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河南省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2011-07-04 01:12焦红强
今传媒 2011年6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

焦红强

摘要: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介信息先天“把关”不足,后天监控缺位,以至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这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1000余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能力、媒介分析能力、媒介信息评估能力、媒介使用参与能力5个方面,调查获得了河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推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介时;大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38-03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杂志等传统媒介之外,是以互联网、手机为通讯平台的新媒介形式的扩张。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占30.7%)。[1]这其中大学生更是学生网民的主力。

新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环境、获取各种知识的新平台。但是,新媒介环境和传统媒介环境是有着巨大差异的。在新媒介环境中,传播者可以是一个管理严密的媒介组织,可以是一个商业性的传播机构,可以是众多网友参与构建的社区,还可以是一个普通网民的网站或博客。传播者本身就不一定具备信息传播的基本知识,在信息的“把关”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新媒介的个体性、信息的海量性、信息的易得性、信息交流的便利性,都是原有媒介控制手段所无能为力的。信息量太大让人无所适从,信息互相抵触让人真假难辨,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突出。因此,新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河南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过程

为了用实证方法更确切地掌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2010年9月到12月,笔者从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理解能力、媒介内容分析能力、媒介评估批判能力、媒介使用和参与能力这五个层面,对河南省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开封、郑州、新乡、洛阳、南阳5所城市的大学生。采取随机问卷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71份,有效问卷957份。其中大一学生占52.25%,大二学生占38.37%,大三学生占4.84%,大四学生占3.54%;男生占56.48%,女生占43.52%;理工类学生占42.45%,文科类学生占57.55%。

为了更深入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本次调查还采取了座谈形式,分6次召开小型座谈会,调查学生100余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论述

(一)媒介接触情况

在“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介(可多选)题目”中(如图1),显示高达74.4%的学生把网络作为自己接触最多的媒介,其次是电视和书籍,而传统三大媒介中的广播、报纸的接触非常少。由此,我们基本上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媒介在高校校园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介。

图1

在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调查上,同样可以印证网络媒介对大学生巨大的影响力。调查显示(如图2),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已达61.6%,上网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占26.3%,甚至有4.9%的学生上网时间超过了5个小时。按照有关专家的研究,每周上网超过35小时即被认为具有网瘾。

图2

(二)媒介认知理解能力

在我国,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受党和政府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的核心力量。因此,我国的大众传媒特别强调其政治属性,不允许国外资本介入。对于这一点大学生知道的不多。在“你认为外国资本是否可以在中国独立兴办新闻媒体”一题中,只有32.3%的大学生选择“不可以”, 16.9%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甚至有35.8%的大学生选择了“可以”,另外15.0%的学生没有作回答。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媒介政治意识薄弱,不了解我国媒介的政治属性。

对商业搜索引擎的认识上,多数人不明白其商业第一的属性。在“您认为百度搜索结果如何排序”的问题中,知道百度是以“广告费用”高低进行结果排序的仅有15.3%(图3)。可见,多数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不深刻,对其商业属性认识不够,或者没有认真考虑过。这种现象在“谷歌欲退出中国市场”事件上也有反映。有不少学生因为对“谷歌”搜索信息的方便性、依赖性等原因,而对中国政府批判“谷歌”不遵守中国的法律产生抵触情绪。

中国的媒介(除部分新兴网络媒介外)虽都是国有事业单位,但其经营上早已步入市场化轨道,走上了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其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在“中国媒介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什么”的调查中,仍然有近40%的学生不了解这个情况(图4)。

图4

对于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上,多数学生都正确选择出1~3条。在“您认为大众媒介具有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的题目中,笔者按照“四功能说”给出了选项,多数同学都明白“传承文化”、“提供娱乐”的功能,而对于其他两个功能的认识相对较少,认可“社会协调”功能的学生占57.8%,认可“监测环境”功能的仅有32.9%。这说明学生对大众媒介功能的认识还处于自我经验判断上,没有理论指导。

在媒介对客观世界的重构性上,多数学生有一定认识。在“您认为新闻媒介报道的新闻和客观的事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的题目中,仅有3.1%认为是“完全一样”,48.2%的学生认为“基本一样”,35.2%的学生认为“有些相似”,12.0%的学生认为“差别很大”,1.5%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同”。

(三)媒介内容分析能力

为了考察大学生对媒介客观性的认知,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差别时,您更相信哪个媒体”(图5)。

