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汤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2011-07-27 12:56傅冠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视神经

傅冠英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广泛损害,出现萎缩变性,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眼底疾病,以视功能损害、视盘苍白和视野相应改变为主要特征,是诸多内障眼病的最终结局〔1〕。临床上根据病因及视盘表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由于视神经受损后组织结构和传导功能的恢复十分困难,故临床治疗相当棘手。笔者于2004年5月~2010年2月采用自拟方补肾益气汤治疗视神经萎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视神经萎缩患者71例(92只眼),均来自本院眼科门诊,随机分为2组。中医治疗组36例(47只眼),男17例,女19例;双眼患病11例,单眼患病25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8.77岁;病程2~49个月,平均15.2个月;视力为3.58±0.28。西医对照组35例(45只眼),男18例,女17例;双眼患病10例,单眼患病25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7.83岁;病程1~43个月,平均14.93个月;视力为3.61±0.24。2组性别、年龄、病因、体征及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视神经脱髓鞘病变。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眼科学》〔1〕、《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和《实用眼科学》〔3〕综合拟定:①单眼或双眼视力逐渐下降,直至不辨人物,甚至不分明暗,无痛痒,外眼轮廓无异常。②眼底检查:视盘色淡或苍白或青淡灰白甚则蜡黄,边界清楚或模糊,血管变细。③视野检查:视野缺损,以向心性缩小为多,亦可有中心暗点,鼻侧缺损,颞侧岛状视野,管状视野,双颞侧偏盲,象限盲等。④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⑤色觉障碍:色觉减退表现为先红后绿顺序,对红色视标最为敏感。⑥视觉诱发电位显示:P波峰时延时或振幅严重下降。

1.3 分组治疗

1.3.1 中医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补肾益气汤治疗。枸杞子 20 g,炙黄芪 20 g,党参 15 g,白术 10 g,山茱萸10 g,密蒙花 15 g,丹参 15 g,苏木 10 g,当归 10 g,白芍 10 g,石菖蒲 10 g,升麻 5 g,柴胡 10 g,炙甘草 5 g。每日1剂,加水400 ml,先武火,后文火,煎至200 ml,共煎3次,兑均匀,分3次服。

1.3.2 西医对照组:①能量合剂(三磷酸腺苷40 mg+辅酶A 100 U+维生素B60.1 g+维生素C 2.0 g+5%葡萄糖500 ml)及维脑路通(维脑路通0.4 g+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维生素B1100 mg 及维生素 B12500μg,肌注,日 1 次。

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待3个疗程结束后1周进行治疗后的各项检查。

1.4 观察指标

以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P-VEP 的 P100潜时为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的各项专科检查均由同一仪器和医师完成。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新药(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自拟。

1.5.1 视力疗效:①显效:视力提高≥4行;②有效:视力提高≥2行,<4行;③无效:视力提高<2行或下降。视力在4.0以下者以0.02为1行。

1.5.2 视野疗效:①显效:MD减小≥8 dB;②有效:MD减小≥4 dB,<8 dB;③无效:MD减小<4 dB或增加。

1.5.3 VEP疗效:①显效:P100潜时缩短≥21 ms;②有效:P100潜时缩短≥3 ms,<21 ms;③无效:P100潜时缩短<3 ms或延长。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6.0和DP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80.9%,好于西医对照组的 5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2组视力疗效比较(眼数,%)

2.2 视野

2.2.1 视野MD值比较:2组治疗后的MD值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医治疗组MD的改善情况好于西医对照组(P<0.05)(表 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视野平均缺损比较 (dB,)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视野平均缺损比较 (dB,)

注:①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②2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中医治疗组 47 9.53±3.28 5.62±1.54① 3.91±2.64②西医对照组 45 9.62±2.63 6.92±1.39① 2.70±1.84

2.2.2 视野疗效比较:中、西医组视野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55.6%,前者疗效好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2组视野疗效比较 (眼数,%)

2.3 VEP

2.3.1 VEP潜时比较:2组治疗后的P100潜时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改善情况好于西医对照组(P<0.05)(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 VEP P100潜时比较 (ms,)

表4 2 组治疗前后 VEP P100潜时比较 (ms,)

