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视阈中的新闻求新与求真

2011-06-30 03:48米丽娟
新闻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信息量求真真实性

米丽娟

摘要:信息论中的“熵”和“冗余”是对系统不稳定性和稳定性的度量;而新闻学申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是对新闻的不稳定性和稳定性的描述。两组概念有着必然的关联性,信息论中“熵”和“冗余”的概念对应新闻学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新闻真实性程度越高,冗余信息(可预测信息)越多,新信息含量越低。传播价值越小:熵值越高越新鲜,不确定性越强,传播价值越大。信息包括新闻,信息论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信息论视阈中新闻求真与求新的冲突是由“冗余”和“熵”的对立决定的。所以,新闻求真是在“变”中求“稳”,新闻求新是“稳”中求“变”。

关键词:信息论“熵”和“冗余”新闻“求新”与“求真”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新闻信息的本质特征是“新”和“真”,二者与生俱来的冲突形成新闻实践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新闻必须求新,否则就不是“新”闻,此外还必须求真,否则新闻就没有价值。事实在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就被传播,这样产生的新闻肯定是“新”的,但这种新闻却不一定“真”。“新”在于一瞬间。而“真”在于过程,二者显然对立统一,瞬间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过程由无数个瞬间连缀而成。

一、“折”与“真”的辩证关系

只有“新”的事实才算得上新闻,但这并不是说新闻只要新就行了。它必须真实存在。所以,“新”和“真”对立统一于“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不可或缺的两大基本属性。不过,相比之下,“真”对新闻来说是第二性的,因为人们在传播之初不一定能够确认传播的东西就是“真”的。比如每年评出的十大虚假新闻,大都是在传播之后才被证明是假的,但它仍然被当作新闻而传播了。“真”对于新闻来说是第二性的,还在于:并非只有新闻才“真”,文学也求真。历史也求真,哲学还是要求真,但只有新闻才对“新”有非常特别的要求,求“此时此刻”、当下鲜活的真,新鲜性是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时效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的灵魂”,新闻的“新”和“真”是不可分的,但在实践中,“求真”与“求新”却形成新闻实践的一对内部矛盾,新闻事业就是在求真与求新的不断冲突和化解中前进。

二、信息论中的“熵”与“冗余”

1.熵——平均信息量(entropy)的不可预测性

熵“是对随机度的一种测量。熵是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在信息理论中,它与一个人在组织信息时选择自由度的大小有关。”不可预测的信息是人们想知道的信息。传播中熵值越高信息量也越大。精心组织的信息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选择性低,熵或信息量也很低,在传播过程中被丢失的部分很容易被接收者补充。随机性强的信息组织性低,根本不可能组织和根本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的熵值很大,信息量也很大,很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种事件带给人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新信息。

2.冗余(redundancy)的可预测性

冗余与熵相反。是一种对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测量,冗余是由符号使用的控制规则构成的,在传播过程中对作为个体的传播者而言这些因素通常属于不可抗力。信息发送者无法自由选择。比如一则新闻报道中的介词、连词等虚词和套话等,尽管没有信息量,但陈述新闻时必须用,这是由语言本质、使用惯例和语法规则决定的。冗余越多的信息越不能成为人们想知道的信息,信息中的冗余如果被遗漏,也不会减少传播的信息量,但会影响接收的效果,干扰人们对想知道的信息的接收,所以。传播者经常通过重复等手段,比如反复播放重要新闻,重复新闻中的关键词,这样尽管增加了冗余,但却达到增加传播系统效力的目的。

