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泽彧 陈小斌
鹤峰县走马镇有个叫堰垭的地方,脚踏湘鄂两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堰垭学校就位于堰垭的群山环抱之中。
堰垭学校的状况一度令人担忧:教师结构失衡,尤其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与信息技术教师紧缺;教师数量不足;教师老龄化严重,现代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学生上学难……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堰垭学校的发展。
2006年至今,学校先后接收资教生40多名,近三年来,资教生一直保持在全校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他们的到来,给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缓解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压力,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的电脑能正常运行了,音乐课堂上飘出了悠扬的歌声,标准的英语口音在课堂上回响……
学校对这些资教生十分珍惜,爱护有加。资教生一到校,学校就为每人免费提供10斤米和10斤油,并且从紧张的教师住房中腾出最好的房间给资教生住。2011年春,教师周转房竣工,所有资教生全部搬进了3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新房。
资教生中很大一部分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为将这块“璞玉”雕琢成精美的“玉器”,学校搭建各种平台,让他们互相帮扶:老教师手把手传授教学常规,资教生则培训大家使用计算机和“班班通”。同时,对资教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培训,开展诸如“资教生大练兵”、“老帮青”、学习听课、教案比拼等一系列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教学研讨活动,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资教生快速成长为教学业务骨干。
资教生熊伟,在教学上喜欢动脑筋,他的英语课实行分组教学,注重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很有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把学生当做储备知识的书橱,学生非常喜欢上他的课。
资教生阮大卫担任班主任,他既抓面上的工作,也抓点上的工作。他用心经营所负责的班级,明确目标、健全组织、培养干部,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营造出了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风。班上有个学生叫张健,非常聪明,但喜欢打架。阮老师根据张健的特点,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对他进行单独教育,和他谈心,为他解决问题,帮他辅导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阮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回报,张健从思想的转变到学习成绩的进步都令人刮目相看。
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甚至还有一些孤儿。由于从小就缺少关爱和呵护,很多留守儿童都很自卑,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资教生张资生,从小家庭也很贫寒,所以他深知这些孩子的需求,除了学习上不断地给予他们鼓励、生活上给予细心照料外,还和其他资教生一起主动为留守儿童和孤儿捐款捐物。很多学生家长回来后听孩子说起老师的帮助,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进步,内心无比欣慰,纷纷到学校表示感谢。
现在的堰垭学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中考,学校参考67人,1名学生被恩施高中录取,15名学生升入鹤峰一中。学校基本上没有辍学现象,生机勃勃的校园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这一切改变,都源于资教生的到来,他们撑起了堰垭学校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