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瑶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蝗神庙探析
胡思瑶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3)
蝗神庙是以祭祀虫神为主的庙宇,它主要包括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的蝗神庙繁多,祭祀活动较为普遍,且祭祀方式多样化,这与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以及冀中地区灾荒频仍、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共冀中抗日根据地坚持民族解放与治蝗破除迷信并举的方针,有效抵御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困,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虫王庙; 八蜡庙; 刘猛将军庙; 祭祀; 民间信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特指河北省中部的平汉、北宁、津浦、沧石(未成)四条铁路之间的地带,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于气候、战乱等因素,该地区水、旱、蝗灾连年不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蝗灾频仍,朴实而又迷信的农民往往将对灾害的恐惧寄托于神灵的庇护,通过焚香、烧纸、跪拜、上供品等祭祀活动,期冀风调雨顺、逢凶化吉。于是旧有的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香火日盛,民间祭祀活动盛行。
由于粮食收成的好坏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所以蝗灾牵动着每一位农民的心。在超乎人们认识水平的必然王国,当外在蝗灾恐惧重压迫临而又无法解释的状况下,往往会迷信盛行。新解放区农民中存在迷信思想(老区个别群众也有),如认为蝗虫“是‘神虫’,不能打,越打越多;虫吃有份,吃够就走了”。①太行行署:《太行地区五月二十日到六月二十日蝗情发展及剿蝗运动综合报告》,河北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 92-1-45-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蝗神庙分布于冀中的很多地区。冀中29个县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分布见表1:
从表中可见,绝大多数“有八蜡庙或刘猛将军庙存在的地方,一定有严重的蝗虫灾害;反之,没有蝗虫,或偶有蝗灾并不严重的地区,也就不必有此等神庙了”。②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通过对29个县的考察,其中高阳县和新城县没有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有16个县同时存在两座庙,其余11个县均有八蜡庙或虫王庙。上表冀中29个县共有蝗神庙43座,遍布各地。如此众多的蝗神庙的存在,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冀中地区蝗灾严重、民不聊生的惨痛历史。
“连旱之后必有蝗灾”,这不仅被劳动人民所熟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这一关系更能直观地表现出来。如《晋察冀日报》曾报道:“五、六、七这三个月的降雨量至关紧要,假如这三个月的降雨量不够五百毫米,便会发生蝗灾的预兆……”③《连旱之后必有蝗灾》,《晋察冀日报》1943年6月18日,第4版。
表1所列冀中29个县中有11个县明确记载了祭祀时间,如安国、安次、交河、新乐、雄县、新安、饶阳七县是在春秋祭祀。春蝻秋蝗,春祭秋祭,这表明祭祀蝗神的时日往往是和蝗灾发生的季节密切相关的。既然祭祀是在春秋,就表明蝗灾多发于这两个季节;此外,农民祭祀蝗神的活动也往往要考虑避开农忙,选择在农闲时举行。农民祭祀蝗神的愿望,一是在蝗灾发生之前祭祀,到蝗神庙祈求免灾;二是在飞蝗发生之际祭祀,飞蝗一到,遮天蔽日,民众去庙里祈求虫王把这些害虫都赶走。
表1 冀中地区蝗神庙宇分布状况① 此表是作者根据民国时期冀中地区的地方志、河北省档案馆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一书认为,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沿黄河中下游的蝗灾多发地区,而江南的江浙、四川、云南等省份虽有却很少。就集中地区而言,面对严重的蝗灾,淳朴而又缺少近代科学知识的中国农民,在巨大的不可抗拒的灾难打击之下,幻化出逢凶化吉、消弭灾患的种种神灵。于是,建庙宇、塑神像、供奉祭拜成为祈福避灾的重要方式。久而久之,虫王庙、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便在冀中地区兴盛起来。
祭祀蝗神庙的活动丰富多彩,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方式,反映出地域性和民间文化的差异。
1.活动内容
据考证,清代所修《乾隆任丘县志》记载了该县在戊日及七月初七致祭。在祭祀过程中,八蜡庙要行三跪六叩礼,刘猛将军庙行四拜礼或一跪三叩礼。除此之外,还要有丰富的贡品。祭神是各庙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上供是虫王庙与其他庙所具有的共性,八蜡庙内陈设帛、爵、羊、豕,杂以果品;刘猛将军庙内陈设与八蜡庙相同。通过祭拜,庙中所拜之神的功德得到了彰显,村民对虫王的恭敬和祈愿都得到了充分表达。
八蜡神及刘猛将军的祝文表现出民众信神不信己的观念,想要依靠神的帮助来赶走蝗虫,保护庄稼,即“害除昆虫”、“保我禾苗”。祈求八蜡神和刘猛将军能享用他们所祭贡品,从而使村民们五谷丰登。
虽然各地区有各自的风俗习惯,但总的来说大同小异。如清代邓毓怡、刘钟英纂,徐国桢、赵炳文修的《光绪大城县志》中关于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祝文的记载,就与《乾隆任丘县志》中所载完全相同。
有一些地方其活动不单单是祭祀,还有一些县份在当地举行庙会,如雄县“庙会的真正形成与宗教祭祀密切相关,仪式是庙会的核心组成部分”。③*华智亚,曹荣:《民间庙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据秦延秀等修,刘崇本等纂,民国十八年(1929年)铅印的《雄县新志》记载,八蜡庙的祭祀活动是在菜园举行庙会,会期为九月一日至六日。
看似简单的祭祀活动却承载着民众无限的希望,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只要设置蝗神就能通过祭祀消灾免难。有些地方却是为农民出气用的,只要有蝗灾则焚其像。无论是祭祀还是焚像,总之,民众的目的只有一个——赶走蝗虫,保护庄稼。
2.蝗神庙的信仰功能
