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妇女的支原体感染状况与耐药性分析

2011-07-28 07:16:24石荷英
中国药业 2011年15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生殖道喹诺酮

石荷英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浙江 台州 318020)

支原体中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能独立生活的原核型细胞微生物,为引起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造成女性生殖腔道炎性反应、粘连与阻塞,以致不孕不育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临床常用的四环素、红霉素等传统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致使一些患者久治不愈,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增加了性病的控制难度[2]。笔者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妇产科和不孕不育门诊确诊的不孕症妇女320例设为不孕组,患者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不能生育,排除先天性不孕、排卵障碍、内分泌失调、免疫性疾病以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年龄20~42岁,平均(32.5±7.2)岁。同时随机抽取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正常早孕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 20~43岁,平均(31.8±6.7)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无菌棉球清除宫颈外口分泌物,将无菌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内2 cm,旋转捻转15~30 s,取宫颈壁上分泌物立即放入无菌试管送细菌室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

1.2.2 支原体分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采用广东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物一体化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观察。分别于24 h和48 h记录结果,解脲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培养基生长量不低于104CFU/mL,微孔显红色且澄清分别判断为解脲支原体阳性(UU阳性)或人型支原体阳性(MH阳性)。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药物为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支原体阳性率比较

两组支原体阳性者统计情况见表1。

2.2 不孕组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不孕组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见表2。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的敏感率均大于85%;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其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69.33%;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均低于50%,对交沙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66.26%和 58.28%。

表1 两组妇女支原体阳性率比较[例(%)]

表2 163株支原体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例(%)]

3 讨论

近年来,不孕不育已成为影响已婚夫妇正常生活的主要因素。不孕不育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生物引起生殖道感染是重要原因。在不孕症患者中,支原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曾利等[3]研究发现,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不仅可引起不孕,而且还可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本研究发现,320例不孕妇女支原体阳性率为50.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正常早孕妇女,与国内报道接近[4-5]。由此可见,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把支原体检测列为不孕妇女的常规检测项目,便于尽早查出不孕原因,及时给予相应治疗。目前认为支原体导致女性不孕的机制是,支原体能逃避人体免疫防御机制而长期存在于生殖道,并进入子宫内膜、输卵管黏膜内,引起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造成进行性、不可逆的生殖道病理改变,使输卵管粘连、积水或梗阻而导致不孕。

支原体属原核细胞微生物,无正常的细胞壁结构,凡是破坏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类、万古霉素等对支原体无作用,而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等抑制蛋白质合成或阻止DNA复制的抗生素对其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各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四环素族高度敏感,敏感率均大于85%,与国内外报道一致[6-7]。喹诺酮类药物因无明显肾脏毒性、在泌尿生殖系统中药物浓度高、可口服等优点,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但近年发现,支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迅速上升,且喹诺酮类药物存在明显交叉耐药性。本研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喹诺酮类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大于50%,其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69.33%。故临床医生在得到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前,不宜首选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谭开明等[8]认为,支原体感染治疗宜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中交沙霉素是首选。而本研究发现,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率均偏低,而使用较少的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仍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分析原因可能是近期大环内酯类药物被大量不规范的广泛滥用,从而使支原体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选择性耐药。

可见,支原体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四环素族高度敏感,对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临床上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应常规进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1]陈晓星.100例不孕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及其药敏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3):110.

[2]俞信忠,许 平,曾 艳,等.124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87-888.

[3]曾 利,张傅山,徐莉娟.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妊娠的关系及药物敏感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27 -4128.

[4]韩 茜,李秀荣,于占林,等.不孕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5):121-122.

[5]Zhang W,Wu Y,Yin W,et al.Study of isolation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t Ureaplasma Urelyticum and identification of mutant sites[J].Chin Med J(Engl),2002,115(10):1573.

[6]张鞠玲,曲 芬,崔恩博,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728.

[7]Miller WC,Ford CA,Morris M,et al.Prevalence of chlamydial a gonococcal infections among you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AMA,2004,291(18):2229-2236.

[8]谭开明,王 箭.328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中支原体感染的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235-237.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生殖道喹诺酮
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些内容要清楚
科学导报(2023年77期)2023-11-08 00:27:03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2012—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4期)2016-04-05 12:35:02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