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漩 闵惜琳 刘国华
(1、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2、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广东 广州 510040)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地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局2010年《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接近1.3万件,仅次于美国专利商标局、日本专利局和欧洲专利局,排名第四。其中广东的申请量为6678件,位居首位。虽然我国的PCT申请数量提高了,但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优势企业数量偏少、涉及的产业单一等缺憾,并且众多大型企业存在“核心技术空化”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继续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激励体制,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而本次研究选取了国内PCT申请量最多的广东省作为调查对象。
不管是积极的劝诱式激励还是消极的制裁式激励,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影响人的行为朝向一个预期目的前进。企业之所以要进行自主创新,就是希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垄断,使利益最大化。这里的研究目的是让企业了解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企业寻求更多的资源。因此,必须先了解现阶段企业的自主研发情况。而想了解企业这一情况,就先要了解企业对内部创新主体的刺激情况。要产生一种刺激,必须投入一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是财力、物力的投入,也可以是对人力、知识方面的投入。这里主要是研究对人员和资金的投入。
表1对广东省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企业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表1 企业专利申请情况与经费支出、人员投入相关性分析
表2是广东省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科技活动机构数、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
表2 企业专利申请情况与科技活动机构数量、高科技人员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1999—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得出,增加投资力度、加大高科技人才投入、建立更多的研发机构,对于企业的研发成果是有促进作用的。企业R&D的投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专利发明数量,也就是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但是这种知识产权资产能否转化为一种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价值呢?为了解决这一疑问,以下就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工业总产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表3是对广东省大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明确地显示,两者存在正相关,即企业的专利发明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而且对提高企业的总产值起到促进作用。
表3 企业专利申请情况与工业总产值相关性分析
结合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R&D投入、专利成果数量和企业的产值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的投入转化为研究成果,企业获得研究成果数量增长的同时也就增加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当一个企业拥有更多的利润时,也会促使它在财政规划时分配更多的资金去研发自己的产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与绩效,本文对广州市开发区、天河软件园、黄花岗科技园、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了企业概况、经济概况、技术产品创新概况、知识产权概况等。
本次调查问卷基于《奥斯陆手册》进行设计,回收问卷共67份,涉及了13个行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网络、化学、化妆品、医药、废物处理、造船、能源、光学食品、生物制药、文化传播等行业。其中电子、信息、软件类有32家,占21%。所调查样本企业类型及规模方面分别为国有企业占8%,有限责任公司占45%,股份有限公司占13%,私营企业占13%,其他占21%。大型企业占9%,中型企业占46%,小型企业占45%。
(1)企业研发投入分析。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计算,平均每家大型企业在经费方面的投入是中小型企业投入的5.6倍,并且获得比中小型企业多2倍的资助。这一数据显示,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投入远远比不上大型企业。
在研发机构投入方面,67家样本企业中,有42家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占总数的62.7%;有50家企业在近三年里开展过产品创新活动,占总数的74.6%。这表明,广东省的大部分企业还是有比较高的自主创新积极性。
60%的企业开展了企业创新活动,在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77.5%的企业获得了创新成果。这一数据是上面关于投入与绩效相关性的反映,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对该企业的创新成果是有促进作用的。
在接受调查的67家企业中,有28家企业并没有设置技术创新费用项目,占调查总数的42%,有57%的企业把这项费用用于内部研发,只有9%的企业用这项费用对员工进行培训。这表明,企业对一般员工的培训欠缺重视。对研发机构的员工进行培训的企业相对较多,40%的企业积极对内部的高技术人才进行培训。经过计算,平均每家大型企业对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是中小型企业的2.5倍。
(2)企业绩效分析。大型企业所得的销售收入大约是中小型企业所得收入的10倍,而净利润也是中小型企业的2.8倍。平均每家大型企业的技术性收入是4759万元,是中小企业技术性收入的4倍。具体有关本次调查的企业的投入与绩效分析参见表4。
这次的调查还反映了企业对于自主创新创造因素的看法。占有最大比例即约87%的企业认为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同时79%的企业认为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走创新道路必不可少的因素;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对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获得充足的经费;55%的企业认为政府所推出的政策,最有用的是减税,贷款和融资这类政策并不是它们最关心的。对于政府提供的资助,只有28%的企业获得了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资助,大部分的企业是通过自筹资金或者其他融资方式获得资金。
在企业开发产品的过程中,它们的信息多数来自客户和消费者。很多企业认为,最终导致终止创新活动主要是因为技术不成熟,其次是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这也看出政府在信息平台的服务方面的缺失。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有企业很有实力,积累了很多知识资产,但是它们的创新活力远远不如中小企业,数据显示,我国75%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由中小企业所开发的新产品占80%以上,中小企业的专利发明数量占了65%。
表4 2010年样本企业投入与绩效
图1 企业对各创新因素支持比例
然而这次的调查数据显示,广东省的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也反映了我国在中小型企业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失,导致许多企业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证明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政府所出台的创新激励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些激励会刺激企业对自主创新研发的投入,增加它们的产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如果企业本身并没有创新的欲望,创新就无从说起。国家想要通过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强化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运用政策去引导企业,激发它们创新的动力。只有找到企业真正需要的创新帮助,才可以有效地起到扶持企业的作用。
企业的R&D投入对其创新成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即一个企业对自主研发的合理投入会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产值的目的。当企业有更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又会刺激它进一步对自主创新研发的投入。
图2 政府激励与企业投入绩效关系图
通过对现有的企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现状的调查、企业投入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67家广东省有名的创新型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了政府激励对企业投入、绩效的关系,如图2。
政府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与应用。政府宏观激励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来实现:一是经济手段,通过产业政策和金融税收政策加以引导;二是法律手段,确立法律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三是行政手段,运用有效的行政管理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而针对微观层面即创新主体(企业)的激励,除了企业本身要考虑的专利战略,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指企业中的核心人才。而对创新主体的激励主要靠市场机制。创新系统运行的市场机制是指在创新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遵循和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与竞争机制,调动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从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
在本次调查中,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很高的创新活力,政府的创新激励政策应该提供它们真正需要的帮助。这些中小型企业终止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成熟,其次是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政府应搭建一个提供技术创新信息的平台,让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得到技术发展的趋势,从而高效地制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改善信息滞后的现状。
广东省大部分企业内部激励环节薄弱,缺少对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和创新活动的开展。虽然政府已经施行了许多财政政策,但并非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能获得资助,就上面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7.5%的企业认为贷款融资是对企业创新很有帮助的政策。而在政府出台了财政激励政策之后,真正获得资助的中小企业只占少数。更有调查研究表示,现正实行的R&D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R&D投入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激励作用效果甚微,原因在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局限性。这些都表明目前政府所出台的融资政策并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政府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缺失的表现。
[1]曾进泽、宋耕:自主创新的保护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2]李培林: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联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3]孙英兰:科技支撑的体制瓶颈[J].瞭望,2010(50).
[4]李丽清:我国现行R&D税收优惠政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6).
[5]马家国、张顺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存在有主要问题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