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凯 刘 佳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多声部视唱是建立在具有一定单声部视唱基础上的立体化的视唱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多个人分组,分别担任同一多声部乐谱的不同声部,在速度统一的前提下视唱出各自的声部。在这种视唱形式中,不同音高、不同旋律、不同节奏相互交织,增加了视唱的技术难度,这种立体交错的音乐线条也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多声部视唱通过纵向的声部安排的异同,分为和声性多声部视唱和复调性多声部视唱,它包含了音乐中诸多要素,如旋律、音高、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表情力度、音乐表现力等等。多声部视唱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音准水平与节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中和声的立体感以及各声部之间的协作关系。
多声部视唱是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一名合唱队员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素质。在合唱排练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如:每个声部音准的把握问题,即便是各个声部已经完全熟悉了本声部的旋律线条,在多声部合唱过程中,也常常会受其他声部的影响而逐渐偏离自己声部的主要音调;或是为了使自己声部不受其他声部干扰,而肆意放大本声部的音量,使整个音量达不到均衡,使作品缺乏层次感;另外,由于每个人内心节奏感不同,在各声部纵向节奏交织时,不能控制好自己声部的节奏,做不到与其他声部的配合协调,而导致全曲节奏的杂乱无章……毋庸置疑,多声部视唱训练是一个解决合唱中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多声部视唱训练已经成为合唱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合唱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合唱教学中进行多声部视唱训练时,我们应在音准、节奏、和声思维方面进行专门的训练,将主复调作品的音乐发展手法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作品的全面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做到多声部视唱的分级教学:
音准是合唱的根基,也是伴随着合唱教学永恒的话题,在多声部视唱中,影响音准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音准受声音位置、演唱技术的影响;音准受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的影响;音准受其他声部的影响等等。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进行多声部视唱训练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正确的发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控制音准,要用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的直声高位的唱法,在良好气息的支持下进行发声、从而有效的提高音准。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构成和进行的基础,而和弦又是由一组组和声音程构成的,因此结合调性准确构唱音程、和弦是唱好多声部视唱的前提。在构唱音程、和弦之前,要明确各类音程、和弦的性质及其训练规律。如:自然音程中的各类大音程在构唱时,要呈扩张态势;而自然音程中的各类小音程,在构唱时要呈收缩态势;纯音程构唱时要尽量做到纯正、平稳;而增音程要做到双方向的扩张,相对的,减音程要做到双方向的缩减。在和弦的构唱要注意到的是,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根音到五音之间的纯五度,要像音程构唱时一样,做到平稳、纯正,而大三和弦的三音则要稍微上扬,小三和弦的三音要尽量做到向下压,使音响色彩暗淡一些;增三和弦和减三和弦的三音要尽量唱得平稳、中立;七和弦是以各种三和弦为基础,在根音上方加入大七度、小七度、减七度的和弦,大七度要略微上扬,小七度要略微下压,减七度根音要略微调高,七音略微下压,使音程色彩更加紧张起来。
在做到熟悉各类音程的性质的同时,还要结合调性,按照调性音级的倾向性唱好不协和音程到协和音程的解决,并要求学生在唱出不协和音程的同时,内心要预想到解决的音响效果,逐步建立起内心听觉概念,以避免在多声部视唱中遇到不协和音程或变化音程而出现的跑调现象。
在多声部视唱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专注于自己声部的演唱,做不到与其他声部的配合,或是对自己的声部缺乏足够的信心,而在视唱过程中逐渐唱到其他声部。这就要求在多声部视唱的时候,学会倾听其它声部的音响。首先要唱好自己的的声部,做到平稳、流畅、清晰;其次要找到纵向的声部间的音程、和弦安排,对音程、和弦进行纵向的构唱;第三要学会从其他声部来找准自己的音高和节奏;最后用钢琴弹奏出其他声部,同时演唱自己的声部,在演唱的时注意其他声部的旋律走向,学会避免其他声部的“干扰”。
多声部视唱中存在纵向立体节奏,各类型节奏型同时交错进行,使整体音乐节奏线条变得复杂,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具有稳定的内心节拍感其次具有立体的节奏感,否则在多声部视唱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声部间错拍、拖拍、抢拍、节奏点不清晰等状况。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在多声部视唱训练时,可以先进行节奏的单独训练
1.熟记各种节奏类型,视唱之前先分析每个声部每个小节出现的节奏类型,做到对节奏型的心中有数;
2.避开音高,单独练习每个声部的节奏;
3.把多声部视唱谱当做立体节奏谱,运用体态律动,分别将左手、右手、口、脚担任其中的一个声部进行配合练习。这个练习可以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在最初阶段,可以用左右手分别拍打多声部中的两个声部,然后逐渐加入第三声部、第四声部进行综合联系;
4.把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担任自己的声部,同时拍打各自声部的节奏。
在音准训练中,已经注意到和弦的纵向构唱,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和声思维。每个和弦都有自己独特的音响色彩效果,在不同的调式里,各类和弦又担任着不同的和声功能,在多声部视唱中,要引导学生去注意和声功能在音乐中的色彩及表现的音乐效果,这样才能够完整的表达多声部音乐的乐思,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多声部视唱之前,把每个小节的和弦抽出来进行简单的和弦连接的听辨,以便于让学生感受到和声进行的张力、动力,以及每条多声部视唱作品作者对和声的设计,使学生在和声层面完整理解音乐的内涵。
各种音乐形式最终都归结为一种音乐情感的表现。所以,多声部视唱训练中,音乐表现力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视唱之前,要认真的分析作品,这包括分析作者所属的国家、民族、时代;分析作品的风格、体裁、曲式结构;分析作品的调式、和声以及旋律特点,做到把作品的整体面貌展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作者所要在作品中表达的意图,把握好作品中表情记号、力度记号、换气记号等。
西方音乐的发展成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由最初的单声音乐,发展到平行调,到达十五十六世纪严格复调时期。此时声部间的纵向结合、各种音程的叠加形成了和声学,并由此发展出主调音乐,主调音乐、和声学的发展完善又在另一种程度上促进了复调音乐的发展,推动复调音乐进入自由复调时期。由此可见,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上,主复调音乐在发展成型方面是交错进行,相互协调的,所以笔者认为,进行多声部视唱教学时,应该按照西方音乐发展的脉络,对主、复调多声部视唱进行分级穿插教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多声部视唱能够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各声部之间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多声部音乐思维和音乐表现力,通过训练做到不同声部间的自然和谐、默契,达到各声部之间的自然融合。合唱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能在多声部视唱训练中得到解决。所以,多声部视唱是合唱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合唱训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