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平
安哥拉工程本格拉铁路全长1 344 km,为铁路大修工程。线路所经地段的地貌为比耶高原,地形呈波浪形起伏,地面高程一般在1 200.0 m~1 900.0 m之间。线路经过安哥拉最大的水系宽扎河,并在多处穿越纵多一般性河流。沿线属热带高原气候,全年共分两季,5月~9月为旱季。降水量分配不均衡,集中在雨季,旱季几乎无雨。沿线表层分布第四系冲积的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粉细砂、中粗砂和砾砂等。
粉砂土是介于细砂和粉土之间的素土[1],具有较大的内摩阻力,因而其强度较高。水稳定性好、透水性强、沉陷快、饱水易压实、毛细水上升高度小,是一种良好的填筑路基材料。但砂土作为填筑材料,干时松散,对于水流冲刷及风蚀影响较大。试验段所用粉砂土填料来自1号土场,相关工程性质如表1所示,颗粒分析试验如表2所示。根据相关资料,1号土场的砂土属于粘土质砂。
表1 土的物理性能指标
表2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
根据我单位在安哥拉工程的施工经验,确定采用基床顶层包边30 cm,路基加宽25 cm,粉砂土+废弃道碴护坡+部分A组填料(顶层包边施工时多余的填料),其横断面形式如图1所示,基床表层30 cm设计要求压实度为95%以上,以下部分为91%以上。试验段为DK1333+500~DK1334+500,每50 m为一个试验段落。
图1 路基结构施工断面图
粉砂土的颗粒非常细,具有水分散失比较快且水不易下渗的特点。如果每一层填土太厚,经洒水后水分会分布不均,特别是高温季节,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经洒水路段的土层底部水分仍然是自然含水量,而上部填土基本上已经干了。由于本格拉铁路为大修工程,一般路基填高为50 cm~80 cm,根据图2的试验结果,在相同含水率、相同碾压条件下得出的不同摊铺厚度与压实度的关系,确定粉砂路基最佳松铺厚度在35 cm~45 cm之间。故砂芯部分和顶部包边土的填筑均按照一层来松铺。由于前期清除旧道碴时,基床道碴板结部分没有收集,沿线路分布在路基两侧,填砂施工与路基加宽包边部分同时施工,一并压实。在粉砂土和A组填料结合部分±5 cm充分搅拌压实。
图2 不同松铺厚度压实试验结果
安哥拉一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两种气候交替出现,雨季每天都有2场~3场雷阵雨,瞬时雨量极大,对路基施工影响极大。旱季气温高、日照强烈、路基水分散失严重。针对这种极端气候,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路基在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压实。
3.3.1 旱季相关措施
针对旱季的特点,主要是深挖,由于本标段地下水位较高,粉砂土含水量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试验数据及试验段相关经验,在相同摊铺厚度情况下,摊铺整平时比最佳含水量高出3%~4%,得到的最大压实度见图3。
图3 不同含水率压实试验结果
由于旱季日照强烈,水分散失较快,粉砂土压实后表层会出现3 cm~5 cm的浮土,我部利用安哥拉旱季空气湿度大的特点,等第二天路基表层含水量增大时直接压实,在中午日照增强之前尽快施工上部包边土。
3.3.2 雨季相关措施
雨季期间土场粉砂土含水量均高出最佳含水量6%~10%。雨季路基施工进展非常缓慢,为加快施工进度,在下雨间隙正常上土、摊铺,但不碾压,对于摊平后的路基水分充分蒸发,下雨前采用8 m×50 m彩条布覆盖,保证含水量不受降雨影响,等2 d后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施工。同时碾压成型的砂芯部分路基用彩条布再覆盖1 d后,尽快施工包边土部分,施工一段彩条布去除一段。
施工机械为YZ20D,性能指标见表3,在粉砂土含水量符合要求后,由图4可以看出在振动压路机碾压初期,各压实厚度土体的压实度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主要原因是土体在碾压之前呈松散状态,空隙比较大,且土颗粒间的空隙多数由空气来填充。
在振动压路机的作用下,土颗粒开始错动,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空隙中的空气被挤出,土颗粒出现填充现象。即较小颗粒填充大颗粒组成的空隙,水分填充较小颗粒的空隙,从而达到土体被压密的效果,压实度增大,抗剪强度增大。
