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2011-07-26 06:42李凤娜
教育艺术 2011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有效性过程

李凤娜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时常听到学生向老师诉说:“老师,我学政治很认真,怎么成绩总是难以提高?”也有的老师感慨:“我工作很努力,备课、上课、辅导学生花的时间比别人还要多,讲的内容与别人差不多,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如别人?”这些反映即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问题。其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学生学得是否辛苦,老师教得多或少,而在于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有无进步或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略有收获。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她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老师。”政治课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而且抽象,晦涩难懂,难让学生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热爱而非冷漠的情感,进而想学、乐学、会学。比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采用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的视频材料,要求学生围绕材料谈谈“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学生都参与到对材料的讨论中。在发言环节,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他们的发言中,可知他们对材料已经理解和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准确把握。假如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产生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只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不同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氛围和行为方式。传统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是居高临下,具有绝对权威。学生规规矩矩,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而非主动状态,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效率低下。现代师生关系则倡导以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合作、和谐、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政治课堂教学要重视师生交往,强调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每当我接手新的班级时,通常都要对我的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和师生平等教育,告诉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过去学习成绩如何,现在起点都是一样的。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假如你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进步,则是老师最感欣慰的。”这样既有利于消除部分学生因成绩不佳而不愿学的心理障碍,从而树立学习信心,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因畏惧老师而产生的紧张情绪,继而轻松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并不多,怎么办呢?为此,我们经常激励学生,告诉他们课堂上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和感觉,并告诉他们即使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不知道才需要学;因为我们不能够完全理解才需要学,才需要老师啊!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因担心说错而遭老师批评的疑虑,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正因为如此,不少学生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办公室,与我们共同探讨问题,也才有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总是希望学生了解更多,生怕学生不懂而讲授过多,挤占了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使学生获益少、效率低。为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促进者,把话语权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方面采用目标学习指导法,使学生达到“微观在握”的境界;另一方面,运用纲要浓缩指导法,借助知识结构图,浓缩学习内容,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方便学生记忆与复习,极大地提高复习效率。比如:政治常识中经常出现运用国家制度知识分析政府作为的依据,围绕“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四个点构成的一条线来分析则不会遗漏得分点;分析大国关系时围绕“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外交政策以及国家的对外职能”这三个点构成的一条线进行分析也非常省时,等等。如此学习,既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达到“宏观在胸”的境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有效性。

综上所述,上好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新课标,力求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组织教学,注重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创新精神,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并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

(作者单位 河北巨鹿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有效性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