三、两组概念的关联性

信息论中的“熵”和“冗余”是对系统不稳定性和稳定性的度量,分别对应新闻学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新闻真实性程度越高,冗余信息(可预测信息)越多,新信息含量越低,传播价值越小;熵值越高越新鲜。不确定性越强,传播价值越大。所以,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经常以猎奇为手段,传播一些是是而非、耸人听闻的内容,使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新闻求真与新闻求新产生冲突。也就是说确证“真实”的信息就不是“新”的信息。就没有新闻价值,有的新闻一旦确认为真,新闻就变成了旧闻,只有简单的新闻在报道的同时就可以确定为真,不需要时间来证实。求新和求真在同一时刻达到统一。新闻求真是将人们头脑中对客观事实的认识用符号模拟后呈现于媒介的过程,一般来说,新闻是从求新到求真,先求新后求真。新闻求“新”是起码准则,新闻求“真”是最高目标。

李彬意识到了新闻求“真”与求“新”的冲突,只不过没有明确表述,他称之为新闻的阴阳两极——“新近”与“事实”。陈力丹也对这个问题有所涉及,他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一段话:“等到事实完全清楚了,报道的价值也就没多少了。因而新闻报道通常要随着事实发生的过程同步或相对同步。新闻时效和新闻真实性的矛盾是通过马克思所说的‘报纸的有机运动解决的。”接着他引用马克思在谈到报道一个地区人民生活贫困时说的一段话。尽管这段话对论述“求真”与“求新”之间的关系显得有些囫囵。但却客观地陈述了“求真”的过程:“一个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肌体中的一小部分,他在这个肌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选择一定的职能。譬如,一个人多描写些他和人民来往时人民的贫困状况所给他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譬如历史学家。就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感情丰富的人就描写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就研究消灭贫困所必须采取的办法。而且这个总的问题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决;从地方范围,从整个国家范围等等。这样。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陈力丹认为这里谈到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是指报社中熟悉这方面的记者。这段话是针对复杂新闻事实而言,并未阐明报纸有机运动过程,更遑论“报纸的有机运动”怎样解决“求真”与“求新”的冲突,只是说全部事实的真相是通过报纸的有机运动而显现的,新闻求真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在此,笔者想从信息论角度来考察冲突是如何产生的,进而探讨如何通过报纸的有机运动揭示真相并解决“求新”与“求真”的冲突。事实真相在媒介持续不断的有机运动中逐步显现,“求真”是从部分到全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传播对象的“事实”的“熵”不断降低,真相(冗余)逐渐提高。“熵(ennlopy)体现的是一种随意性,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缺乏组织的表现。一个完全处于‘熵的状态是不可预测的。由于我们所处的大多数状态部分地或并非完全不可预测,因此‘熵是一个变量。简而言之,熵值越高,其组织程度和预测性就越

低。所谓‘信息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不确定性或者熵的测量。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在一个完全可以预测的条件下就没有任何信息可育,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负熵。“把信息视为减少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号的数量。”新闻报道按一定的方式对事件进行陈述,句子的结构和词汇的组织都有一定的规律,形成特定的语言风格,具备起码媒介素养的公众能够通过千篇一律的新闻格式预测相当一部分新闻的内容。比如时政报道,不必逐字细读也能知道导语是什么,五个w之后,要么概括形势,要么点明政策,要么阐明意义,要么列席嘉宾。其中不少人们熟知的套话、空话在信息论上被称为过剩信息(redundancy),但在新闻报道中又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的语言本身又包含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人们永远都无法以百分之百精确地来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做出预测,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吸引人们对一则新闻逐字逐句地阅读下去,甚至吸引人们关注新闻的后续报道。新闻具有的适度过剩信息使得人们在解码相对容易的同时也拥有编码的充分自由,这种过剩信息源于语法所给定的语言的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规则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让使用某种语言的人能够根据已知的部分猜出未知的部分,新闻的专业性也使报道形成特定模式,由此造成的冗余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新闻。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每日平均传播量最大的英文传播中的平均过剩信息量为50%左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过剩信息并非没有必要,相反,它以人们习惯的方式传输新奇信息,削弱了人们接受的障碍,对人们接受新信息起铺垫作用,如果一则新闻以完全陌生的词汇出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传播,它很可能遭到受众的强烈抵制,猎奇走到极端可能适得其反,不但吸引不了注意力,反而扑灭受众对信息的基本兴趣。过剩信息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强化人们对重要信息的接受,无论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套话,还是完会同义的反复,都是为了加深人们对陌生信息的领会和记忆。“实际上,过剩信息弥补了噪音带来的负作用。噪音扭曲了、屏蔽了甚至代替了信号,过剩信息使得接收者能够纠正错误的信息或者填补丢失的信息。”在新闻传播中,真实的信息即确定的。可预测的,真实性越强,redundancy越高,信息量越小,也就是说,越是确定无疑的真实的东西,传播价值就越小,不可预测的“熵”反而使传播价值提高。新闻传播从无序到有序的嬗变过程是一个从熵值增加到负熵增加、从系统的非平衡态到平衡态。或者简单点说从信息量的递增到递减的过程。

