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人类学家梅尔文·科恩特指出:“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与非同龄人交往的倾向”,“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以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因此,开展混龄游戏活动,鼓励不同年龄间的幼儿进行相互交往,对儿童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案例一:混龄美术游戏《关在笼子里的动物》
本次游戏是要求小班的孩子练习大胆有力地画横线和竖线,中班的孩子能根据图形想象添画,使之成为完整的动物形象。在中班孩子带动下,中班及小班的孩子共同感受绘画活动的趣味性,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活动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们互相大带小结对后先商量活动内容,然后由大孩子来画动物,再鼓励并帮助小孩子完成笼子的绘画。
活动开始不久,贾岚晴姐姐和徐志鸿弟弟这一对小朋友的交流活动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只听见贾岚晴姐姐说:“你说要画兔子的,看姐姐先画兔子,你看我怎么画哦。”弟弟点了点头,真的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姐姐画完后开始指点弟弟来画笼子,只见姐姐用手在纸上做着示范,示意弟弟从纸的这一头画到另一头,弟弟有点胆小,怕画错,抖抖索索不敢画,姐姐一把扶住弟弟的手,手把手教起来,说:“这样,对,从左往右,大胆些,好,很好。”然后她放手给弟弟画了。在姐姐的鼓励下,弟弟也成功完成了,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评析:
在混龄游戏中,老师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幼儿置身于没有恐惧感、没有紧张情绪和防备心理的环境之中,使师生之间、伙伴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平等友爱的融洽关系,支持孩子的求异和探索、鼓励创造,使幼儿享受自己做主的乐趣。
从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无疑贾岚晴姐姐和徐志鸿弟弟这一对小朋友在活动中得到了各自不同的提高。贾岚晴姐姐在示范与教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徐志鸿弟弟,相比老师的指导,姐姐的耐心指导更有助于他减轻心理压力,减少犯错的心理负担,在轻松愉快的相互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这正是大带小混龄游戏的精彩之处。
案例二:混龄美术游戏活动(快乐的折纸活动)
本次活动要求小班幼儿能在中班哥哥姐姐带领下学习折纸,并互助、学习,共同发展动手动脑能力,感受与哥哥姐姐一起学习的快乐。活动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几样简单的有图示的折纸,而且基本是中班孩子会折的。本次游戏主要是让中班的孩子教会小班弟弟妹妹们看图折纸。
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商量讨论起来,只见吴梦琦姐姐在和余佳烨妹妹友好地商量着:姐姐说:“你想学哪一样?”妹妹说:“这几个我都喜欢的。”姐姐说:“不好都喜欢,只能选一样,要做好了一样才能做另一样的。”妹妹说:“还是折扇子吧,我喜欢小扇子。”姐姐找出扇子的图,告诉妹妹哪里是对折,那里是往里折,等等。妹妹不耐烦地说:“我知道的,我来折吧。”妹妹抢着折了起来,但不一会儿,扇子就折得不像样子了。姐姐耐心地说:“要角对角,边对边抹平,看姐姐的。”妹妹看到姐姐折出了漂亮的扇子,也开始耐心地跟着姐姐学了起来……
等到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妹妹已经折了三把扇子,而且显然一把比一把好了。
评析:
1.提供适宜的材料,帮助孩子更好地活动。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鼓励者,要具有对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敏感性,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正确把握指导的“度”,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就近发展区给孩子创造条件、提供环境,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主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提供的都是大孩子会的材料,这给他们做小老师增加了自信心,同时也帮助大孩子们以自己的出色能力赢得了弟弟妹妹的尊重。
2.观察孩子的游戏情况,放手让幼儿自己处理、协商,指导隐蔽性。以积极鼓励的态度让孩子在相互交流、摩擦中发展,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混龄游戏带来的快乐,产生积极的游戏体验。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吴梦琦姐姐是一位非常有耐心有爱心的姐姐,她对自己充满自信,也非常尊重比她小的妹妹,在妹妹发出“我知道,我会的”这种藐视她的言语和行为后,她能放手让妹妹先去尝试一下,最后以自己的完美作品来吸引妹妹跟她学,成功教会了妹妹,使妹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告诉妹妹不论何时,做何事都要谦虚,不骄傲。而妹妹,也在姐姐的榜样作用下纠正了自己自大、自傲的心理,谦虚、耐心地向姐姐学习,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从姐姐身上学到了对待弟弟妹妹要有耐心。
案例三:混龄体育游戏《玩长凳》
本次游戏要求通过玩长凳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及灵敏性、平衡性。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大、小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帮助,培养幼儿勇敢大胆的良好品质及对运动的兴趣。因为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要求孩子们要互相合作。
活动开始,在长凳面前,大孩子和小孩子都在商量探索怎么玩这个长凳。然后大孩子一个一个都走了一遍,再让小孩子去走。突然,我发现张振轩弟弟搀着张帅哥哥在走长凳,嘴里还念叨着:“不怕,有我保护你。”在弟弟的鼓励下,哥哥成功走了过去,两个人高兴地跳了起来,又去走第二次了。
我及时表扬了他们,鼓励其他小朋友要互相帮助,不光是哥哥姐姐要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同样也可以帮助哥哥姐姐。这样一来,小孩子可神气了,纷纷表示要帮助哥哥姐姐。在最后“过桥”的游戏中,由于李富豪哥哥要挑战最难的桥遇到了困难,费扬弟弟始终在边上鼓励他、保护他,最后个个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兄弟两人高兴地拉着手又蹦又跳。
评析: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一说到混龄,老师关注最多的是大孩子带好小孩子,大孩子要教小孩子,对小孩子的要求则是听哥哥姐姐的话。使哥哥姐姐的保护欲不断增长,弟弟妹妹则认为自己应该处于被保护的地步。而其实,大孩子也有被保护的需要,小孩子也渴望能保护别人。在这次活动中,张振轩就充分显示出了他保护别人的欲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教师及时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对其给予了适时、有效的指导。
事实证明,大孩子在弟弟妹妹的鼓励支持下,更敢于探索、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小班幼儿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成功感,在以往游戏中一直处于被保护、被关爱的地位,在今天的游戏中也能体现对哥哥姐姐的关爱与帮助,使小班孩子生成了成就感,保护了孩子的强者欲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小老师”。而且在哥哥姐姐的榜样的作用下,小班的孩子更加坚强,胆子变大了,各种运动能力如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提高了。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因此,要开展混龄游戏,鼓励不同年龄间的幼儿进行相互交往,让小年龄的孩子从与大年龄孩子的接触过程中学到大孩子身上好的优良品质,促进小孩子良好心理的形成。
我们通过一学期的混龄游戏的开展及以上的案例,总结出小班孩子在混龄游戏中的三大收获:愉悦——尊重——自豪。即小班孩子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能以愉快、宽松的心境学习、懂得尊重他人、感受到帮助他人的自豪感。与此同时,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情感、学习态度、与人交往、心理承受能力及良好的心态上都有了较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