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广播”效应探析

2011-06-30 03:48金晓春金永成
新闻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微博广播

金晓春 金永成

摘要: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它不仅成就了信息几何式的“广播”,而且“广播”了微博的影响力。本文从微博“广播”效应的表现特点、微博“广播”效应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微博“广播”效应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三方面探讨微博的“广播”效应。

关键词:微博;广播效应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下至普通农民上至政府部门纷纷开设微博。微博针对某一话题将关注、认同甚至反对的人聚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舆论圈”。同时,微博具有“自媒体”特性。也就是公众这一群体身兼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反馈者和发酵者等多重角色。糅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传播模式,将个人意见或个案经由社会公众过滤,并呈现病毒式的传播,产生巨大能量和影响力的“广播”效应。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的“六度空间”理论,微博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弱连接。“每一个微博用户发出的任意一条信息,只需要六次点击就可能传递到任何一个微博用户的界面”。这不仅成就了信息几何式的“广播”,而且“广播”也成就了微博的影响力。如今,“微博热”不仅是一种社会潮流,更是一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技术革新。

自从bloggcr.com的开创者伊万,威廉姆斯推出mic-blog(微博)伊始。中国从2007年开始相继涌现了以模仿Twitter的饭否、嘀咕等中国式的微博网站,直至2010年四大门户网站都开设了微博,其它一些网站也相继开设微博。2010年12月底,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了《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截止2010年10月中国注册微博用户超过1亿,而微博井喷时代将在2012或2013年到来。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研究表明“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微博的快速普及并被广大受众接受和使用,带来了政府组织、受众与信息源关系的重置,扩大了受众接受讯息的渠道、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进而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也是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大的微博产品。新浪微博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发布你身边的新鲜事”。如今,用户可以通过阿页、WAP网,手机短信彩信、手机客户端、MSN绑定以及第三方软件(如QQ空间、网易博客等)关注和更新自己的微博。新浪网盘点了2010新浪微博重大事件,在这些21个事件中。负面新闻共有10件,占总数的47.6%;正而新闻共5件,占23.8%;然后是名人事件、娱乐新闻、新产品新技术的动态等依次排在后而,所占比率也较小。一些热点事件的微博评论多则上百万条,少则几千条。其中揭露社会丑恶现象、反映中同崛起的事件最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关注度和跟帖率尤为突出。这两类事件一方面激起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激发了国人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微博强大的“广播”宣传作用不仅影响面广,而且效果显著、深远。

一、微博“广播”效应的表现特点

微博作为这个新媒体时代的新生儿,它秉承这个时代的特性——快、新、广,迅速占据市场,并且被广大受众接受使用。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模式,它成为了一个社会公共舆论平台。微博通过“直播、转发和评论,使个人的声音放大到社会空间,个人行为放大为社会性行为,微博成为公共话语空间”。微博用户们因为某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为纽带(而不是相互之间的现实人际纽带为联系),形成了不同的“话题圈”。在圈内。人们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涌现出一些提供新颖、独特、有见地的话题或建议的人,他们极易成为微博中的意见领袖,俗称“微博达人”。新闻视时效性和真实性为生命。如今。很多突发事件首先由微博公布于众。上海火灾事件中,无数人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下并第一时间由微博传发。在这类事件中。民众成为了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传播者。使一些很可能湮没于海量信息中的草根琐事议论,经过微博得以关注放大、“广而告之”甚至“广而从之”。《凤凰周刊》资深记者同时也是微博达人邓飞认为:他们极易形成“一呼百应”或“一呼万应”的效果,他们的意见“被肯定、被鼓励、被赞扬。这是一种罕见而美妙的美好感受”。草根民众将发现的一个个热点事件通过微博这个“自媒体”传播,他们成为了新闻的挖掘者、采集者、传播者、反馈者、助推者,他们人数众多,新闻来源广泛。一封信乃至行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源头。甚至可能演变成让新闻提供者始料不及的重大事件。2011年2月8日,新浪微博的“解救乞讨儿童”就是一场由一封信引发、在微博里发起,作用于现实生活并迅速蔓延,最终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打击拐卖儿童和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

传统媒体向来占据着信息的发布权,即便是面对互联网、手机的强大冲击。传统媒体始终占据着信息的首要发布者的地位。互联网、手机媒体基本上是对传统媒体所刊发信息的转载。他们无法撼动传统媒体对信息源的控制地位。如果说博客的出现动摇了传统媒体的讯息垄断,那么微博的风靡则颠覆了传统媒体话语权霸主地位。“在现实社会话语权力空间中处于弱势的草根,有可能成为微博互动再建构的主导性力量”。在相当一部分微博事件中,传统媒体仅扮演了新闻事件进一步演进的助推器。最初由微博发送信息、更新跟进事件的发展,接着由传统媒体深入报道、扩大影响面,二者共同作用于虚拟和现实两个世界,演绎了一场多视角的多维空间的信息发布会,最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最终推进事件的进程。