在碾压超过6遍之后,压实度呈下降趋势,同时粉砂表面变得松散。同时,根据四个路基断面测得试验结果(见图5),路肩处的压实度低于路基中线的压实度,主要原因分析为路基加宽部分的混合料在强震作用下强度降低,导致路肩处砂芯填料向外侧滑移,导致压实度降低。所以路肩部分碾压时多开弱震或静压,避免强震扰动。
根据试验确定碾压施工工艺: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平,采用20 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粉砂土的碾压(静压)。静压2遍,开弱震振动2遍,强震1遍、静压1遍。
表3 振动压路机工作参数
图4 30 cm,40 cm摊铺厚度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
图5 相同碾压遍数下路基中线与路肩的压实度对比
路基基床顶层30 cm采用包砂土施工,选用合格的A组填料,先填砂芯后填包边粘土的施工方法允许粘土层的施工滞后于砂土层,砂土层的施工不受粘土层的制约,所以其工作面可比粘土层超前30 m~50 m,成型砂芯部分路基采用彩条布覆盖,防止表层水分散失。
粘土层的摊铺应适当比设计加宽10 cm~15 cm,然后进行粘土层的压实,压实合格后,依照粘土层内侧设计边线对粘土层的内侧削坡(坡比1∶1.5),将削去的粘土堆在边上作为路基加宽部分的填料与旧道碴混合使用。顶层包边土的摊铺、碾压与国内基本类似。
由于砂土与粘土在土质、力学性质各项技术指标上的差异,在施工中砂土与粘土的具体操作及各项控制指标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砂土与粘土结合部位的压实度控制便成了施工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工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决定对砂土结合部位±5 cm范围采取搅拌掺水泥改良处理,粉砂土、A组填料、2%水泥充分搅拌后洒水压实。从试验段完成情况来看,砂芯和顶层包边土结合良好,无分层现象。压实度也满足要求。
加宽部分的填料为混合料,主要组成为废弃道碴+少量粉砂土+一部分A组填料。粉砂土与旧道碴为原来路基板结部分,原有路基基床为粉砂土填筑,几十年来基床表层与部分道碴严重板结,清表清碴时没有收集,沿线堆放在路基两侧。砂芯填筑时,加宽部分同步施工,同步洒水碾压,使路基形成一个整体。顶层包边土施工时,用装载机把混合填料填筑在加宽部分,宽度控制在30 cm以内,然后顶层包边土上土,摊铺、碾压,与路基形成一体。经过雨季的检验,加宽部分路基没有发生明显的水毁,边坡完整。施工中要注意土与砂分层的同步性,并保证土、砂分界线明确,必要时人工整理交界处,严防混杂[4]。
1)包砂土路基工艺复杂、工序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很强,应提前计划安排,合理调度使用机械。控制好含水率及压实度,尤其是砂、土结合部位是关键。在土壤含水量大的地区和多雨季节采用包砂土工艺,不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能节约时间,缩短工期,节省施工费用[5]。
2)含水量控制难度极大,特别是在雨季,含水量过大导致晾晒时间比较长,同时,雨季每天的雷阵雨对摊铺好的路基保护也是一个重点。旱季主要是水分散失大,含水量损失较快,经常是一摊铺好,马上表层就有3 cm~5 cm的浮土。洒水碾压效果不佳,只能等第二天早上碾压。一般来说,在旱季施工含水量高出最佳含水率3%~4%,压实效果最好。雨季时与最佳含水率相同或者接近就可达到最大压实。
3)雨季路基冲刷问题,试验段中有100 m路基加宽部分用粉砂土填筑起来,与砂芯同步施工,经过雨季发现,冲刷严重,粉砂土流失严重,局部路基塌陷。粉砂土本身压实后经过雨季旱季交替作用,压实度下降,表层松散,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1] 王 峰,程培峰,王立军,等.粉砂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施工工艺研究[J].中外公路,2010,30(3):42-44.
[2] 王春龙,杜 彤.浅析砂土填筑路基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4):97-99.
[3] 贾桓相.高速公路填砂路堤的施工与压实检测[J].路基工程,2000(4):50-52.
[4] 李保华.高速公路工程土包砂路基的施工[J].建筑施工,2006,28(4):316-318.
[5] 高思民.高速公路包砂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路基工程, 2006(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