对蝗神庙的供奉,则是为了满足民众消除灾难的心理,所以祭祀蝗神成为蝗灾多发地区不可或缺的活动。“在蝗灾特别严重的地区,八蜡庙和刘猛将军庙每同时并存。”④*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从上表可见,刘猛将军庙一般在八蜡庙内,故对八蜡庙的记载较多,祭祀大部分相同,一般为蜡祭。
由于难以控制,蝗虫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民惧怕的害虫之一。加之蝗虫繁殖的速度极其迅猛,一旦出现,就会遮天蔽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农民们一年的心血消灭殆尽。如《霸县新志》中记载:1924年,蝗群飞,蝗至不害苗,阅半月,蝻出遍地如水流。所以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民通过建立蝗神庙举行祭祀活动来求得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以此在精神上唤起大家的努力。
祭祀活动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不是因为村民们愚昧无知,而是它承载了必要的社会功能。如定县“乡间闹蝗虫的时候,乡民成群打夥的到虫王庙里烧香叩头,求虫王保佑自己的庄稼”。①*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20页。虽然是迷信的习俗,目的却是避免灾害。仅仅把祭祀活动看做迷信、愚昧,是远远不够的。把祭祀的观念与活动相结合,它就是一种民间信仰。
不论是虫王庙里的虫王,还是刘猛将军庙里的刘承忠将军(一说刘宰,一说刘钅奇),都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传播神灵信仰的功能。在民间信仰中,人们在无法解决现实灾难时,便从神灵中去寻找心理安慰。
除此之外,虫王庙还有其他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对八蜡庙以及刘猛将军庙的民间信仰塑造成一套新的祭祀体系,不再单单是蜡祭、两跪六叩等,而是增加了其娱乐的功能。如定县给虫王搭台演戏,办武术会、竹马会等,后来发展成庙会,通过庙会活动,把整个村或整个县的人联系在一起,不但使村民们的信仰得到传承,而且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当然有庙会存在的村落还有其交易的功能等。
冀中地区靠近北平、天津、保定各大都市,北平为往昔文化中心,保定学校也很多,所以冀中人民的文化水平比较高。而且伴随着商品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新思想灌输到村民中,遇到蝗灾不再单单是去庙里祈福。如1916年,“秋蝗捕灭甚力,未成巨灾”②*耿之光、王桂照修,王重民纂:《中国地方志丛书〈无极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影印,第727页。。民众越来越意识到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的消除灾难。故蝗神庙的信仰功能越发的削弱,经济和娱乐功能提上了重要位置。
随着治蝗观的改变,蝗神庙的发展也不断变化,其信仰功能越来越淡化,并逐渐走向消失,经济和娱乐功能也随之退出舞台。但不论蝗神庙怎样发展变化,对蝗神庙现象的起因、民众的蝗灾观以及中共冀中抗日根据地在治蝗中如何正视蝗神庙的现象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
1.民族危机强化了冀中地区的蝗神祭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先后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影响下,面临严重的被日军侵占的民族危机。随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占华北,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冀中地区成为沦陷区。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在冀中地区建立抗日武装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直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在民族危机、国土沦陷、战火纷飞的特殊形势下,冀中地区蝗灾频仍。天灾人祸,为迷信盛行提供了社会土壤。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只能借助神力来消灾,故此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不断涌现。加之日伪政权的反动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散布封建迷信思想,“经过不同的诱导,个人能被引入到一种完全失去自我意识的状态之中。此时他会对使自己失去自我意识的暗示者言听计从,他的言行会与他日常的性格和习惯完全不同”③*(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虫王庙的祭祀和蝗神崇拜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个别地区的民众在飞蝗来临之时不去打蝗,反而跪拜蝗神,唱戏、祭祀,结果反而加重了蝗灾的损失。日军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山河破碎,农业生态失衡,人祸加重了天灾,灾患强化了蝗神迷信思潮。这是导致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蝗神崇拜、迷信盛行的根本原因。
2.蝗神庙现象与民众的蝗灾观
蝗灾是除水灾、旱灾之外的第三大灾害。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并且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深远,村民们只能借助神力来消灾,把蝗虫视为神虫,在灾害频发的地区建庙宇以供祭祀,祈求上天和虫王不要再吃他们的庄稼以此来减免蝗灾。
然而时间决定很多重大的要素,“一切信仰力量的形成、壮大和消亡,靠得都是时间。同时,信仰失去自己的力量也是因为时间”④*同上书,第70页。。随着时间的发展,村民们回忆过去遭受的蝗灾以及拜虫王建庙的经验,发现他们并没有阻止蝗灾的发生。从而使一部分村民意识到蝗神庙并不完全具备除蝗的功能,但是当时的民众存在落后思想,认为“蝗蝻太小捉不住,打不着,不用打也吃不了庄稼;打下去又生了,啥时候打完啦;正当麦收到来,怕打蝗误了收麦”⑤*太行行署:《太行区五月二十日到六月二十日蝗情发展及剿蝗运动综合报告》,河北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 92-1-45-8。,加之迷信思想依然存在,“神虫不能打,越打越多;虫吃有份,吃够就走了”①*太行行署:《太行区五月二十日到六月二十日蝗情发展及剿蝗运动综合报告》,河北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 92-1-45-8。。这些思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村民们对剿蝗应有的信心和勇气,压抑着剿蝗民众的积极性。一方面蝗神庙在村民心中只能发挥微乎其微的力量;另一方面,虽然民众的意识有所改变,但落后迷信思想仍在他们心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所以部分民众还会把希望寄托于蝗神庙。
