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聪 潘学功
2004年9月党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单一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某一方面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七大报告》在论及民生问题时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有和谐的教育,而要有和谐的教育就需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是受教育的“重地”,农村的基础教育的落后,城乡地区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差距加大,农村地区学生的辍学率逐渐加大,不仅仅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所以均衡健康发展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笔者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基础教育的实地调查,对这里的基础教育现状、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等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总的来说,由于全市的城市、乡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分布比较广泛,公众的教育需求也不相同,使得全市内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受教育者个体之间获取基础教育资源(包括人资、财资等)的渠道与能力各不相同,农村地区、乡村学校、以及经济贫困家庭子女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薄弱环节。基础教育资源,无论是在硬件(例如学校宿舍、多媒体设施、实验室设施、微机等方面)还是在软件(主要指师资力量、政策倾向等方面)的分布都显得非常的不均衡,使得全市基础教育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状态。这种失衡状态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很多农村孩子靠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教育这个平台,改善以后的生活。平等、自由、公平是每个人所追求的夙愿,平等的教育的权利和教育机会对于这些农村孩子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一个有责任感的政府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受教育者能得到平等的教育结果,但政府必须“使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利用那些从本质上来讲由政府提供的便利条件”。然而教育行为并不是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偏向于那些优胜群体,很明显,城市地区比农村地区往往能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这也就出现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
城市中的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都很明显的优于农村中小学,在城市就读的中小学的学生往往比农村学校的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无论是从教育机会或资源分配来看,保定市农村基础教育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城乡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加大。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的制约,“孔雀向南飞”成了当今的农村教师的职业方向,教师流失严重,使得有些学生不得不辍学;简陋的教学设施,薄弱的经济收入使得很多农村教师丧失了教学积极性,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辍学;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使他们产生了悲观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辍学。这些不平等的教育资源直接导致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大大增加。
“先城市后农村”是长期以来遵从的发展思路。农村的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极为缓慢。第一,首先低质量的教育,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就越弱,不易接受新事物,畏难情绪较重,开拓进取意识差;其次,劳动力素质低下,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技能水平,导致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第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落后,也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经济的增长就需要人们的消费,个人消费观不仅要有消费的欲望,更要有消费的基础及实力,农村的消费力远低于城市的消费。低质量的农村教育,直接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直接影响着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政府应保证投入经费来确保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经费问题也是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应落实对教育的投入,尽可能的添置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特别是加强学习活动场所的建设;完善对教学设备的配备,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设施等,可采取“政府出一些,学生出一些”筹资的方式;加强对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丰厚教师待遇减少“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发生,努力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全市共4所私立中学,笔人认为应限制私立中学的建设。私立学校主要以盈利为主,他们以大量的学费作为教育投资,吸纳全市的优秀的教师,这些学校只属于那个官宦子女或者富二代,普通的家庭根本付不起高额的费用,严重的制约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根据罗尔斯关于公平的三条原则中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意为“均等性”的公平,即平等地对待相同者,为消除城乡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投入的差别,应改革城乡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根据地域因素,发达地区分别带动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每个发达地区负责带动一部分落后地区,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保定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现在很多地方学校只以最后的一次考试作为评价一位学生学习的好坏,初高中学校也以这次成绩来决定是否录取,这样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有的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一次考试不及格,家长会怀疑是不是平时不好好学习,是不是早恋了,老师会批评不好好复习,学生自己心理压力会增大;有的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因为一次侥幸考的很好就得意忘形了,以后还是不好好学习,忘却了一次的侥幸不能代表真正的水平。改革原来的考试招生制度,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减小发生偶然的概率。
推进机制和制度创新,促进地方学校自主发展。学校自主发展的核心是推进机制和制度的创新。机制创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行校务自查和学生监督,依法办学,民主治校;(2)改革用人制度,实行教师聘用制,增强教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建立约束机制,实施校务公开,社会评校、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师;(4)建立自主发展评价机制,科学引导学校自主发展。制度创新,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绩效管理的现代学校制度。每一所学校都应从本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办学目标,自主制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策略,自主进行教育改革,形成自主的办学特色。
总之,“基础不牢,高筑不稳”,只有办好基础教育,科学技术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国家和民族才能长盛不衰,而基础教育的主阵地在农村,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上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的作用。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三联书店,1997.
[3]陈小娅.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发展[J].人民教育,2005.
[4]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中国农村教育,2006.
[6]陈小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基础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人民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