四、信息论视阈中求新与求真的冲突及其化解

人们熟知的新闻达氏定义。其实是《纽约太阳报》主编达纳手下的编辑博加特所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鲜性”、“反常性”被不少新闻学者当作新闻的首要特征和新闻价值不可或缺的要素,新闻从业实践中。逸闻趣事很容易被记者的新闻眼发现,并得到受众的喜爱。达氏定义表明:人们用天生的游戏心态在打量周围世界,新闻往往在这种心态中产生。这种心态能够恰到好处地化解信息冲突,使置身其中的传媒人走出伦理困境,使他们顺理成章地在符号间游戏,在游戏中求真。

从熵到冗余的变化就是新闻从求新到求真的过程,这种转变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它表明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充满了戏剧式的冲突和转折。求新与求真从最初的对立走向最终的和解,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认知科学提供了化解信息冲突的方法。那就是反复验证,“求真”与“求新”在验证中逐渐达到完美、和谐和统一。认知的一般过程是: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验证的是经过这一复杂过程而得到的结论。而新闻报道并不只报结论,它关注整个过程。一般人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西方传播学实验帮助人们走出新闻真实的认识误区,明白“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的道理。“如果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感觉与表象。对于我们来说,乃是现实的第一信号,具体的信号。那么语言,特别首先是那种从言语器官达到大脑皮质的动觉刺激物,乃是第二信号,即信号的信号。它是现实的抽象化,它可以加以概括,它组成了那种附加的。即为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思维——人类在周围世界及其本身之间的高级的定向工具。”关于第二信号的真实性的确认,涉及到复杂的公理和定律,以及高难度的演算和推理。

一切新现象都是认知的对象,但过程中可能会有若干次失败的尝试,后人的认知可能彻底推翻前人的认知。新闻应该如实反映认知的这个过程。而不只是认知的结果。如果等到最终真理出现才予以报道。不但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忽视,也不利于真理的发现和验证。认知过程的曲折性和真理的无终极性,使新闻报道难免真假掺杂。对真理的发现和验证永无止境。因此假新闻不可能杜绝,此时被认为是真实的报道日后也可能被证实是虚假的,反之亦然。新闻求真的过程充满魅力,求真的结果倒在其次。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再次凸显:新闻的新鲜性是第一性的,是新闻的最本质的属性,真实性是第二性的。并且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世间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闻,也有杜绝不了的假新闻,真新闻与假新闻始终对立存在。如果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第一属性。那么人们很有可能被它束缚而不敢传播新闻。

新闻的时效性要求传媒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之公诸于众,新闻“求新”是媒介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媒介每天都在拼抢“独家新闻”;另一方面,一则虚假新闻也可能将传媒置于死地,成功的传播总是“求新”与“求真”两不误。

报道者应该从类似于钻牛角尖的“求真”的高尚且的与平庸的日常工作相抵触的泥潭中自拔,在求新的同时兼顾求真的使命。

猜你喜欢
信息量求真真实性
张锦绣
阎生德
Van lier真实性原则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班班通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运用中的几点做法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
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飞扬
一日
牛趣(二)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