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红
(湖北省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药剂科,湖北 武汉 430083)
抗菌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新品种不断出现,如何安全有效应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住院病历资料完整的抗菌药物处方(每月随机抽取100份)1200份,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调查的1200份处方中,涉及抗菌药物9个大类,以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氨基苷类。见表1。
表1 使用频次前5类的抗菌药物
调查的1200份处方中,包括48个抗菌药物品种,其中头孢曲松的使用频次最高,具体见表2。
表2 抗菌药物使用前5种
1200份处方中,联用两种抗菌药物的414张,占34.50%;联合应用3种抗菌药物的31张,占2.58%;应用1种抗菌药物的755张,占62.92%。不合理联用药物中,有同类药物联用,如氨基苷类同类联用;也有不同种类药物的联用,如氨基苷类与头孢类联用。
1200份处方中,合理用药处方948例,占79.00%;基本合理102 例,占 8.50%;不合理 150 例,占 12.50%。
头孢类药物因抗菌作用强、毒性及过敏反应小而成为临床首选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具有高效、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半衰期长、安全可靠、适合感染的长疗程治疗等优点,故应用频率也较高。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头孢类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喹诺酮类。这与黄国平[1]的报道一致。
联合用药抗菌谱广,可以提高疗效,迅速杀灭病菌。但临床存在盲目联合用药情况,不但会造成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2],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我院二联及以上联合用药主要有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三联用药较分散,以喹诺酮类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为主。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盲目用药:抗菌药物主要用于细菌或部分其他微生物所致的感染,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些疾病有害无益,但有部分医生对上呼吸道等一些病毒感染亦选用抗生素治疗。
用药频次不当:抗菌药物根据药代动力学和抗菌后效应分为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时间依赖型要增加24 h内给药次数,浓度依赖型要给足单次用药剂量,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疗效,我院有用药频次不当的情况。
联合用药不当:主要有配伍禁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合应用[3],同类药物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等。
剂型及选用溶剂不当:临床存在超剂量及与不宜配伍的溶剂配伍使用情况。
可见,抗菌药物在医院使用频率高,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医务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合理用药,保证抗菌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
[1]黄国平.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9,7(9):158-159.
[2]汤素姣,梁志强.基层医院门诊静脉用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5(5):40.
[3]杨 冰.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分析[J].医药导报,2006,25(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