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永富
必须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开创具有缙云特色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缙云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缙云从县情实际出发,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立和实施“生态富民”发展战略,这是缙云“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途径。
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缙云是浙江绿谷、全省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总量都排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86个,17.7%为优良级旅游资源。缙云的品牌在生态、形象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
“十二五”期间,缙云必须进一步树立高品质生态环境就是稀缺要素和重要生产力的理念,以提高缙云发展的“生态含金量”增强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生产力,再造生态新优势。
二是得益于上级的政策支持。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新一轮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提高农民异地转移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丽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在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等方面出台新的政策和机制,都为实现生态“生钱”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眼于扎实的工作基础。2000年以来,缙云县把“生态立县”作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来实施,全面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和节能减排任务,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5.5%,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3个,生态质量位居全国2348个县(市、区)的第37位,全省第14位,初步形成“生态经济日益繁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文化深入人心”的良好局面。这为缙云在“十二五”及今后利用生态优势缓解节能减排压力、扩大发展环境容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扎实基础。
缙云实施“生态富民”战略的重点是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全面启动实施“经营乡村”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以建设全县大景区为依托、以城乡一体化为基础、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特色村落建设和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变山水优势为产业优势。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着眼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综合考虑村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进一步优化中心村和特色村的规划与建设,加快构建“城市为龙头、中心镇和重要集镇为节点、中心村和特色村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突出经营乡村重点。认真研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相关配套政策,更加有效地破解“地怎么来、钱怎么筹、房怎么建、人怎么办”的问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快速壮大以特色种养业、特色林业为支撑的山区特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着眼“村村有特色、乡乡有景点”,以“破坏小、效益好、成本低、带动广”为目标,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为农民转产致富拓展新渠道。
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完善激励政策和投资回报补偿机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现代化,把工业的企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融入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引导和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竞争力。
强化经营措施保障。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宅基地置换、集体林权抵押、户籍管理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大政府服务、金融支持、要素保障力度,强化行政推动,增强工作合力。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缙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必须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发展举措,开创具有缙云特色的科学发展新局面。
着力推进生态“全民化”。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生产力的观念,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文明观。秉承“大生态、大文化、大教育”的理念,形成全民自觉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社会风尚,使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绿色消费等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着力推进生态“标准化”。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或修编缙云生态县建设规划,既要注重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又要注重与相关专项规划相对接,将规划的实施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要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把生态富民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生态富民建设决策咨询、听证制度,切实开展政策环评、规划环评等战略性环评,对可能产生破坏性环境影响的重大决策和重大建设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着力推进生态“项目化”。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政绩”理念,坚持项目先行,推进生态项目化,全面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入实施“生态十大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五个100”工程建设,抓紧实施缙云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工程、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生态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生态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和现代化,加快生态基础设施从初步缓解到基本适应、适度超前的转变,为城乡人居环境生态化创造条件。
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坚持生态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加快转型升级。要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效益型农业,建设一批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高效生态农产品基地。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起以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生态环保型、技术创新型、规模效益型工业体系。要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立足山水和生态优势,以“生态、养生、休闲”为主题,把山区变成风景区。
着力推进生态“城镇化”。要深入研究山区城市发展与山地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山地规划的理念深化城市规划。以构建中等城市、实现撤县建市为目标,以组团城市化发展为模式,以建山水名城、生态新城为定位,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和设计水平,坚持走山水路、打山水牌、建山水城,做好“项目上山、绿色进城”文章,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构建以山为脉、以水为径、文化为魂的群山环绕水穿城、青山碧水绿绵延的城市形态,加快建设特色生态县城,努力形成既有鲜明缙云特色、又有强烈现代气息的城市形象,充分体现特色城市、精品城市、品质城市内涵。
着力推进生态“乡村化”。牢固树立“经营乡村”全新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布局,扎实推进中心村建设和生态农居建设。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继续协调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配套工程建设,重新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各种资源和力量。通过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构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着力推进生态“纯净化”。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更加重视生态屏障建设,积极创建“森林缙云”;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推广普及清洁生产、绿色生产;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标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加快形成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格局。?
着力推进生态“文化化”。强化文化引领,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富民”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挖掘丰富生态文化,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着力促进黄帝文化有形化、婺剧文化产业化、石头文化市场化、影视文化基地化、耕读文化时代化,创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生态内涵的文化精品,开发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生态文化品牌,使缙云逐步成为生态文化大县,提升县域人文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