二、微博“广播”效应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由于海量信息的充斥以及新闻从业者的个人倾向,致使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取舍上产生偏差。很多从职业角度看似不值得报道的现象或者不被他们所发现的事件,经微博报道后反而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诸如“犀利哥”这类反映民生百态的市井新闻。难登传统媒体大雅之堂却被微博捡漏,经微博传开后成为社会热点。小月月则引发了倍受争议的审丑热浪,“癌症妈妈”郭雪姣被评为最令人温暖的微博之一等等,这些草根百姓借助微博给予他人很多关注和感动,平凡人的平凡事最贴近生活,也最能令人们产生共鸣和认同。通过微博人们看到了他人的生活境遇,从此打开了另外一扇沟通的窗户,并在这里得到了肯定、赞扬、坚持

下去的动力或者是强烈的社会批判。不管以那种形式,因为关注、转帖、评论的频率很高,每件重大的微博事件总会令事件中的普通百姓成为广受关注的“网络名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微博都是一个寻找归宿感和认同感的平台,迅速蹿红的普通百姓背后总是代表着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的一个“圈子”。

传播学学者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守望功能。大众传播“注意观察寻找那些对于国家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及其动向予以报道。也对于各种消极因素给予及时揭露和批判”。微博之所以被众多用户所看好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微博用户大多采用匿名形式参与话题讨论。他们往往无需顾及社会种种规则和障碍,对某些社会阴暗面进行爆料,所以现在很多令人咋舌的事件多源于微博所揭开的冰山一角。“微博中意见气候的形成。越来越多地依赖‘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自下而上的方式指的是意见气候的形成并不是由大众传媒的力量来主导的,而是由在某些局部形成的优势网民意见扩散、汇聚后形成的一种意见环境”。微博不仅发起了话题而且还在相互的探讨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收集汇总这一话题群体的讯息,对此话题一步步深入并挖掘出深层次原因或内幕。因而原本一个个人或局部事件,经微博分析、整合、放大后演变为一个社会公共事件:因为全社会的关注推动了主流媒体的跟进和追踪报道,这就事件的发展进程完全曝光于媒体及民众的监督之下;最终,演变成民意满意与否成为事件是否成功处理的一个标尺。微博被人们称之为“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发布一些吸引人的事件式话题时,民众除了关注和参与讨论之外,还认识到微博的强大威力。当某种方式或渠道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同时对自己又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或伤害,这种方式或渠道就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会迅速推广。微博给予了这么一个平台。在这里。人人皆有可能将自己所见所闻所知的事情置于全民审视之下,并对相关人或机构给予一定的压力和监督。所以,有人认为微博时代是全民监督的时代。更有利于推进政府廉洁执政。

三、微博“广播”效应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微博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他的影响范围辐射全民。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也正因为微博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威力,也有部分居心叵测的人希望借助微博的人气成名或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某些企业或个人在微博上故意炒作。“公粪”说的周立波、“微博女皇”姚晨、微博内外判若两人的王菲……都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眼球和关注,微博炒作已经成为娱乐圈时尚的炒作方式。。一位资深媒体人认为“随手拍火爆的背后一定有微博平台运行商的推波助谰”,“仅凭网友的自发行动是制造不了如此浩大声势的。”这些都让微博变得迷离起来。微博世界里的人和事称得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在这个虚拟的“自媒体”世界里,人们仍然需要睁大双眼、保持一颗理性冷静的头脑,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辨别事情的真伪,避免跟风追风。以免成为他人的推手被他人所利用。鉴于此种现象。在微博时代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亟需进入公民道德教育的日程,这也是吻合社会和媒介生态的需求。

“围脖”原本是给人以温暖的贴心用品,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就有可能成为致命的利器。所以,新技术新事物的好与坏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在于使用者的目的和用心。微博带来了较之以往更为广阔和深远的“广播”效应。但是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他成为这一新事物能否长久存在的根本所在。时间能够沉淀现象,能够去伪存真。民众会在长时间的关注、参与中理性判断出微博的真与假、优与劣。正如某经纪公司说:“网友眼睛还蛮亮的,明星微博范本不过是明星各种炒作手段的整合”。

猜你喜欢
微博广播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