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青 夏淑芳 余小琴 欧阳枝磊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 新余338000)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俗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1]。现代阴道B超、血β-HCG检测的提高及妇产科医师的警觉,使80%的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被诊断[2],为中医药的运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何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避免手术,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促进包块吸收,保留输卵管生理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自2008年以来,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加用杀胚消癥、化瘀止痛中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选择 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年龄20~43岁,平均29岁。下腹痛43例,不规则阴道出血51例,入院时无明显停经史6例,其余停经时间34~70 d,平均48.5 d,B超检查附件包块直径2.8~5.0 cm,平均4.6 cm,盆腔积液 42例,β-HCG<3 000 IU/L。
1.1.1 纳入标准 多有停经史,有明显下腹疼痛,或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一侧附件区或可触及包块;β-HCG阳性或者阴性;盆腔B超,宫内未见孕囊,宫旁出现轮廓不清的混合性回声区或该区查有胚囊或有原始心管搏动;未破损期属胎元阻络证,β-HCG<3 000 IU/L,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径≤5 cm且病情影响因子积分≤8分者(参照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
1.1.2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3)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妊娠者。(4)非输卵管性的异位妊娠。(5)患者不同意,无法按方案进行治疗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后2个月,评估其疗效。
1.2.1 西药对照组 MTX单次肌注(50 mg/m2)或米非司酮150 mg,每天1次,连服5 d。
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杀胚消癥、化瘀止痛法配合西药治疗。方药:新宫外孕I号方[3]:蜈蚣1条、紫草 10 g、穿山甲 10 g、牡蛎 10 g、丹参 10 g、赤芍10 g、莪术20 g、延胡索10 g。身体虚弱加黄芪、党参扶正祛邪;腹痛甚加炒五灵脂;出血多加白及、仙鹤草;恶心呕吐纳差者加陈皮、半夏、山楂、白术、砂仁各10 g,或针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大便干者加生大黄、何首乌各6 g;腹胀者加陈皮10 g;汗多加桂枝10 g。西药治疗同对照组。方解:蜈蚣、紫草杀胚散结,穿山甲、牡蛎软结散结,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莪术、延胡索行气血、消瘀止痛,全方共奏杀胚消癥、化瘀止痛的功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保守治疗有效率及成功率;(2)两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3)两组包块吸收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
1.4 临床疗效判断 显效:药物治疗后2周,临床症状消失,血β-HCG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范围,B超提示附件包块明显缩小。有效:药物治疗后2周,临床症状消失,血β-HCG明显下降,幅度达50%以上,B超提示包块有所缩小。无效:治疗2周内转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1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中,显效27例,有效1例,无效2例。西药对照组30例中,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包块缩小、血β-HCG转阴情况 (±S) 例
表1 两组包块缩小、血β-HCG转阴情况 (±S) 例
组别 n 包块缩小≥30% 血β-HCG转阴时间(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30 25 9.63±3.42西药对照组 30 17 11.62±3.98
2.3 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其中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7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升高1例。西药对照组30例,其中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15例,血清ALT轻度升高3例,血白细胞计数变化(即WBC<4.0×109)1例。
2.4 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两组保守治疗成功患者中要求生育者均于3个月后、月经干净3 d行输卵管造影,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者22例,通畅率73.3%;对照组输卵管通畅者17例,通畅率56.7%。两组通畅率差异显著(P<0.05)。
我科自2008年以来,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加用新宫外孕I号方[3]以杀胚消癥、化瘀止痛,其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包块吸收天数缩短,输卵管通畅率提高,再孕率提高。说明杀胚消癥、化瘀止痛治疗方法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安全可靠。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少腹血瘀症,属中医妇科“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病症范畴,发病机制主要是血虚、气郁、虚寒等致胞脉受阻或胞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腹痛,是少腹血瘀实证[4]。在应用西药保守治疗同时加用中药杀胚消癥、化瘀止痛,能明显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促进包块吸收,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改善盆腔瘀血症状,提高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异位妊娠为妇产科急症之一,既往一经确诊即行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增加出血量,不易为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和腹腔干扰,并获得完整的输卵管,可减轻经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5]。目前西医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多采用氨甲喋呤或米非司酮杀胚治疗,但是有一定的药物副作用,常见的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而中医认为异位妊娠属少腹血瘀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治则,以杀胚消癥为关键,新宫外孕I号方配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可靠,可缓解氨甲喋呤或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输卵管通畅率高,患者易于接受。
[1]高红.现代妇产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40
[2]宋莹.甲氨喋呤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121
[3]马宝璋,刘瑞芬,杜惠兰.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151-153
[4]马惠荣.现代中医临证经验辑粹·妇科疾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
[5]莫秀兰,华少萍,凌奕,等.异位妊娠744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9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