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抽象绘画艺术的解读

2011-08-15 00:50李永春
电影评介 2011年23期
关键词:欣赏者艺术家形式

抽象绘画艺术作为20世纪西方的主流艺术, 其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的视觉印象改变了人们视觉经验和艺术观念,从最本质的层面表现自然,表现人们内在的思想、观念、情感和精神,完全颠覆了具象写实绘画的表现手法,以至于随后的许多艺术流派和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抽象思维观念,也使得抽象绘画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并影响到当代艺术的走向。

尽管如此,人们对抽象绘画艺术还是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抽象表现思维和形式自古就有,只不过艺术发展到20世纪,具象写实艺术无法完全表达人们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和人们内在的思想、观念、情感和精神的变化,抽象绘画艺术才应运而生。抽象绘画艺术绝不意味着对自然和对具象写实艺术的反叛。不过,这种观点在抽象绘画艺术形成之初很有影响。抽象绘画艺术与具象写实艺术没有本质区别,二者只不过是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其艺术效果如同一个人讲述一件事情:他可以选择平实的语言把事情讲述清楚,也可以选择夸张的词汇和技巧让事情模棱两可,充满悬念。对讲话的人而言只不过是表达方式和情绪表现的不同而已。具象写实艺术采用的是把事情讲清楚的手法,内容具体、真实、易懂,没有回旋空间;抽象绘画艺术强调讲话技巧,让你对传递的内容似懂非懂,留下了回味、思考的空间,正因为抽象绘画艺术独特的表现,使之成为20世纪以来最让人耐人寻味的艺术,人们对抽象绘画艺术产生不同的解读。

一、内容和意义

抽象绘画艺术是否有内容和意义,这是人们对抽象绘画艺术怀有歧见最深的地方。当我们面对一件抽象绘画艺术作品时,其直观的视觉反应产生强烈的审美快感,进而产生兴奋、紧张、忧郁等内在情感变化。抽象绘画艺术的视觉语言是如此单纯、直接和强烈,充分显示其艺术审美价值,所以许多人认为抽象绘画艺术没有内容和意义,只有纯粹的视觉形式和唯美的表现。就单纯的形式构成而言,美在形式没有错,但抽象绘画艺术不只是具有纯粹的外在形式,如果只停留于纯粹的形式变化,其空间范围极其有限,没有内容的支持和观念的表达,唯美的形式很快就走到尽头,抽象绘画艺术也将不复存在。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抽象绘画艺术自然是以纯粹的形式和视觉效应特征。彰显形式表现的张力,削弱、隐藏形象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可读性,是抽象绘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在欣赏抽象艺术时,没有相对通用的标准,感觉和想象是解读抽象绘画艺术的前提。从具象到抽象的形式转换中,形式语言胜过内容转换。而至于“抽象绘画艺术没有技法,没有题材,没有含义”,从哲理上是讲不通的,抽象绘画艺术是人之所为,人之所为有目的性,没有内容和目的的行为不称之为人的行为,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都具有目的性和内容,更何况艺术本身是高于生活的行为。许多艺术家把从具象到抽象的转换看做是决裂的过程,穷其一生对抽象语言的探索。拿什么探索,怎样探索,探索什么……,其实这么一问,答案就有了,抽象绘画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无差异,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任何艺术都是形式和内容的调和游戏。犹如一杯茶,水是形式,是载体,茶(茶味)是内容。水越多,茶味越弱;水越少,茶味越浓。抽象绘画艺术这种艺术形式好比水多茶少,茶隐藏其中,给你一种悬念:杯里面有茶吗,什么茶,什么茶味,或者其它什么东西,琢磨不透,全在于你的感觉,抽象绘画艺术形式大于内容,抽象绘画艺术家正是在实施形式大于内容的技巧。正如文学上一个词汇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外延越大,内涵越小,抽象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内容就好比外延和内涵的相互关系,竭力扩展了外延(具象艺术相反),让你难于界定其内涵。

其次,抽象绘画艺术的视觉语言是形式要素,而不是具象绘画艺术的形象元素,这是两者最大的视觉差异。形式要素本身无意义,而形象元素本身有意义,所以具象绘画艺术具有直接的可读性,欣赏者易懂。抽象绘画艺术的形式要素通过艺术家的创造,产生象征和隐喻的内在含义,但,不如具象绘画艺术那样易懂,抽象绘画艺术的意义是通过元素转化而成的内在情感和精神,比具象绘画艺术所包含的含义更深刻。

二、抽象绘画艺术解读的层次性

抽象绘画艺术追求纯粹的形式表现,强调状态和情绪感应,削弱内容和意义解读,不把“是”与“真实”作为目的,不解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不给出明确结论,给予形式以夸张手法和象征意义,引导受众思考、想象和辨别,答案不唯一,状态和情绪多样。

对抽象绘画艺术的解读:感觉优先,感觉激发内在情感和精神变化,这一过程成为解读抽象绘画艺术的钥匙。事实上抽象绘画艺术本身是基于感觉的艺术,视觉形式对创作者或欣赏者产生不同的感觉,源于形式语言的夸张运用,可以这样讲:抽象绘画艺术就是夸张的艺术。而这种夸张是可直接感受到的,这种感受是判断和解读抽象绘画艺术的前提。

