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斌斌
从无人问津到风生水起
——访航空工业档案馆馆长计红胜
■ 吴斌斌
计红胜说,档案事业如青山流水,虽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在普世观念中,档案馆连同图书馆、博物馆一类的工作,恰如摇椅上的闲适行业,冷板凳上的平淡日子。2008年前的整个中航工业档案工作也是如此,常处于“阳光难以照射到的角落一隅”。
2008年1月,中国一航领导独辟蹊径,选中了档案馆作为第一家通过竞聘产生一把手的企事业单位,由此奠定了档案馆风生水起的第一步。5月14日,经过激烈角逐,曾在原中国一航办公厅从事政研、新闻工作9年的计红胜走马上任。档案馆的老员工们没想到,中航工业的领导们没想到,中航工业的档案事业从此开始全速启航。
在就职演说中,计红胜曾经许下诺言:“在我的任期内,大家会比现在有一个好收入、好心情、好氛围。”这一许诺曾被友人评价为“要求很高”。然而正是以这一诺言为激励,他亲自跑项目、跑政策,跑资金,让航空工业档案事业从此风风火火。
他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向上渗透、向外拓展、向下延伸,档案馆党支部两次被中航工业经济院评为“优秀党支部”,一次被评为集团公司百个“先进基层党组织”;档案馆开天辟地的获得国家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投入;他潜心定战略、立规矩、带队伍,档案馆的发展战略逐渐清晰,规章制度逐步健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航空工业档案事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计馆长,其实您到档案馆之前在业内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办公厅9年政研、新闻工作让您积淀了很多经验。您能否介绍一下,当初您到档案馆任职的情况?
计红胜:我是1993年3月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档案馆工作的,1996年担任馆长助理。1999年从档案馆调到办公厅。2008年,老馆长退休,集团公司首次将成员单位一把手职位面向北京地区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公开竞聘。
上任伊始档案馆的矛盾多、困难大、收入少。档案馆是航空工业在北京地区告状信最多的两个单位之一;矛盾突出,内部员工之间几乎很少沟通,党支部八年没有发展党员;观念落后,我通过与中层以上干部交流,发现“人还是那些人,观念也还是那些观念,与9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很不合理,老同志多,大专生多,领导家属多,员工收入偏低,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矛盾困难重重,员工情绪不稳,工作阻力很大。
上任前,林左鸣总经理送我一句话“档案馆基础太弱,带好队伍”。上任时,顾惠忠副总经理、王荣阳副秘书长以及人力资源部、办公厅领导亲自送我到档案馆。领导的信任和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底气。
“谋事之道,成事之基。”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我亲自登门拜访档案馆历任老馆长,向他们求取真经;用10天时间与6个处室的处长谈心,了解档案馆的现状;从2008年6月起,我和同事们一起下基层,搞调研,跑遍东北、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省的21个中航工业下属单位档案部门,掌握第一手资料。
记者:这三年来,我们看到您正在将“冷板凳坐热”,干得“风生水起”,在行业管理上也具有相当位势,请问您是如何实现转变的?
计红胜:关于个人的转变,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从总部到基层的转变。从办公厅到档案馆,好比视角从“俯视”变为“仰视”。有时为了争取到一些经费、办公条件甚至以集团公司名义发文,堂堂七尺男儿,也要点头哈腰,拱手作揖,个中滋味,原来在总部很难体味。第二是从热门到冷门的转变。新闻工作是在聚光灯下,最耀眼的“前沿阵地”,日常工作联系的人也多,有时一天会接到百十个电话和短信;而来档案馆后,人称“清水衙门”,有时一天也接不到一个电话。第三是从执行层向决策层的转变。以前是注重倾听和执行,现在则需要谋划和决策。不仅要考虑在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要考虑离退休职工的福利和稳定。这三大转变,推动着我积极调整思路和工作方略。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努力,档案馆无论是在行业地位,还是在内部建设方面;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员工收入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记者:您就任后对工作重心如何界定?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计红胜:一直以来,档案部门都以默默无闻著称,我强调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努力实现档案工作的“两同”、“五变”。“两同”即档案工作与时代发展同向,与航空工业发展同步;“五变”即工作理念由“关起门来搞档案”向“开开门来搞服务”转变,工作重点由档案实体管理为主向档案数字管理为主转变,发展方式由自我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变,角色定位由档案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转变,部门地位由三线部门向二线部门转变。
过去,航空档案馆在档案系统内有较大的影响,三次荣获“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然而在集团内部的知名度并不高。为此,我提出了“三向运动”:即“向上渗透、向外拓展、向下延伸”。在这一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提出了强化两种职能(行业管理和档案实体管理);突出三个重点(重点工程与重点型号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紧紧抓好四力(创新力、发展力、影响力和经营力)的工作方略。
“向上渗透”就是向集团总部渗透,我们要的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偏安一隅,而是争取集团总部更多的理解和帮助。我们在集团总部举办了“崇高的事业——航空工业档案宣传周图片展”,让更多的同仁了解我们;开展档案知识竞赛,印发档案宣传彩页,通过三元桥的大屏幕播放档案法律、法规;创办《航空工业档案通讯》,让档案工作信息传遍集团的每个角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左鸣总经理在百忙之中,先后三次对档案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对全行业5000多名档案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向外拓展”就是加大与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国资委以及中央企业的沟通与联系。2008年,我代表100多家中央企业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介绍经验;2009年,我代表中央企业在中央企业档案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航空工业档案工作在央企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我作为中国档案学会企业档案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了2008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2010年和2011年,还在新疆、广东组织召开了全国企业档案工作学术年会。
“向下延伸”是指积极向下属企事业单位延伸。我们组织22个检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十一五”航空档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召开航空工业第九次档案工作会议,对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的领导干部及档案部门突出贡献个人进行表彰;在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的基础上,召开九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总结表彰大会;开展数字档案馆试点建设评定验收,组织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场交流会;召开航空工业档案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展了多层次的档案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
记者:您来到档案馆之后打开了全新的局面,请您介绍一下,档案馆三年来的发展战略以及历程?
