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湲 张大亮 许晓云(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 300401)
汽车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已经历了100余年的风雨历程。它的诞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以至今天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伙伴。汽车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充分反映人们需求、时代技术以及社会环境的一门综合的、和谐的技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消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开始根据自己的身份、性格、个人喜好和经济能力等方面选择性的购买自己适合的产品,追求个性的消费模式。随着汽车设计在技术层面上的差距缩小,汽车外观造型设计尤为显得重要。
汽车车身作为一种复杂的机械产品,由多种部件构建而成。从整体角度分解和分析汽车的外观造型时,其中的任一部件都可视为独立的形态实体,都存在其特征性。不同车型的造型特征有不同的“个性”表现,因此汽车外观造型应看作是一整个实体。一方面,汽车的外观造型特征包括其结构信息和功能信息,例如汽车的前引擎盖、裙摆、前大灯,挡风玻璃等。此外,汽车的外观造型特征体现着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经验,是展现汽车造型信息的载体。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中,通过调整外观造型特征的“个性”,会设计出不同“性格”特点的汽车造型。
同一车型的设计开发中,基于相同的车身结构布置,不同处理,来表达不同的设计概念。因此汽车外观造型特征直接反应了汽车造型的概念,是汽车造型设计的载体。汽车的类型、品牌及风格在造型上的体现,都是通过特征这个载体传递的。
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在不同的特征表现上产生的注意和反应是不相同的,往往汽车的整体造型和前脸造型的特征受到的注意最多,是造型设计信息量最大、最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设计汽车外观造型的重点。不同设计师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因此不同的汽车造型使得人们关注的造型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宝马7系最先受到消费者关注的是其前大灯和进气隔栅的设计,然后再是引擎盖的曲面、侧面腰线以及车身的整体比例等。这些特征的整合构成了汽车外观造型的风格体现,是汽车外观造型类型、风格、品牌和消费者识别之间的媒介。
汽车造型特征的属性可以分为功能属性、行为属性和结构属性。设计的需求决定了功能属性,其中包括造型意象和审美的功能信息;汽车的造型关系决定了行为属性,包括造型特征之间的构形、关系及位置也就是空间行为;而汽车造型设计最终的表现形式则是结构属性。
汽车造型特征属性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为:1.功能决定行为和结构,并对后者起主导作用。2.行为实现功能,行为的最终表达和约束则是通过结构来实现。3.一种结构只对应一种行为,而多个行为可以共同实现一个功能。
汽车外观造型的个性化定制设计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发展趋势。过去根据权势,身份而进行设计的设计模式已经过时,汽车用户的具体需求在设计中逐渐加强;造型的个性化设计需求渐渐超过了功能、实用性。车型也日益丰富多样、个性张扬,针对不同汽车用户的不同造型需求进行设计。“以人为本、度身订做”,汽车造型个性化的设计模式已渐渐成为汽车设计的全新研究方向。近年来,一些跨国汽车集团已试行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即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利用各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共同合作对同一产品进行互动性的设计,甚至请汽车消费者与设计师共同对汽车的开发设计进行交流。
汽车造型个性化定制是在汽车生产厂商现有条件的前提下,针对消费者个性化设计需要的营销方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汽车不只是高档的消费品,还是综合了机械、电子,材料,能源动力等技术的复杂科技产品。这些特点决定了汽车造型定制设计不同于其他产品定制那样“随心所欲”。因此汽车造型个性化定制设计模式的实现要保证生产及成本可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对汽车中造型元素进行编码既是汽车造型设计的过程。汽车造型设计当中,继承传统特征以及创造新特征至关重要,如何表现两者是设计创新的关键。通常而言,汽车外观造型中最具特征元素代表性的是汽车的前脸和侧面。包含了前大灯、保险杠、进气隔栅、侧面腰线及整体轮廓线等。
这些都被当作汽车符号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因为汽车整体外观造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前脸造型的设计,其次除了汽车厂商的品牌标志外最明显的就是进气隔栅的造型。例如,人们对宝马和奔驰的印象中除了它们的品牌标志外,对它们进气隔栅的“双肾”造型以及“盾型”造型也尤为深刻。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汽车的前大灯往往是设计师们体现其风格特点的重要构件,而保险杠不仅是保证汽车安全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汽车外观造型中不可或缺的设计要素。最后,正如上文提到的汽车造型个性化定制的本身因素及特点,以至汽车造型的个性化定制不能单单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天马行空”,而是要在汽车生产厂商生产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综上所述,汽车造型设计只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才能顺应汽车市场的不断多样化和细化,为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使汽车定制设计,成为汽车全新设计的方法。
[1]彭妮斯帕克.设计百年:20世纪汽车设计的先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2]谢友柏.现代设计与知识获取.中国机械工程, 1996, 7(6): 36-41.
[3][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18.
[4]付黎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