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平
与其牺牲大量资源环境、人力物力换回不断贬值的美元纸币的高顺差出口,不如尽早转向可持续、进出口贸易相对平衡、更多依赖人力资本积累的稳健增长方式
毫 无疑问,出口导向发展型式给浙江带来了巨大的成功。改革开放30多年,浙江人均GDP从1978年约200美元提高至2010年的8500美元左右,常住人口人均GDP也已经达7400多美元,处在世界银行划定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区间内。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环境资源等一系列因素变化影响,以及要素廉价时代趋于消失,浙江经济越来越掣肘于原有的工业化发展路径,产业升级缓慢、通胀与区域经济虚拟化等问题接踵而至,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浙江的出口推动经济增长型式,成功带领浙江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根据测算,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外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高达40%以上。但是,当前这种对净出口贸易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依赖之深的发展型式,差不多已经使浙江经济掉入了一个“出口陷阱”、“产业陷阱”甚至是“美元陷阱”(国际贸易主要以美元结算),发展极易受全球经济波动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影响。
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贸易顺差的出口导向发展型式,导致了经济增长内在的不稳定性。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浙江经济2009年出现大幅放缓和全年工业名义增长的收缩,经济各项指标增长出现巨大波动,当年一季度出口与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8%、-24%,一季度GDP增长仅3.4%,在进出口基本恢复之后全年GDP增长8.9%;全年月度进口增长最大波幅(月度增长波峰和波谷之差)为98.3个百分点,月度出口增长最大波幅为52.6个百分点,月度工业增长最大波幅高达2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正是浙江这种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贸需求的出口导向发展型式,导致了经济增长的巨大不确定性。可以预见,在未来世界经济或将长期不稳定和需求再次减弱的不确定性背景下,浙江不可避免地将遭受多次冲击。
在这种长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引领下,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很不利的局面,经济增长逐渐滞后全国及各地,经济杠杆化、资产泡沫化、产业低端化空心化,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首先,高贸易顺差依赖伴随着资产泡沫化和通胀倾向日趋严重,财富创造开始向自我实现的虚拟方式演进。大量的贸易盈余、出口创汇形成的货币(年平均1万亿元),在实体经济、工业投资增长疲弱的状况下,大大推高了浙江的平均资产价格水平。2010年,浙江金融业资产规模(银行、证券期货、保险资产规模三者合计)超过7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270%(江苏同一比例不到200%),相比2000年的125%左右翻了一番多。2010年末浙江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占GDP达到172.4%,远高于2007年的129.5%,信贷扩张速度和GDP增长相比明显过快过深,经济杠杆化程度快速提高。如果计算银行承兑汇票、信托产品和民间融资等表外款项,全部信贷占GDP比例将至少超过200%,实际杠杆化程度更高。这种高信贷增长,发生在省内投资日益减少的今天,容易形成区域内资产泡沫和通胀居高不下。
对于一个以制造见长和新型工业化为己任的省份来说,如果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持续长期超过制造业、服务行业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那么经济发展将更倾向于制造泡沫而非实体财富增长。按照浙江省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浙江全省金融行业年平均工资水平达11.3万元,是全省及制造业行业年平均工资水平的4.6倍和3.7倍,与全省行业平均工资绝对差距从2007年的4.2万拉大至目前的8.3万元。可以说,金融业发展已经背离了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甚至已经部分绑架了浙江经济。近年来浙江经济形成了增长越慢、信贷增长越快的一个怪圈。2005-2007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3.8%,信贷年均增长19.0%;2008-201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0.3%,信贷年均增长却高达24.9%。
其次,高贸易顺差依赖导致的另外一个后果是产业缺乏持续升级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形成了产业低端化、空心化局面。以出口为导向的低端产业“路径依赖”长期锁定,省内技术进步也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即“进口——落后——再进口——再落后”的产业技术设备购买利用的恶性循环。以浙江县域经济前三强、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十位的绍兴县为例,全县产业发展长期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印染为主,常住人口以大量蓝领工人和年轻外来劳动力为主,工业结构30年如一日。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2010年拥有5400万常住人口的浙江人均GDP,首次被拥有7800万常住人口、产业持续升级的江苏省超越。可以大致预见,未来浙江GDP总量很可能将进一步落后河南,人均GDP落后于内蒙古,在全国的经济位次进一步下降。而且,由于创新和实体经济投资机会愈来愈缺乏,进一步导致省内投资需求增长弱化,省内资金产业大量投向省外境外,虽然这本身是资本逐利的自然结果,但也是出口路径依赖形成的省内产业投资升级相对滞后的一个反映。
第三,最关键的是,高贸易顺差格局下形成的经济粗放增长方式、资源环境与社会关系紧张,已经不利于浙江可持续发展。有专家学者坦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泛滥等之乱象问题,根本上是因为采取了一种靠资源投入和净出口(出超)拉动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造成了中国大量的总福利损失。浙江也是如此,2010年在所有贸易出超省份中的贸易顺差额最高,比GDP是浙江1.7倍的广东还要多141万美元,大量净出口虽然贡献了一部分地区生产总值,但消耗了大量资源能源、造成了大规模资产泡沫,创业创新能力反而弱化,经济发展活力减弱。长期看政府直接或间接主导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并非持久良策,须在一定阶段一定时期进行及时转换转变。上世纪后期,韩国、日本等东亚经济体,曾经由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改革不及时,导致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并承担了泡沫破裂、经济衰退的严重后果,台湾等地至今未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仍在人均GDP约17000美元上下徘徊。
而且,当前这种发展型式已经严重恶化了收入分配结构和不利于社会稳定。2010年,浙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比重进一步降至38.9%,比2000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比1990年下降了14.1个百分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官民矛盾和劳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两种主要矛盾形式。同时,随着社会结构变动较大、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和大众自身维权意识增强,经济问题开始演变为部分社会问题,社会公共安全处于风险高发期,社会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图表1 2010年浙江贸易盈余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区(%)
现在已经到了转变浙江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发展型式的关键阶段,转型转变越慢,以后付出的代价越高,不如尽早转向可持续、进出口贸易相对平衡、更多依赖人力资本积累的稳健增长方式。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储蓄率的下降,正如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应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拓展内需市场,不断提高消费比例。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注重社会建设、公共服务而非过多参与干预微观经济行为充当“运动员”。
——大力实施贸易自由化战略,减少或退出出口贸易激励措施政策。逐步退出政府主导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以贸易、经济平衡增长促进发展质量和生活水平提升为导向,弱化出口导向,完善资源定价机制,力求实现投资、消费、出口的适度平衡与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呼吁和支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按照汇率、利率和资本管制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近期将有助于改善通胀水平,提高货币真实购买力。虽然这一政策决定权在中央,但地方有必要呼吁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降低对净出口和外部市场需求的依赖,从而达到改善区域贸易不平衡、转变经济增长型式的目的。
——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强化产业投资更新改造,加强民生事业投资,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强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业升级投入,鼓励制造业向品牌、研发两端延伸,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加强省内投入的同时,加快对外投资和项目合作技术引进,反哺本地产业升级。
——加速提升人力资本。作为先发地区的浙江更要加快改变发展型式,力争加快进入以人力资本积累为动力的更高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城市化实质进程,将农民工“完全市民化”,这是未来一大挑战但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年轻的城市劳动力人口增加,也非常有助于解决浙江正在出现的“未富先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