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脾大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分析

2011-07-27 09:02祁锡伟刘维静李文锋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36期
关键词:门脉脾脏自体

祁锡伟,刘维静,李文锋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普外科,广东 深圳 518034

脾脏是人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免疫器官,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发展可导致门脉压力升高从而致使脾脏功能亢进发生淤血、肿大[1]。我国肝硬化以乙型肝炎后发生肝硬化为主,为86%左右[2]。目前治疗中以切除肿大的脾脏,解除脾脏对外周血细胞的破坏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为更好地提高肝硬化患者预后免疫功能,我院在传统脾切除治疗基础上联合自体脾移植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肝硬化脾肿大患者共计56 例,其中,男 25 例,女 31 例;年龄 46~69 岁,平均(51.28±5.59)岁。全部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于2000年修订的诊断标准[3]。依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A级33例,B级19例,C级4例。

1.2 方法

术前给予常规护肝、补充蛋白及利尿等治疗,行常规B超、CT、血常规等检查。全部患者均采取经腹脾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操作:将肝素12500 U及庆大霉素16万U充分溶于1000 ml生理盐水中,使配制溶液保持于4℃;切除脾脏后即刻放于上述配制的溶液中。取不低于30%左右的脾脏组织,精细剥离脾包膜后裁剪为2.5 cm×1.5 cm×0.5 cm左右大小的脾脏组织片,总共取20片左右,总重量控制在50~60 g,同样浸于上述含有肝素与庆大霉素的配制溶液中进行漂洗以备用;将大网膜提出并展平,在前层剪孔,把备好的脾脏组织片逐一放入网膜囊之中并逐一固定;将已经移植了脾片的大网膜置于脾窝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促细胞生长素治疗,及时补充血浆、白蛋白及维生素等。

1.3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1年时分别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常规,于术后2年时统计谷丙转氨酶(ALT)复常情况并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肝功能与血常规对比采取样本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ALT复常情况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及血常规结果

术后1年时56例患者肝功能及血常规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 具体数据见表 1。

表1 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表1 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术前术后1年t值P值检测时间 TBil(μmol/L)24.76±6.1219.91±7.812.8510<0.01 ALB(g/L)32.13±5.2936.70±4.873.0449<0.01 WBC(×109/L)3.53±1.487.75±3.655.7623<0.01 PLT(×109/L)51.24±6.47132.90±7.5744.1464<0.01

2.2 谷丙转氨酶复常情况

术后2年时56例患者均获回访。术后2年时患者复常情况显著优于术前(P<0.01)。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谷丙转氨酶复常情况比较[n(%)]

3 讨论

20世纪末便有学者指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手术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主要应以肝的实质储备功能、病毒状态以及是否发生严重合并症作为决定性因素[4]。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4%左右,然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仅为14%左右。肝癌与肝功能衰竭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肝癌患者中绝大多数均伴有严重的肝硬化,部分同时伴有脾功能亢进[5-7]。HBV复制已经被证实为肝硬化恶化以及致死的最主要因素,将其与病毒载量偏低的患者进行对比,病毒载量偏高的患者进展为肝内肿瘤转移或者中、重度肝损伤的可能性更大。

本组患者经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治疗,2年的生存率为100%,其中部分患者的肝脏形态已经恢复至正常大小范围。肝硬化发生时脾脏参与了肝细胞的炎症及肝硬化发展。非手术治疗肝硬化脾亢进的疗效较差[8-10]。脾切除术可有效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因此,采取脾切除术可有效减轻肝硬化病情。在肝萎缩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的肝脏通过本次手术治疗其形态基本恢复至正常大小,这可能与脾切除术后肝脏的炎症减轻、血供改善、营养状况改善,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具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贲门周围的血管离断及食管下段血管的阻断增加了门静脉血流量,使得门静脉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促进了肝细胞的再生有关。

由于单纯脾切除后可明显减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本次治疗中我院结合了自体脾移植术,在脾切除术的基础上更好地遵循了保脾原则进行治疗,从而明显提高了本组患者术后2年时的远期疗效。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后2年内可有效减缓肝硬化病情的进展,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血小板、血白细胞恢复正常,为进一步的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纤维化治疗取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单纯脾切除术后患者易出疲劳、上呼吸道感染甚至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等并发症。然而由于移植了自体脾片组织,有效地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促进了肝功能的改善。

[1]俞幼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变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4):400-401.

[2]孙高斌,沈东海,马波,等.肝硬化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95-196.

[3]党双锁,王顺达,王文俊,等.肝炎肝硬化脾肿大患者脾切除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J].肝脏,2010,15(4):251-253.

[4]宋朝阳.脾切除术对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93-94.

[5]张永山,潘光明.肝癌合并肝硬化脾亢同期行肝脾联合切除2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50-51.

[6]朱爱霞,王梅.联合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血压症6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88-1689.

[7]施莉.肝硬化85例病因分析及并发症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90.

[8]俞曦,丁洁.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联合切除术的护理[J].现代医学,2010,38(6):676-678.

[9]平慧.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再出血25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49-50.

[10]孙秀英.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介入栓塞术45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12-1813.

猜你喜欢
门脉脾脏自体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