井幸雄先生二十多年来策划了每届晚会。2007年的音乐会已是第23届,其副标题为“寄予晚秋的弦乐与汉诗的音调”。会场设于东京丰岛区“自由学园·明日馆”礼堂。明日馆始建于1921年,整体建筑古朴典雅,现己被认定为日本的重要文物。

音乐会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和第三部由小提琴演奏家奥田雅代领衔的“麦茨合奏队”演奏西洋古典音乐和日本抒情歌曲。我的朗诵为音乐会的第二部,共约7分钟。为了同晚秋时节相配合,我选择了李白的《静夜思》、《峨眉山月歌》、《子夜吴歌》和杜甫的《登高》及张继的《枫桥夜泊》这五首诗。

此次朗诵由琵琶演奏家王晓东先生担任现场伴奏。王晓东先生出身于琵琶世家,在中国音乐学院主修琵琶演奏之后赴日,于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继续从事琵琶的研究。是在日本为数不多的中国专业琵琶演奏家之一。我同王晓东先生的排练从当天中午开始。经过配合,王晓东先生选用乐曲瀛州古调《月儿高》伴奏《静夜思》,王晓东先生改编的巴山民谣伴奏《峨眉山月歌》,乐曲《塞上曲》伴奏《子夜吴歌》,王晓东先生自作的琵琶乐曲伴奏《登高》和《枫桥夜泊》。同样由仁木恭子女士担任“朗诵助手”。除律诗《登高》之外,其他绝句作品均连续朗诵两遍。

演出从晚上7点开始。上下双层、能容纳两百多名观众的“明日馆”礼堂座无虚席。在清冽的琵琶伴奏声中,我全身心地投入朗诵。与3月份的音乐会同样,把这看作是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珍贵时刻。朗诵《登高》时我注入浑身力量,表达沉郁悲怀的情感,朗诵《枫桥夜泊》时则调整到悠扬宁静的声调。通过这样的反差,让不懂汉语的日本观众从朗诵的氛围中体会作品的各自神韵。

日文报刊《日本与中国》(东京版)2008年1月1号刊登了这次音乐会的报导,关于朗诵部分的介绍如下:“第二部分是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金中先生的汉诗五首。以王晓东先生的琵琶伴奏为背景聆听的汉诗,让人一时置身于中国雄大的气氛中。《枫桥夜泊》结束后响起了巨大的拍手声及‘好!’‘再来一首’的呼声。”

2007年的两次音乐会,我与中日两国不同领域的音乐艺术家同台演出。“朗诵”作为与器乐演奏、歌唱相并列的一项节目,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特别是得到民乐的现场伴奏,极大提高了诗词朗诵的演出效果,在我的朗诵经历中是一次新的飞跃。

对于发展诗词朗诵艺术,其音乐伴奏是一个重要课题。这两次音乐会均以现成的乐曲进行了伴奏。今后有待与音乐家合作,根据诗词作品的体裁、篇幅、感情内涵等因素创作出专门用于其朗诵伴奏的乐曲。这将进一步提升诗词朗诵的综合效果。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诗人)

猜你喜欢
王晓东夜泊演奏家
演奏家
黄河之声(2022年9期)2022-08-26 08:20:06
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当代音乐(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一颦一笑
当代工人(2019年7期)2019-04-30 06:27:28
懂事了
比大小等
枫桥夜泊
北方音乐(2017年21期)2018-01-25 02:22:24
夜泊(外五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40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