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优势型眩晕的疗效观察

2011-06-30 01:03:50葛中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葛根素椎动脉基底

葛中林

中枢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椎动脉一侧优势为常见眩晕病因。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各类眩晕中广泛应用,疗效不一,而葛根素治疗椎动脉一侧优势患者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伴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异常率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采集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4月住院的中枢性眩晕患者88例,男41例,女47例。入院经头颅 MRA证实,明确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椎动脉优势判断标准:两侧椎动脉直径相差≥0.3mm,或者当两侧椎动脉直径相当时,一侧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连接更加紧密。血管直径测量方法:以椎动脉汇合点为原点,每相隔3mm测量椎动脉、基底动脉直径,连续测量3段,取其平均值作为椎动脉、基底动脉直径的测量值。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排除:周围性眩晕,后循环狭窄及梗死,颅内占位及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6h~24h。

1.2 分组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男21例,年龄45岁~75岁(52.6岁±5.3岁);女23例,46岁~72岁(53.6岁±4.9岁)。对照组44例,男20例,年龄44岁~72岁(53.2岁±5.8岁);女24例,年龄45岁~71岁(54.6岁±5.1岁)。两组治疗时间为10d。

1.3 观察指标 记录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2003年4月重庆眩晕专题学术会议神经病学专家认可的分级标准。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经停止;Ⅰ级,发病中和发病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Ⅱ级,发病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很快完全恢复;Ⅲ级,发病中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小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Ⅳ级,发病中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Ⅴ级,发病中日常生活被迫停止,发病后患者的全部日常生活仍不能自理,且需别人照顾和帮助。以0、Ⅰ级为治疗有效,余因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影响作无效处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

2.2 两组TC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率(见表2)

表2 两组TCD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率变化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变化,无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两侧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后合成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椎动脉一侧优势为影像学常见表现,可能与两侧椎动脉在解剖学上起源不同有关,加上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吸烟等因素共同构成以一侧椎动脉为优势的异常影像学表现[1]。当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或因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时,如对侧椎动脉完全代偿不影响后循环供血,则不会出现临床症状;当对侧椎动脉因严重扭曲、钙化或钩椎关节增生压迫等原因发生狭窄时,则不能完全代偿,继而出现眩晕等临床症状。

眩晕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可有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典型,治疗上主要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为主。缓解期则控制相关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等。目前针对椎动脉优势的治疗主要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扩张脑血管、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改善脑代谢以及中药等。

葛根素是从中药豆科植物野葛根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异类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葛根黄酮。现代医学证明,葛根素有降低血糖、血脂、血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2]。熊建群等[3]用双功能彩超监测发现,葛根素可以改善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还可以消除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脑缺血时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细胞膜结构,同时消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自由基清除剂,而葛根素能提高SOD的活力,保护脑组织免受氧自由基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4]。本研究以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治疗,结果发现葛根素在改善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患者眩晕症状较对照组明显,且基底动脉的血流异常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研究中未发现应用葛根素患者任何不良反应和血液流变学及生化功能异常。葛根素治疗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的眩晕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纠正其异常血流速度,是治疗伴有椎动脉一侧优势眩晕患者较为理想有效的治疗药物。

[1] 冷辉,王少波,赵吉连,等.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3):209-210.

[2] 江庆华.葛根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近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6,6(2):326-327.

[3] 熊建群,殷建瑞,邱少东,等.葛根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06,8(1):70-71.

[4] 毛庆军,夏瑞,张传汉.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脑组织及内皮细胞的保护[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0-41.

猜你喜欢
葛根素椎动脉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8:24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葛根素对高糖诱导HUVE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4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