图5

由图5可知,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选择相信电视,其次为报纸和网络,而广播和杂志的可信度最低。虽然不同的媒介在客观性的表现上有不同优势,电视通过声画结合使观众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因此虏获了大多数观众的心。但是眼见未必为实,电视也并不能完整地记录客观事实。电视节目也是要经过记者的选取拍摄、编辑的画面处理、总编的修改等多个“把关人”的筛选,最后播放出的是带有媒介视角的新闻事件。更有甚者,电视有时会利用其画面的表现力这一优势误导受众。对此,美国学者斯坦利•J•巴伦曾举例说:“1994年ABC记者考柯易•罗伯特紧裹在厚重的冬衣里,似乎是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站在国会山发来的报道,而实际上她当时是在华盛顿附近的摄影棚里,她的‘身临其境是用电脑数码技术制造出来的。”[2]在我国,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新闻报道也是例证。[3]另外,报纸因为其理性媒介的特点,认可度较高也属于正常;网络媒介虽然鱼龙混杂,但因为其“把关人”多元性,很多时候可以传播小道消息,揭露事实真相,因此也受到大学生的认可。

为了更具体地考察大学生对媒介客观性的认识,笔者又设置了这样一道题:“以下媒介所发布的信息,您认为可信的是”。在笔者所列举的6类媒介中,大学生对中央一级广播电视的认可最高,与他们对这些媒介的接触时间长,电视媒介声画具备、真实感强的性质有关;其次是新华网、人民网等传统媒介的网络延伸,这些媒介把关严格,可信度高,选择这些媒介无疑是比较科学的。而新兴的网络门户网站,因为其交互性强、信息多元,在学生中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大学生比较崇尚BBS论坛、网络社区等媒介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他们对这些媒介也有一定信任度,认为有些时候敢讲真话。

图6

对信息来源(包括作者和新闻来源)的分析是媒介内容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笔者的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图6)。关注媒介信息来源可以从另一方面确保内容的可信性和权威性,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对媒介内容的正确分辨。

(四)媒介评估批判能力

为了调查大学生对媒介的评价,笔者设计了“您认为媒介对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的题目。结果显示,仅有4.5%的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自己没什么影响,95.5%的人都认为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且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媒介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传播观念,使他们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对于媒介负面信息的影响上,笔者做了两方面的调查。在“您认为媒介中的暴力、色情等消极内容造成的后果有”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媒介负面信息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仅有6.7%的学生认为对社会的影响不大。然而在“您认为媒介中的暴力、色情等消极内容对自己是否有影响”的调查中(图7),却有90%以上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影响不大,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媒介中负面信息的受害者,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对负面信息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这说明他们对媒介负面信息的危害性认识上缺乏理性判断。

图7

(五)媒介使用和参与能力

在“您在使用媒介时能否主动选择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有效利用”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会“会留意媒介相关报道”(37.9%)或“会主动查询媒介相关信息”(45.6%),说明学生的媒介使用意识是非常强的。

在“您认为自己在大众媒介面前是一个主动的影响者或参与者”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主动”和“比较主动”的学生占到了42.5%,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媒介参与意识积极。而认为“比较被动”和“不知道”的比例为56.8%,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对参与媒介活动感到茫然,不知该如何做。

在大学生与媒介互动的调查上,结果不能让人满意。虽然多数学生都表示与媒介进行过互动,但是互动的层次较低,深度互动并不多见。多是如网站留言、短信竞猜、广播点歌等形式的互动,不能体现大学生应有的媒介参与能力。而像投稿、热线电话等更积极的互动并不多(图8)。值得注意的是,有34.0%的学生表示从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媒介互动。

图8

三、调查结论与媒介素养教育建议

(一)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5个方面的调查,我们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媒介接触时间较长,尤其是对网络媒介的接触时间长,平均超过20小时每周,在高校校园新媒介的影响已经超过传统媒介;大学生的媒介知识相对贫乏,多为自发学习、零散获取,多数学生尚没有系统的媒介知识储备;大学生的媒介鉴别能力较差,对媒介的政治属性、运作机制等方面不甚了解,对不同媒介的特点也没有深入思考;大学生对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没有成熟的、深刻的认识,对媒介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较弱,认识较为感性,对媒介信息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仅凭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大学生参与媒介的形式比较初级,尚处于自发的状态,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自觉状态,参与的方式不多。

(二)媒介素养教育建议

在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各国不仅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而且已经把这些理论转变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行动。一些大众传媒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已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并逐渐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在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已经结合自身的国情,开始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新媒介不断发展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网络舆情、网络道德、网络有害信息、网络不良舆论导向等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多,主要还是强调有关部门强化管理,基本上还是以“堵”为主要手段。实际上,网络也是一种媒介平台,构建良好的网络媒介运行体制,离不开广大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但遗憾的是,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还没有被社会认可,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行动还无从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以首先行动起来:第一,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当作一块“试验田”,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理论研究的空间,为政府开展全民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第二,做好媒介素养教育宣传发动,增强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影响力,从而为其他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示范作用;第三,利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发动大学生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社团组织,深入农村、社区、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直接推动全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统计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百度文库,2010(7).

[2] (美)斯坦利•J•巴伦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志安.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OL].http:// learning.sohu. com/20041213/n223464947.shtml,2004-12-01.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