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华
(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杭州 310009)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为0.5% ~3.3%[1],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雾化吸入治疗现已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应用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住院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符合全国儿科防治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2]。治疗组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8岁40例,8~14岁20例。对照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岁27例,8~14岁1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包括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口服美普清等对症处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可必特(2.5 mL/支,含异丙托溴铵0.5 mg,沙丁胺醇3.0 mg,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和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悬浊液,规格为1 mg∶2 mL,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剂量为体重不低于20 kg者予普米克令舒1 mg/次、可必特2.5 mL/次,体重低于20 kg者予普米克令舒0.5 mg/次、可必特1.25 mL/次,均加入2 mL生理盐水中,2次/d,每次15~20 min,疗程3~7 d。
显效:治疗3 d后,临床症状如喘息、气促、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有效:治疗3 d后,喘息、气促、呼吸困难有所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少;无效:治疗3 d后,上述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哮喘的本质是呼吸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气道高反应性,使气道对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刺激产生反应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通气障碍,出现喘鸣和呼吸困难等症状[3]。治疗的关键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气道反应性和抗炎。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有丰富的肾上腺素能β2受体和胆碱能M受体,β2受体与相应的激动剂或胆碱能M受体与其拮抗剂结合而发挥舒缩效应[4]。目前,吸入治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列为首选的治疗方案[5],雾化吸入被广泛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吸入治疗的优点是药物以气雾形式经气道直接到达肺部病变组织,接触面积大,起效迅速,避免了对非病变器官的影响;药物剂量较其他给药途径要少,减少了不良反应,疗效高,使用方便,使症状在短时间缓解。
可必特是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的复方制剂。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上的相同结合部位发生拮抗作用,可降低胆碱能神经兴奋性,起到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胆碱能神经分布密度随气道管径变小而越来越稀疏,所以抗胆碱能药对大、中气道作用显著大于小气道;沙丁胺醇为β2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小气道,特异性地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提高了细胞内环腺苷酸水平,使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增强,平滑肌松弛,肺通气功能改善。因此,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合用可互相弥补,同时降低大、中、小气道平滑肌张力,增加了支气管扩张效果,延长了作用时间。普米克令舒是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气道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雾化吸入后可以较高浓度直接到达病变部位,使呼吸道黏膜直接吸收药物,故起效迅速,有效率高,且所用剂量较小,全身不良反应轻。
综上所述,可必特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给药途径方便,疗效肯定,可避免或减少注射用药及全身应用激素所出现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1.
[2]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4.
[3]袁 壮.小儿哮喘的吸入疗法[J].小儿急救医学,1998,5(4):153.
[4]谢强敏,方理本,张洪泉.哮喘及COPD的新概念及新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5-27.
[5]陈在历.哮喘药物的应用技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