计红胜:常言道:“战无常例,兵无成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管理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关键是如何做到融会贯通。我认真研究过国内知名企业家如张瑞敏、任正非、王石、柳传志的管理之道,结合实际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并将其归纳为“定战略、立规矩、带队伍”。
在定战略方面,我认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当前”。2008年8月集团公司重组整合后,开始构建“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三级管理架构。2009年4月,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军事工业专业档案馆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各军工专业档案馆既是国家专业档案馆,也是集团公司档案馆。为了适应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需要,2010年初我们提出了“构建档案工作新体系,打造国家专业档案馆”的发展愿景和强化两种职能,突出三个重点,紧紧抓好四力的工作方针。在认真总结以往档案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档案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了《航空工业档案馆“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规划》,争取在“十二五”末,将航空工业档案馆建成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中航工业档案管理机构,以及馆藏丰富,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先进的国家专业档案馆。
在立规矩方面,我们在行业档案工作制度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以航空档案馆为统领,以10多个地区协作组和航空工业档案学会分会为纽带,以各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为支撑的覆盖全行业的航空工业档案工作网络体系。编辑了《航空工业档案工作文件汇编》,收录47项行业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档案馆内部管理制度,制订中心组学习制度、绩效考核、教育培训、考勤、出差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形成《内部制度汇编》。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在带队伍方面,我上任后,加快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针对航空档案馆员工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的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干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专业结构单一的窘境,我们内挖潜力,外拓视野,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一是给老同志提供舞台。聘任3位50多岁的老同志担任馆长助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二是扩大选人用人视野,发挥中层干部的骨干作用。从北京地区引进20名管理、档案、信息、财务方面的人才,其中有7名硕士生;对7位处长进行调整,择优聘任,使其平均年龄降低了10岁。三是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输送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组部、国资委、集团公司挂职锻炼。鼓励年轻同志参加人大硕士生班及中航工业经济院的骨干培训班。通过重塑档案馆的DNA,给想干事的人以舞台,能干事的人以空间,干成事的人以奖赏,不干事的人以挤压。加大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分配档次,采用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月、季、年度考核予以兑现。设立馆长特别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即时奖励。为中层以上干部购买《左手领导力、右手执行力》、《做最好的中层》等书籍,为全体员工购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
记者:您认为档案馆目前的工作重点有哪些方面?并将如何开展?
计红胜:档案馆目前的工作重点我认为不外乎“发展、创新、和谐”这三个方面。
发展是档案馆的第一要务。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我们通过召开年度档案工作会议和五年一次的档案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深入开展航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验收,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2009年成立重大项目档案处,从源头上介入重点型号(重大项目)档案管理。2010年成立直属档案处,与中航工业航空装备、飞机、发动机、直升机等12家直属单位签订档案工作服务协议,实施有偿服务。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全面铺开”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路,在全行业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与金航数码公司续签航空兰台档案管理软件合作开发协议。编辑出版《中国航空工业概览》等书籍。经过努力,成为中国航空史编修工作的支撑单位。多方争取,档案馆获得了国防科工局几千万的基础条件建设资金投入,这些将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是一个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报社转基因,我们要蝶变。用创新的理念引领档案工作,提出档案工作的“两同五变”的发展思路;用创新的方法提升档案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用创新的队伍保障档案工作,培养一批档案专业的领军人物。2010年开展“三学习”活动,向全国先进重钢档案馆学习,向军队先进解放军档案馆学习,向基层先进沈飞档案馆学习。2011年开展“三交流”活动,与航天档案馆、山东省档案馆、总装备部档案馆双向交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构建和谐方面,我们承诺每年为员工办五件实事,为在职职工两次制作工作服,为全体员工涨工资;每年组织员工赴外地游览;开展体验式拓展培训;举办健康养生讲座;为员工购买读书卡、生日卡、电影卡和洗衣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出国考察,安排普通员工国内培训;按照建设一流办公室的要求,更新所有办公桌椅;通过多种途径,争取上级单位经费支持;拓宽渠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组织开展摄影比赛和春节联谊活动;开展“请进来、传出去”活动、“情系西部”爱心助学活动、“热爱航空、献身航空”主题教育活动、“学党史、健步走”活动;组织庆中秋、迎国庆、度重阳老干部团聚活动,为退休人员举办欢送仪式等,真真正正地在档案馆内部营造“风清气正、和谐阳光”的氛围。
记者:您如何总结自己在档案馆这三年来的工作?
计红胜:三年下来,酸甜苦辣皆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三年来的努力终有收获,这是我最欣慰的。遇到烦心事时,曾经自己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家属楼下彻夜徘徊、抽烟,几近崩溃的边缘;我想这样的日子或许还会有。但是看到员工们快乐成长,看到档案馆蒸蒸日上,看到档案事业欣欣向荣,我想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有道是“青山无墨千年画,流水无弦万古琴”。档案事业犹如青山流水,虽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我坚信。
《中国航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