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茂
赵树理文学馆位于山西晋城市区南端凤城路西侧,地处原流碑亭公园山顶正中心。她占地20.1亩,建筑面积5380平方米,设计容纳了晋东南民居风格的特色。从近处看,淡黄色的砖,青色的瓦,又有南方建筑的典雅秀丽之美。从远处看,整体建筑地势居高,气势威严,又有中国北方建筑雄浑壮观的特点。
1、纪念碑:碑文内容阐述了赵树理生前的主要文学成就,以及修建文学馆的重要意义。
2、文魂石:采自太行深山,颜色天然淡黄,独自成形,纹理清晰,石质坚硬,外观奇特,太行山人把这种岩石称作青石岩。文学馆用这块奇石做“文魂”寓意是深刻的。
其一,喻超然脱俗,品质高雅之意,是文学馆的一种精神象征。
其二、岩石像一只雄狮傲然站立,凝视前方,代表晋城市的文学艺术事业争先创新,不断蓬勃发展。
其三、从正面看这块岩石像一颗巨大的山药蛋。山药蛋是晋东南地区农田耐旱耐寒、产量最高、农民最喜欢食用的一种农产品。因为赵树理生前所写的作品反映的是农村生活,被称为“山药蛋派”的开山鼻祖,所以用这种岩石标志做“文魂”,也是为了纪念赵树理先生和他创建的山药蛋文学流派。
3、门楼:门楼又叫过厅,是过去晋东南民居中一种代表家族门第的建筑样式,它前有隐壁,后迎大门,顶部横楣镶嵌有古今结合的木雕刻花,给文学馆的木雕工艺赋予了内容。正中央是“鲤鱼跳龙门”,左边是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为赵树理作品的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观察研究中写出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右边是赵树理为河北省永年县西调剧团题的词:
从革命实践中脱胎换骨;
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
其余为吉祥图案。在过厅的两侧是山西省文联主席、书法家李才旺先生撰书的楹联:
赵树理铁笔圣手,万象楼颖出才隽;
文曲星盛年华章,十里店陨落霜秋。
《万象楼》和《十里店》是赵树理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作者1942年在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工作时,赴黎城实地考察后,第一次写的以离卦道为背景,反对封建迷信的现代戏,他非常珍惜这部作品。后者是作者1963年写的反映干部特殊化和官僚主义的作品,排演成上党戏剧演出后被禁演,遭到了批判。赵树理曾感慨地说:我老赵的戏是:
生于《万象楼》;
死于《十里店》!
此联巧妙地把赵树理一代文学宗师的辉煌和之后坎坷的人生经历写了出来。
在过厅背面的横楣中间雕刻的三幅图分别是“松、竹、梅”岁寒三友。最右边的是书圣王羲之喂鹅的故事,最左边是诗仙李白饮酒吟诗的画面。
文学馆正门:在正门上方有集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笔体组成的“赵树理文学馆”六个大字。正门两侧悬挂的由晋城市文联副主席、作家田澍中先生撰,山西省美协副主席、晋城市文联副主席、书画家贾大一先生书写的楹联:
仰观俯察,赵公峻德光日月;
游目骋怀,文学馆所壮山河。
全联高度地赞扬了赵树理光照日月的人文品德和文学馆气壮山河的恢弘气势。
赵树理文学馆分为A区和B区。
A区为赵树理雕像、多功能会议厅、《太行文学》编辑部、晋城市文联及各协会办公区。B区主要为书画、摄影和赵树理生平事迹展厅。
赵树理塑像:在院子中心是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的花圃,正中央是高3.5米,用花岗岩雕刻的沉稳庄重、栩栩如生的赵树理石像。赵树理大师端坐在那里,右手举着烟斗,双目凝视前方,仿佛在酝酿着一个重大作品的构思,他的双膝上放着件大衣,右腿旁放着一顶农民常用的旧草帽。赵树理塑像是整个文学馆的核心,也是晋城市弘扬赵树理精神的品牌。
B区正门:正门两侧是曾任山西省文化厅厅长的成葆德先生撰书的楹联:
铁笔书变迁、李有才板话;
圣手写翻身、小二黑结婚。
作者用嵌名法把赵树理的成名代表作《李有才板话》和《小二黑结婚》以及《李家庄变迁》融入楹联中,展示了赵树理创作的主要文学成就,赞誉了赵树理是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圣手。但此联平仄欠工,有暇疵。
正面的主展厅是赵树理生平展。
门匾、楹联:在进入大厅的门楣上悬挂着著名书法家、山西省书协副主席、晋城市书协主席李慧英女士书写的“赵树理生平展”横匾。正门两侧是山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晋城市诗词学会会长柏扶疏先生撰书的楹联:
持长松气节,言立金声玉振;
领一代风骚,文成碧海霞光。
这副楹联的上联赞颂了赵树理为人正直的气节和敢于说真话为民请命的坚韧品格;下联赞颂了一代大师创立了一个文学流派——山药蛋派,并暗喻赵树理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传名海内外的成果。
在文学馆的西侧门挂着一副由柏扶疏先生撰、晋煤集团书法家李海宗先生书的楹联:
太行无言,峭壁千秋垂树理;
天下有幸,人民世代读斯文。
上联说太行山像无言丰碑记载着赵树理的事迹;下联说人民大众喜欢赵树理的作品,并要世代研读赵树理一类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章。
赵树理文学馆凝聚了晋城市的文艺精华,具有独领风骚的文化品味。
(048400山西省高平市康乐街税苑小区2-1-301)
图为赵树理文学馆部分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