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省非
(作者系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
『楹联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问题』,这个主题对于中国楹联界, 具有根本性、战略性。 全国各级楹联组织,就是为楹联文化的传承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 对于楹联组织来说,就是要生命不息,传承不止。搞好传承,有很多工作要做,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起码要注重下列各点:
全世界的文化丰富多彩,但唯独只有中华文化五千年一脉相通,从未间断。 其中的奥妙, 就是有一条传承纽带连绵不绝,有一根接力棒世代相交。 中华楹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有楹联之日起,就是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这是中国这个『家』的一项传家宝。 对此,我们要百倍珍惜,并将其传承给下一代。 不仅如此,还要高瞻远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今后的世代相传多做些有益工作。 对于各级楹联组织来说, 首先要有传承意识,要把传承的口号叫得响响的。 人们常说,要有使命感,什么是使命? 传承楹联文化就是使命,而且是最高使命。 我们要心往传承上想,劲往传承上使。 楹联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到宏观,小到微观,从根本上说,都与传承相关,都是传承的需要。 具体工作有千条线,传承就是穿那千条线的一根针。 从工作方法上讲,如果有什么『纲』的话,那各项具体工作是『目』,而传承就是『纲』。 所以,各级楹联组织要高度自觉地把传承列入学会工作纲领,以传承楹联文化统领各项工作。
传承楹联文化,不是光靠嘴上说说而已,有些事需要公权力的介入和支持。 如楹联教育进入中小学,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楹联进入旅游景区,需要旅游、园林部门的支持,楹联进入寺观,需要宗教部门的支持,建设楹联文化县市,需要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等等。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 运城市将民间团体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的经验,不仅是一般的工作经验,而且是传承楹联文化的根本经验。 湖北省大冶市市长在支持创建楹联文化城市时说,『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钱给钱。 』这就是支持传承楹联文化的高明领导。 要使其安排到政府议事日程,包括运城在内的各地经验, 最关键的是靠『挤』,要将楹联文化传承下去,在『挤』的时候就要把脑袋低下来,把『挤』变为『求』,通过『求』达到『挤』。
汉字、汉语是楹联文化的基因。 中华文化之所以五千年传承不断,归根结蒂是得益于汉字、汉语传承教育。 科举制时代,为了适应考试的需要,在教授四书五经的过程中,就穿插着对仗句、声律文的训练。改革开放后的头些年,写楹联和格律诗最多的地方是湖南和湖北,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的私塾学堂一直延续到一九五零年。 我在读四书时,先生就教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古四声的『平上去入』也是从先生教的『家贾嫁甲』那里学到的。 这时期私塾先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作用。实际上对儿童的这种灌输,就是很管用的传承,这种『管用』管了半个多世纪。 如果今天的中小学生也能受到楹联知识的基础教育, 他们不仅是传承的接受者, 等到了这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和退休之后,又会成为传承者。 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就会使中华楹联文化代代有传人。
这个题目, 是化自于二零一零年九月一日《报刊文摘》转载的《世界新闻报》『文化传承要融入庶民生活』的文章。所摘内容讲的是日本俳句在日本的传承。 如有俳人协会、俳句杂志、俳句文学馆,各大报刊文化版专设俳句栏, 一些家庭常有父子共做俳句的情景,许多景点甚至街头、乡村设有俳句投信箱,有的地方还有俳句屋,同茶道、 花道一样, 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生活中,代代相传。 俳句在日本传承的经验,不正是我们需要借鉴的传承楹联文化的经验吗! 楹联文化,既是高雅文化,又是最大众化的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无事不可以写楹联,无处不可以用楹联。 这种特性,有利于传承。楹联文化的传承,不像有些文学样式只能在少数人的圈子里传承, 而是可以传承到千家万户。 人民大众文化生活需要楹联,就是传承楹联文化的根本动力。从目的上看, 我们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大众对楹联文化的需要, 同时就在战略上满足了楹联文化传承的需要。
传承的对象是人, 传承的载体是人,也即传承的受体是人, 传承的主体还是人。传承传承,最根本的是要有传承的人。北方有的省份, 前些年写楹联的人比较少,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会写楹联的人日益增加,这得力于一些骨干传薪播火。 骨干的『星星之火』可以起到燎原的作用。河东楹联一百单八将,就是运城地区传承楹联文化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培养骨干人才的途径很多, 如开展楹联艺术讲座、举办楹联创作研讨班、实行函授教学、开展征联大赛,等等,这些都可以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发现人才。 随着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最广泛、最快捷培养楹联人才的现代化手段。网上不仅有大量的古今楹联可供鉴赏,而且有大量的词汇可供对仗选择,并且还可以指出对仗不工之处。 网络是比私塾先生更先进的先生。我们要运用和调动各种手段,培养更多的写联高手,使他们成为传承楹联文化的中坚力量。
各种文化的传承,既要有软件,也要有硬件,把软的文化变为文化的硬件,可以传承得更久远。 汉字的传承,先有甲骨文,接着又有铜铸文、石刻文。 秦始皇统一文字,命李斯作小篆,至今两千多年过去了, 我们还可以在泰山看到当年的碑刻。 没有甲骨文就不知道商代的文字是什么样子; 没有青铜铭文,就不知道周代的文字是什么样子,没有泰山石刻,就不知道小篆是什么样子; 没有各种石刻拓本, 就不知道历代文字和书家的字体是什么样子。 可见,软文化的硬件化,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多么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在创建楹联文化县市的活动中,各地都很注重硬件建设。 有鉴于历代文字传承的经验, 建议多搞一些像南昌市『水联宫』那样的石刻工程。 这是最形象的传承、 最久远的传承。 我们这一代人, 应该争取给后人多留下一些像金石文那样的楹联作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为『物质传承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