3.中共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治蝗与破除迷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冀中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了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和全国人民一道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此期间,除了领导冀中民众进行战争,中国共产党在生产生活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蝗灾,并非一己之力就能解决,在民国初年就有人提出只有官督才能治蝗,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蝗蝻厚集之处,本乡民力不足办之,并可于近乡调集民夫通力合作,限期捕灭。总之,一乡有蝗则合数乡之力以赴之,甚之此县有蝗更可合他县之力以成之。如御洪水如抗流寇而蝗尚有不灭者乎,或调就近陆军以辅民力之不逮而略尽卫民之天职,其成功尤速”。②*《捕蝗非官督不可》,《益世报》1920年6月2日,第3版。
随着蝗神庙信仰功能的不断削弱,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应领导民众打破迷信心理,但又“因为群众没有打蝗的经验,历史上从来没有人领导群众进行过这种斗争”③*地市县档案汇集:《邢西半月剿蝗总结》,河北省档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 520-1-226-1。,因此又不能把蝗神庙现象当做完全的迷信,否则会适得其反,进而引发民众的不满。所以为了动员民众,首先就是在村民中进行宣传教育。一些地区,如中共阜平县委还提出了口号,“紧急总动员,起来打蝗虫!不分你与我,大家一齐干!见一片,打一片,打了你的我也保险!小的省事容易打,大了费劲不好拿!狠心扑灭蝗虫,细心爱护庄稼!整天不歇,一口气消灭!”④*《深县蝗蝻大部捕灭》,《晋察冀日报》1947年7月22日,第2版。。后来深县地区还深入民众进行动员,“用算账的方式,说明我们每人每天打死一千,一百人打死一万个,若成了飞蝗,得吃多少庄稼”⑤*《中共阜平县委为迅速捕灭蝗虫的紧急号召》,《晋察冀日报》1944年6月9日,第1版。。
除动员民众捕蝗之外,还有边区派专员去蝗区视察,实行奖罚制,如1944年,中共太行边区政府为加强领导五、六、七各分区的打蝗运动,特派第二厅刘厅长到蝗区视察。“刘厅长对群众传达边府特发米一百石专奖励林北捕蝗的老乡,希望创造出捕蝗英雄和模范家庭、小组。讲完后,群众打蝗情绪更加高了。”⑥*《加强领导讨蝗——太行边府刘厅长亲到蝗区去视察,群众信心更加高涨》,《晋察冀日报》1944年5月24日,第3版。使民众灭蝗信心更加高涨。
中共冀中抗日根据地坚持民族解放与治蝗破除迷信并举的方针,有效抵御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困,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Analysis of the Temple of Locust Gods in Jizhong Reg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HU Siyao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3, China)
Locust temple mainly offers sacrifices to the gods of insects, it includes the Insects King Temple, Eight Gods Temple, General Liu Meng's Temple. In the 30s and 4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were various kinds of temples of locust gods in Jizhong Region, th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were comparatively common in many ways. This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Japanese invasion to China, the deepening of national crisis, the frequently occurred famine due to crop failures in Jizhong Region and the folk faith.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pheld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doing away with the locusts superstition simultaneously, effectively protected against severe natural disasters, to some extent eased the hardships and consolidated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behind enemy lines,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fight for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sects King Temple; Eight Gods Temple; General Liu Meng's Temple; sacrifice; folk faith
2011-08-25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华北蝗灾危机与对策研究》(09BZS042)
胡思瑶(1987-),女,河北雄县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研究生导师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同乐教授。
K26
A
1008-469X(2011)05-0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