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森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建设的不断深入,各高职院校在硬件投入上不遗余力,各种先进的校内实训设备成倍增加。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功效,加强软件建设,尤其是生产性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建设,是当前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函待继续探讨的问题,也是提高硬件投入收益率的重要途径。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指在实践教学和合作学习等理论指导下,在“准真实”的工业环境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相对的、系统的和理论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基于此,校内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较真实的生产过程,使学生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训过程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校内生产性实训强调:一是实训教学的生产性特点,二是在校内进行的实践教学。生产性实训是为教学服务的,二者应有机结合,实训过程体现职业性、生产性、开放性。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真实或仿真企业生产过程,利用真实的企业生产设备进行实训教学。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取舍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开发与建构真实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项目,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产品生产过程,追求真实产品的实现。
生产性实训是技能训练和真实生产的结合,学生实训的过程既是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又是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一项项具体的、形象的工作任务,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技能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功能。
生产性实训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还通过有关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在实训中的应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形成的真实职业氛围,促进学生逐渐适应并初步形成企业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使学生在操作技能、责任心、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各方面同步提高,为今后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良好的现场管理是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现实中,实训现场经常存在功能分区不明显,各种标志不健全,定置管理不到位,工器具、原材料、产成品随意摆放等各种问题。教学过程专注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不注意生产现场设备和环境的清洁整理,生产现场管理水平低下。
一是设备使用维护管理不规范。设备使用情况缺乏完整有效的记录,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设备维护保养没有制度化,提高了维修成本,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二是耗材管理不规范。原来由各实训室分散购置、管理小批量耗材的模式影响实训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成本,已不适应大规模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为了加强实训设备和人员的管理,很多高职院校将实训室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二级学院。由于各二级学院(或系)专业实验实训室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可能引起实验实训室重复建设或者资源利用程度降低;二级学院(或系)自我开课、自我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室及人员,实验实训开课活动的监督与评价难以有效实施。增加了全校实训教学资源统一调配的难度,设备使用率不高。
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普通的技术工人,而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蓝领”,所以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仅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还要关注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行为模式、协作精神等过程性素质的提高。只以操作结果评定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无助于学生良好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是目视管理。通过运用图案、文字、标语等传递操作规范、安全等可视信息,规范、指导、警示生产现场的学生,以求达到生产作业有序和有效进行的目的;二是定置管理。以生产现场的物为主要对象,按功能进行生产现场分区,学生训练区、学生交流区、技术或实物展示区、教学区等协调布局,工器具摆放到位,灭火器等各种消防器材也要固定放置,使人和物有机结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三是推行5S管理。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在实训过程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实训现场保持一个整洁的环境,工器具、原材料、产品摆放一目了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是严格执行设备使用记录制度。推行设备使用记录本,包括设备名称、初始状态、缺陷情况、运行时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方式等,使所有设备问题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制订维护制度,每台设备设责任人,切实做好设备的点检加油、定期维护工作。加强专职维护人员的建设,能及时处理一些较小的故障,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健康水平;三是严控耗材的领用。二级学院(或系)可设置耗材仓库,统一购置、存放实训所需原材料,专人统一保管、统一建账,严格执行出入库登记和材料领用制度,在保证实训教学的基础上降低材料损耗。
生产性实训教学具有教学安排灵活、实训周期较长等特点。在下放实训室管理权到二级学院的同时,必须加强学院的统一协调,设立实训中心等相关机构宏观管理全校的实训设备、实训教学,使全校实训教学的安排、实训室的建设、实训设备的调配有章可循、协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实训室的重复建设和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设备使用效率。加快体现实践教学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课时调整信息化、实训场所调整信息化、人员调整信息化、实训设备使用情况信息化、耗材使用信息化、各系实训资源共享调配信息化,最终实现与实训教学相关的人、设备、原材料、场地等协调运转。
现代工业化大生产中个人操作技能的决定作用逐渐降低,工作态度、协作精神、沟通能力愈发重要。对学生实训质量不应单纯进行结果评定,还应结合学生实训中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不仅评价产品质量,还要评价工作态度、实训纪律、团队协作、安全文明生产;并在赋以不同权重的基础上,从自我评价、班组评价、教师评价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组成校级实训教学过程督评组,巡视生产实训现场,其意见作为对学生实训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结合,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1]张福荣.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2]何静.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管理与生产组织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3]吴万敏,张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09.5.
[4]沈海东.高职院校实验实训管理模式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