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富 孟庆梅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新兴文化形态。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面广、线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一项长期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面对千家万户,是一种扎根于基层群众、扎根于百姓中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做群众文化工作时,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传递方式,从而产生无法取代的、特殊的“文化亲和力”。广大群众,不论民族、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是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体,这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决定的。同时,群众文化的门类也有广泛性,它包括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等等,总而言之,广泛性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文化属性而言,群众文化工作属于普及文化的范畴,与专业文化工作不尽相同。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话说,群众文化就是“下里巴人”,专业文化则是“阳春白雪”。当然,普及与提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做的是,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并力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但归根结底,群众文化工作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应该定位在普及上。在普及性的原则下,群众文化工作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参与者的覆盖面,要尽量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活动内容的易于接受、易于推广和易于普及。要追求短、平、快,要以自娱自乐为主,而不要大、难、全,不必讲究“专业性”,群众文化工作切不可犯“曲高和寡”的错误。毕竟,群众文化的参与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可以说,不论是农民群众参与的农村文化,还是部队官兵参与的军营文化,即使是更多的城市居民参与的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都不必过分强调“专业性”,因为,大而言之,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母体,说白了,群众文化也只能是专业文化的基础,这种基础地位,在于群众文化的普及性和广泛性。群众文化可以看做是专业文化的“预备队”,但预备队就是预备队,不能按“正规军”的标准来要求,否则,势必会损伤群众文化参与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最终将影响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总而言之,“普及”是群众文化的主基调,“提高”只能在“普及”的基础上实现,这就好比金字塔的塔尖与塔基的关系。
强调群众文化的普及性和广大群众的自娱自乐,并不是说群众文化的地位不重要,更不是说群众文化只是老百姓凑在一起随便玩玩而已。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见,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2卷第912页)列夫·托尔斯泰说,人民的文学就是从人民里边唱出来的。无数事实早已证明了上述论断: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来自民间的民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是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民歌(楚辞)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明代的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每一部都是在民间文学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著名的民族歌唱家郭颂原来也是业余歌手。更不用说我们身边的歌唱家、版画家了,哪一位不是从文化馆走出来的!再看看活跃在基层的、我们所熟识的专业演员,有多少不是从群众文化的队伍中脱颖而出的?
普及的群众文化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文艺人才,一些有潜质的参与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最终走上专业之路。这也是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和群众的参与性决定的。群众文化的实质是社会美育文化,这种文化的审美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实践对人进行培育,开阔人们的审美视野,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规范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培养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完整性、和谐性的人。
我们提到群众文化在培养、造就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是想强调群众文化有自娱自乐的特点,但绝不仅仅是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是想强调群众文化之于专业文化的基础作用。诚然,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一是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二是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不断地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使群众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意义,即社会文化中的美育文化整合作用。同时,由于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其所涵盖的群众艺术与民间、民俗文化所涵盖的民间文艺在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群众文化往往不具备民间文艺的原生态属性,群众文化对传统文化有选择地传承。也可以这样说,群众文化是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的社会文化。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是以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为目的的。因此,群众文化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