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潜能对人的教育意义

2011-08-15 00:45:37崔金赋
大家 2011年7期
关键词:价值活动教育

崔金赋

人的潜能对人的教育意义

崔金赋

从分析人的潜能的内涵、人的价值的来源、教育对发挥人的潜能和人的价值的作用入手,阐明教育的内容有利于人的潜能价值化,教育的过程促进了人的潜能价值化,教育的产品体现了人的潜能价值化,深刻揭示了人的潜能对人的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的潜能 人的价值 人的教育

一、人的潜能和人的价值

“潜能”即“可能性的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得以实现,就成为“现实”。它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由“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后成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必然趋势性”。人的潜能可划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两大部分。前者诸如人的生理机能。后者表现为人对非言语暗示的摩西老母效应等,其核心就是智力潜能。心理潜能的开发核心就在于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

人的潜能主要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人的价值更多地要联系到人的社会属性。作为人的潜能外化结果的人的实际能力,直接指向人类的活动目的,因为活动目的来源于人的需要。而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因而需要就成为价值关系中联系主客体的核心部分,并直接反映出一种趋利避害的功利性质。人类活动的目的因此也就具有价值的意义;进而,直接指向它的人的实际能力也就同样具有价值意义,成为一个价值范畴的概念。这就是探讨人的潜能与人的价值二者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双重意义,人的价值就指人本身创造的地位或贡献对于人自身和社会的需要的效用性。人的价值包括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创造的价值只有具备了社会性的特点时,才会对自身也有价值。人的充分发展及潜能的充分发挥就是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人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个人通过开发潜力创造价值贡献于社会的结果,是使得社会和个人本身都不断地丰富起来;这种不断的丰富又反过来为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或创造新的价值奠定了基础。潜能是价值的基础,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潜能,它需要通过释放的形式发挥出来,乃是一种自然的倾向;潜能决定着价值,其发挥也就是价值的实现,而且人的潜能与社会价值并无矛盾。人的潜能是人的价值的潜在基础;而人的价值则是人的潜能外化的产物。至于这种外化怎样实现,是要由教育活动去回答的问题。

二、教育与人的潜能价值化

人的潜能转化为人的价值是教育作用的结果。社会形态的存在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是同一社会生产活动中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不可分割和独立进行的两个方面。人类自身的生产包括自然实体的生产和社会实体的生产两部分。其基本含义包括生命有机体的生成,对新生儿的保护和抚养,以及劳动能力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形成。把教育视为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对人类自身的生产,是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并使之外化为人的价值——使人具备能够适应和改造自然并使之对自己更有利的能力来实现的。它把开发人的生理潜能的任务主要分配给体育去完成,而把挖掘人的心理潜能的任务放在德育、智育和美育等活动上。体育活动对发挥人的生理潜能的作用,表现为它对促进人体生理机能的发育、预防疾病和延缓生命衰老等都有不可替代性。肌肉如果不运用,就会萎缩,而这种萎缩程度之大,足可以加害于身体。至于人的心理潜能诸如创造潜能等,它远比生理潜能更为微弱,更有赖于后天的学习、训练和培养,才能使之充分地转化为人的实际能力,形成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挥和人的价值的扩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它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本身就已经包含着重要价值内涵的活动,根据教育的目的和社会职能去不断地发掘人的潜能,使之价值化;二是形式上它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专门化地开发人的潜能,扩展人的价值。这些方法,从产生起就开始履行发挥人的潜能的职能,而且它们的作用效果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一)教育的内容利于人的潜能价值化

教育内容,即置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中介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学生的影响物(环境等)和运用这些影响物的方式方法。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受到的教育内容影响是一种最为特殊的因素,它的确定经过了严格的选择、提炼和加工,既表现出合目的性,也表现出合规律性,符合人的潜能开发的价值追求。从教学内容来讲,被纳入的知识对象等,是经过多方面的权衡与比较之后,被证明为最能体现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性质、方向和发展水平,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必需性又能产生积极影响作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而各种具体为教学服务的方式方法,从一产生就开始履行发挥人的潜能的职能,是开发和提高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手段,也表现出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教育的过程促进人的潜能价值化

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其中“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实践对象的必然规律性——潜能,“内在尺度”即实践主体的主观愿望和利益取向——价值,两者在实践活动中达到统一,就是人的潜能的价值化。追求潜能的价值化是教育过程作为人类特殊实践活动的题中之意。要把社会期望转变成学生的内在心理成分,首先必须使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中实现对知识对象的创造性把握,求得个性的全面发展。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从而内化知识对象,外化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唯一渠道。学生潜能向价值的转化不是直接形成的,而是必须建立在教师从开始时的主体方面向主导方面逐渐转移的基础上。

(三)教育产品体现人的潜能价值化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向学生施加教育内容的影响,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经由教育教学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使得自然人(潜能)实现了社会化(价值)。教育的效用性造就了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承担者——能实现潜能价值化的人才。体现目的的教育职能直接表现为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服务,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到为人服务上,它要求人全面发展或使人尽可能地获得潜能发挥和价值体现。这仍然等值于人在价值体系中合目的与手段为一体,并最终只为目的服务。教育按一定的社会要求塑造一个历史范畴的主体,实质上也就是使人的潜能价值化。

三、小结

人的潜能是异常丰富的,远非我们所能估计。人类要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其速度决定于人本身有多大程度上的潜能被发挥出来;而衡量这种发挥程度的标准则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这两者又都只能在教育的催化和作用下进行。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综合而伟大的系统工程,旨在从一系列极度复杂多样的角度去促成丰满人性的获得,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价值得到最佳体现,它顺应了人的发展必然趋于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终极目的。也只有教育才能使人更好地认识、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认识自我,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1]崔金赋.人的潜能探源——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5.

[2]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刁培萼,丁沅.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崔金赋: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及心理学。)

猜你喜欢
价值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