对抽象绘画艺术的解读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达到审美愉悦和审美表达的外显目的。二是深入到抽象绘画艺术之内隐的观念和精神。第一个层次并非是抽象绘画艺术家要表达的真实目的。但是,长久以来,那些怀绝对抽象意义的人,对抽象绘画艺术的解读到此为止。他们把抽象绘画艺术看成是纯粹的视觉形式、视觉构成或视觉符号,自然只能寻求到单纯的美学意义。当然这是对抽象绘画艺术的解读,只不过是最表象、最初级的解读,有待于深入到第二层次。我们从艺术的发展史可得出结论:抽象绘画艺术源于生活,且在具象写实艺术之后,是具象写实艺术对生活、思想、情感等无法完全表现时而诞生的,高于具象写实艺术的表达功能。内在的情感、观念和精神才是抽象绘画艺术的价值所在。所以,解读抽象绘画艺术,难于理解和看不懂往往是最基本的反应,因为是针对内隐的观念和精神而言,而非视觉形式本身的不可认知。不过,抽象绘画艺术并非一定要让欣赏者达到第二层次的认知,这一点不是抽象绘画艺术家或抽象绘画艺术本身直接面对的必要问题,抽象绘画艺术表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一定是基于抽象视觉语言模糊的、粗略的、似是而非的表达方式,这是抽象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如果你花上几个小时给别人解读某幅抽象画,企图让别人理解和接受,达到与创作者一样的心灵感应,是难于企及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抽象绘画艺术才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所以难于理解和看不懂虽然不是抽象绘画艺术的本质(本意)反应,但恰恰是抽象绘画艺术的生命所在。

三、抽象绘画艺术解读的多向性

就抽象绘画艺术与具象写实艺术比较而言,抽象绘画艺术的视觉语言由形式元素构成,具象写实艺术的视觉语言由形象元素构成。具象写实艺术的形式隐藏在形象背后,凸显形象的准确和逼真,以及由形象组合展开的情节。形式服从于形象描绘和情节展开。人们首先注意的不是画面的形式要素和构成,而是形式要素和构成背后的形象和情节。在一幅抽象绘画中,元素形式和构成被分离出来,借以放大,成为独立欣赏和传播的部分(第一层次),其背后的形象和意义被支解、隐藏和削弱,成为最耐人寻味的部分(第二层次),也是抽象绘画艺术家难于把握、无法清晰交待且未必一定去诠释的地方,也就留下了神秘的抽象系列,有多向解读的可能。所以,欣赏者一如具象绘画的欣赏方式去对待抽象绘画艺术,想达到准确判断或确定答案只有徒劳。有如建筑物的机体,我们之所以把对象叫建筑,是因为有门、窗、墙壁、楼梯、楼板等完整的形象构建,这些具体特征人们不费周折就能解读。而抽象绘画艺术好比把门、窗、墙壁、楼梯、楼板等形象构建剔除,只剩下梁、柱等框架,而且将它们扭曲、变形,你要叫它建筑,就有点离谱了(但你可以延伸到建筑文脉里面去),因为它可能产生更多的其它的解读理由。这就是抽象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具象写实艺术的形象语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差别在于抽象绘画艺术形式元素本身是无意义、无法解读的,但是,基于感觉和联想可产生多重含义。

四、抽象绘画艺术是艺术家无法完成的艺术形态

抽象绘画艺术的意义、内容或主题不是要求通过抽象形式语言直接回答,它是内蕴的、隐秘的或不可解读的,因为这些内在的东西不是依赖于直接描绘的具体形象。力求抽象绘画艺术被解读,不是抽象绘画艺术的首要目的。通过抽象形式语言,获得主观感知的情绪,应是抽象绘画艺术价值体现。至于产生什么样的感知情绪:愉快、温馨、激动、紧张、压抑、悲愤等,就不是抽象艺术家和抽象绘画艺术作品所能左右的了,抽象艺术家和抽象绘画艺术作品只能是施以倾向性的影响,无法通过抽象绘画达到艺术家、欣赏者情绪一致。相反,抽象形式语言极易导致强烈的、扭曲的感知情绪。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观点:抽象绘画艺术作品不是作品的最终艺术形态,抽象艺术家只完成了作品的一部分,构建了一个抽象的视觉形式平台,初显了情绪和主题倾向。因为抽象的形式语言和表达方式本身就将内容隐藏。欣赏者调动自己的感知情绪,激活思维联想,对应自身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达到可知和欣赏的目的。也就是说抽象绘画艺术作品对抽象艺术家而言永远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要想完成,就将失去抽象的意义。剩下的部分只能由欣赏者在头脑中完成,最终的精神和内涵源于不同的欣赏者的情感反应。所以,要问某幅抽象作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图意义就不大了,要问你对某幅作品有何理解和感触。抽象艺术家把情感移至于你,由你再去创造,即抽象艺术是包含欣赏者再创造的艺术。回头再看对抽象绘画艺术的解读,难于理解和看不懂对抽象绘画艺术而言就成了一种假设,抽象绘画艺术比其它艺术形式更易懂。因为有一部分是你自己完成了的,不存在不懂自己的理由。

综上,抽象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质,它将达到极至的审美形式和含蓄、内蕴的意义巧妙融合,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力,使我们更加自由地认识和表现自然、社会和内在精神。

猜你喜欢
欣赏者艺术家形式
留出想象的空白
小议过去进行时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