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红华
临床所见的大量胸腔积液大约40%是由恶性肿瘤引起,最常见的为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等。我院采用顺铂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以上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有恶性肿瘤,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胸腔积液,所选患者Karnofsky评分大于50分,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同时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愿意参加本试验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1±5.7)岁;其中乳腺癌患者14例,肺癌16例。对照组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2±6.3)岁;其中乳腺癌患者11例,肺癌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局部注射局部麻醉药行胸腔穿刺,在排净胸水后,对照组患者胸腔内注射顺铂60 mg、地塞米松10 mg,每周注射1次,连续应用4次。观察组患者胸腔内注射液顺铂40 mg、地塞米松10 mg,同时注入苦参素注射液20 ml,每周注射1次,连续应用4次。两组患者胸腔注射后翻身活动,每种体位维持时间为30 min,使药物均匀分布在胸腔内。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CR):胸腔注射药物治疗后,胸水消失并维持在4周以上;部分缓解(PR):注射药物治疗后胸水减少一半并维持4周以上;无效(NC):注射治疗后,胸水减少小于一半或者胸水增加。总缓解率=CR+PR。
1.4 毒性反应评定标准 毒副反应采用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评定标准。
1.5 生存质量评定 采用KP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评定。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评分增加大于10分为提高;评分减少大于10分为下降;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评分改变在10以内,为稳定。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总缓解率为86.7%,对照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总缓解率为66.7%,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改变情况 观察组KPS评分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KPS改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KPS评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胸痛、发热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改变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恶性胸腔积液中大多数病例可以在胸腔积液中找到恶性细胞,如果胸腔积液伴纵隔或胸膜表面转移性结节,无论在胸腔积液中能否找到恶性细胞,均可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占全部胸腔积液的38% ~53%,其中胸膜转移性肿瘤和胸膜弥漫性恶性间皮瘤是产生恶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原因。恶性胸腔积液治疗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排除积液,而后在胸腔内注射液相关化疗药物等。本文观察苦参素联合顺铂胸腔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
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措施中,胸膜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有较好临床效果[1,2],但是注入化疗药物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发热、胸痛及白细胞减少等,早期患者尚可耐受以上毒副反应,而晚期患者难以耐受。苦参素注射液是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提取而得中药制剂。研究表明,苦参素主要有效成分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苦参碱对恶性肿瘤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杀灭和抑制作用,同时苦参素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苦参素能够使已知核酸序列的DNA酶切图谱发生特征性改变,通过改变细胞核酸的分子序列抑制肿瘤的生长。苦参素能够提高LAK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活性,而对患者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化疗毒副反应和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顺铂联合苦参素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减毒增效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1]潘浩,杜风关.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方案的现状.贵州医药,2010,34(4):372-373.
[2]赵惠.顺铂胸腔内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23-124.
[3]晏军.苦参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实用临床医学,2001,(O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