注:①各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5;②2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中医治疗组 47 131.20±13.33 111.59±13.57① 19.60±11.88②西医对照组 45 127.60±14.90 118.02±13.99① 9.58±8.85

2.3.2 VEP疗效比较:中、西医组VEP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5%和51.1%,前者疗效好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5)。

表5 2组VEP疗效比较 (眼数,%)

3 讨论

视神经萎缩是指外侧膝状体以前的视神经纤维、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索因各种疾病所致的传导功能障碍〔5〕,该病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和疾病累及并损害视神经后,造成神经纤维丧失及神经胶质增生后的最终结局〔6〕,是致盲眼病中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眼病之一。目前西医药治疗本病多以增强代谢功能、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的药物为主,并配合手术、激素、高压氧及体外反搏等方法,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本病属于中医的“青盲”范畴,主要由目系失于精、气、血的濡养,神光不得发越所致。目为精之所聚,肾主藏精,内应瞳神,肾主骨生髓养脑,脑连目系。肾为先天之本,肾虚精亏无以上承濡目,神光遂没。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以脾胃为后天之本,古人亦有 “治萎独取阳明”之说,调理脾胃即改善气血生化之源,气旺血充,清阳升运达目而明视。《审视瑶函》云:“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清汁,先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目经大成》:“元府出入之路被邪遏抑,不得发此灵明,目虽有,若无矣。”因此,本病责之于肾、脾、肝三脏,以阴血精微不足为本,脉络瘀阻,玄府闭塞为标,当以补肾、益气、健脾、解郁、活血为法,拟方补肾益气汤。

方中重用枸杞子、黄芪为君药,脾肾双补,充养先后二天。党参、白术、山茱萸、密蒙花为臣药,共助君药补益脾肾,益气明目,其中党参,白术补气健脾,合黄芪共治气血之本;山茱萸既可助枸杞子补肾,又能收敛元气,通利九窍,乃行而能补之品;密蒙花为厥阴肝家正药,可以清肝养血明目(《本草经疏》)。丹参、苏木、当归、白芍、石菖蒲、升麻为佐药,丹参、苏木活血祛瘀、涤陈生新;当归养血活血,补肝体,和肝用,补而不滞;白芍配柴胡能疏肝解郁而宣畅气血,配石菖蒲通利玄府以聪耳目;升麻为轻扬升散之品,可奏通关升清之效。柴胡、炙甘草为使药。纵观全方,切中病机,一方之中囊括诸型,标本兼顾,用药精辟,药性平和,既无滋腻碍胃之品,又无温燥伤阴之嫌,适宜久服。

现代药理学〔7〕研究表明:枸杞子、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均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功能,增强干扰素诱生,清除自由基,减轻其对机体组织的破坏,延缓组织衰老,并能增强造血功能,党参还有抗常压下组织细胞及微循环缺血缺氧的作用。丹参、苏木、当归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有利于解除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状态,缓解组织水肿,保留尚存的处于抑制状态下的神经纤维,使其恢复新陈代谢,并促进轴浆运输〔8〕。目前现代医学已逐步认识到视神经萎缩的病人视神经细胞并非都已死亡,大多数是处于受损或抑制状态,当血流改善后,受损神经的生理功能有可能恢复。方中诸药从多个方面促进受损的视神经细胞修复,以提高患者视功能。结果表明,补肾益气汤治疗组在视力、视野、VEP潜时改善方面均好于西医治疗组,显示了中医治疗的优势。

本病一般病程冗长,病情严重,既有局部原因,更有全身因素,病机复杂,治疗困难,中医药治疗多从全局出发,以整体辨证为基础,突出局部辨证特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又能够将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尽早治疗,阻止病变进展,最大程度保持现有视力是目前本病治疗的主要目标,而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上有相当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值得同仁们共同探讨。

[1]李传课.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84-68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3.

[3]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4.

[4]王净净.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237-405.

[5]葛 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3.

[6]韦企平,庄曾渊,高健生,等.成人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和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0,10(3):153.

[7]黄春林,朱晓新.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6-694.

[8]季宇彬.中药复方化学与药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7-552.

猜你喜欢
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视神经
2021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眼科学类期刊主要指标及排名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