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燕,谢庆玲,甄 宏,唐晓燕,陈远华,韦玉华
喘息是儿科常见病症,雾化吸入治疗是缓解此症状最快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雾化吸入技术掌握及配合的欠缺是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差以及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本院儿科2009年6月—2010年9月对6岁~14岁喘息儿童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疾病知识认知、心理和行为等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症状缓解程度、肺功能改善情况、吸入方式接受认可程度及治疗依从性,以了解护理干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有喘息症状(呼气延长、呼气性哮鸣音)或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重新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②年龄6岁~14岁,能完成雾化吸入治疗及配合肺功能检查。
1.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小儿肺炎;②支气管异物;③先天性气管畸形;④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喉喘鸣、儿童心源性哮喘;⑤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患儿不能接受专业护士指导,不予以配合或配合中断或家属不愿参与者;⑥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
1.1.3 分组 把100例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 29例,女 21例;轻度喘息(据雾化前肺功能呼气流量峰值判定)24例,中度喘息18例,重度喘息8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轻度喘息27例,中度喘息16例,重度喘息7例。患儿就诊时皆有喘息症状(呼气延长,呼气性哮鸣音)。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和治疗前呼吸、心率、喘息持续时间及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雾化吸入药物及装置 按医嘱将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爱全乐(异丙托溴胺溶液)、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悬液)加生理盐水至4 mL注入PARI LL喷雾器,接上口含器后与通电空气压缩泵的空气导管相连接,空气压缩泵、喷雾器为德国百瑞公司生产。肺功能仪为德国JEAGER公司的Master-Screen IOS。
1.2.2 雾化吸入的护理 两组患儿按医嘱给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照组接受雾化前口含含嘴、吞咽唾液等常规指导,并告知雾化完成大致时间,自行完成雾化吸入过程。实验组整个吸入过程由专科人员陪护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①疾病治疗知识认知,即雾化前向患儿和家长进行喘息诱因、症状、发作持续后果和第一时间用药和用药方式、雾化方式选择、雾化治疗疗效优于全身用药及正确吸入对药物疗效的重要性。②心理干预,即针对多数喘息患儿的家长对喘息病症的认识不足及紧张、焦虑等,专科人员运用同情、理解、安慰、鼓励等不同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儿及其家长以积极态度和良好情绪对待疾病,缓解负性情绪。③行为干预,即雾化前示范雾化含嘴正确含接、吸入治疗中正确“呼吸”动作(口含含嘴深慢吸入气雾※稍屏气1 s~2 s※用鼻慢呼气或嘱患儿吞咽)及正确握持雾化罐。雾化过程中及时纠正不正确吸入方法和呼吸模式及吞咽动作的配合。
1.2.3 临床观察指标 ①吸入治疗前后20 min各进行1次呼吸、心率、三凹征、哮鸣音及肺功能[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呼气峰流量(PEF)]检查;②喘息症状评分(喘息减轻计1分,喘息明显减轻计2分,喘息完全消失计 3分);③评价患儿接受程度(患儿完全不配合且无法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计0分,患儿配合不良且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不顺利计1分,患儿配合良好且雾化吸入治疗过程顺利计2分);④观察记录药物不良反应;⑤治疗完成后对患儿进行接受雾化治疗的意愿、舒适程度、自我疗效和家属接受雾化治疗意愿的评价,均按递进式程度即差、稍好、好、较好、最好分别计 1分、2分、3分、4分、5分。 ⑥依从性,依从是指按医嘱治疗72 h以上。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
实验组46例依从吸入治疗(依从雾化医嘱72 h以上),对照组1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44,P<0.01);实验组每次雾化持续时间12.0 min±1.3 min,对照组15.3 min±2.7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9,P<0.01)。家属接受雾化治疗的意愿得分4.8分±0.4分,对照组为3.5分±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3,P<0.01)。两组治疗前后其他各项指标变化见表1~表3。
表1 两组吸入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变化比较 /min
表2 两组患儿接受雾化治疗的意愿、舒适程度、自我疗效、喘息症状、接受程度总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吸入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临床上广泛应用空气压缩泵射流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M受体阻滞剂爱全乐、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作为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和改善肺功能的首选治疗药物。家长认为输液、口服等全身用药的传统治疗疗效好的思想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对于雾化吸入局部治疗持怀疑与不信任心理,尤其对激素更加恐惧;学龄期儿童由于喘息发作引起的身体不适、误学、运动受限及家属误工给予的责备、不良情绪也会加重患儿病情。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快速缓解喘息症状的局部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关键问题。
临床中已着手从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1]的护理干预来达到治疗依从性提高和改善病人及家属生活质量的目的。雾化吸入效果与吸入技术掌握关系密切,学龄期儿童模仿力强,但缺乏一定的持续性、忍耐力,雾化吸入过程中会发生某些偏差和问题。因此,雾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可达到维持雾化吸入过程的正确性,确保药液足量、有效吸入,达到快速缓解病情、提高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改善肺功能的目的。
从疾病有关知识认知和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及减轻负性情绪发生的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2,3]。雾化过程中病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吸入方式会降低药物的利用率,而有效的行为干预对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医嘱的顺从率有明显的作用(P<0.01)[4],可提高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雾化过程中通过及时纠正和处理雾化过程中出现不当体位、连续咳嗽、唾液较多等问题,以维持患儿雾化吸入全程的正确性,能显著提高喘息儿童雾化吸入的效果和吸入治疗依从性[5,6]。本课题实验组雾化全程中由专科人员对患儿进行个体化雾化知识认知、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吸入技术、体位指导、制订治疗计划等),增加吸入过程中患儿的兴趣感,使患儿轻松愉快地主动接受吸入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为以后的雾化吸入提供基础,达到主动治疗的目的,避免被动或强迫治疗引起的负性情绪。结果显示,患儿喘息症状和肺功能改善程度、家属和患儿心理评价、治疗方式认可程度、治疗依从性及雾化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其中4例吸入治疗的不依从均为外地病人,由于本组均为学龄期儿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为患儿和家属节约了宝贵时间,从而满足了家属误工和小孩误学减少的内心需求,达到了家属、病人、医务人员三者共同期盼的目的。
对喘息儿童雾化全程中进行知识认知、心理疏导、行为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依从性。说明雾化吸入过程中进行持续护理干预对规范雾化吸入管理非常重要,它能提高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影响患儿今后治疗,在医院社会效益占主要及倡导人性化优质服务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 赵秀荣,高桂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9B):1809-1810.
[2] 宋旭红,卢莉,李大雨,等.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个性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05,19(12B):2642-2644.
[3] 刘海霞,李永春,宁雪飞,等.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哮喘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9,24(2):106-108.
[4] 李泽勋,荣梅.行为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医嘱顺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3):205-206.
[5] 杨红叶,胡琼燕,黄小芳,等.学龄期喘息儿童雾化吸入全程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8-10.
[6] 黎建梅,王桂兰,刘彩霞.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喘息的干预作用[J].全科护理,2010,8(12B):3284-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