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书莹
刘佩琪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曾从事麦肯锡咨询顾问、硅谷多家高新技术公司高管。2007年成立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简称“聚思” ),依托刘佩琪及其他成员的双语和双元文化人际网络,将人才聚合在一起,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能源问题。2008年,刘佩琪当选《时代》周刊“地球环保英雄”。
聚思几乎在创办之初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富商之女、顶级学历、投行经验、海归名媛⋯⋯一年之内获得美国《时代》周刊『地球环保英雄』。刘佩琪身上标签众多,这意味着从创立聚思第一天起,这个组织就已经拥有了引人入胜的资源。
“Peggy有一本神奇的电话簿。”美国《时代》曾这样评说刘佩琪。
“要认识最顶级的人物非常简单,你先认识一群不错的人,这些人可以将你介绍给一些更好的人,然后你继续发展就能认识更多的精英⋯⋯”刘佩琪这么解释聚思的工作方式。
刘佩琪创办的聚思—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已经在中国有了4个年头 。他们携手超模和明星登上时尚杂志的封面以唤起公众对于绿色事业的关注;他们召开节能减排论坛,将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请入中国;他们还给超过百余名中国市长级官员做培训,这些市长们是“全中国最有力的决策者群体之一”,以期将绿色思维第一时间植入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去。⋯⋯
这些日子,刘佩琪正在为聚思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节能论坛忙碌。按照计划,这次论坛将有来自她正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话簿”中的30位市长、30位大型国企高管参加;另外,她还请来了来自“西方电话簿”里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帕乔里,在会场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发表演讲。
“地球环保英雄”
个子娇小、相貌温婉的刘佩琪有一张读起来会让不少人感到彪悍的简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从事麦肯锡咨询顾问、任硅谷多家高新技术公司高管。因此,2007年,她在中国成立NGO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聚思”的时候,已经依托刘佩琪的双语和双元文化人际网络,迅速将多国相关人才聚集在一起,用时下最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能源问题。
不出所料,2008年,刘佩琪就当选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地球环保英雄”。“Peggy(刘佩琪)是个有本事把世界上所有最好的专家都搬来解决中国环保问题的女人。”这是时任《时代》周刊驻上海首席记者鲍威尔对刘佩琪的评价。
作为记者,我还记得第一次约访刘佩琪时留下的深刻印象— 一个极端讲究精致生活的女人。在拍摄照片前,她会精心给自己化妆,整理头发,甚至还会准备各种小夹子小心地将衣服的轮廓夹起来以便让自己的身形更突出;在拍摄任务进行到一个小时时,她会果断地站起来拍拍手要求采访停止,因为到了她要去接孩子放学的时间⋯⋯
第二次见到她则是在聚思上海的办公室,那是她第一次与我们真正谈自己对于聚思的构想。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另一个截然不同于镜头前的刘佩琪,她讲话很快,逻辑严密,回答每一道问题都像是做一场微型演讲。由于担心中文表达不够准确,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她要求用英文回答问题,但在每讲完一个要点后,她都会反复确认以保证自己想要传达的信息已经准确无误地被对方接收。
刘佩琪很健谈,她还毫无保留地跟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家庭和梦想,对于中国环保NGO的担忧以及对于聚思的信心。她给人强烈印象:一个外表娇小、精致的女人,到底蕴含了多少强大的内在能量。因此,从她身上,我们似乎体会到了聚思的未来。
聚思4年
聚思的团队构成非常有意思。首先是名誉委员,其中包括维珍集团的老板布兰森、杜克能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罗杰斯;其次是董事会成员,这其中,作为聚思主席的刘佩琪,淹没在经营团队之中,并不显眼;最后,在聚思的智囊团里,则有诸如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能源委员会联合主席史蒂夫•培裴马斯特等人。
“聚思的一个秘诀就是将人才聚合在一起,继而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能源问题。这个网络包括了中美两国政府、公司、科研机构、媒体以及各种组织中的领袖、专家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我们的项目创造了一个中美之间、私人团体与公共团体的双边合作关系,让我们有能力跨越国界以及文化上的障碍来取得进展。”这是创立之初,刘佩琪就构想好的聚思工作方式。
“从建立第一天开始,聚思的战略目标一直没有改变,我们要加速中国的绿色化进程,并改善这个国家在环境方面的国际形象。”刘佩琪在聚思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立下了大志,“10年之内做出显著成果”,对此,她非常有自信。她的成功似乎也来得异常迅速。
当然,对于刘佩琪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前方一片坦途。在创立聚思的最初一段时间,类似的本土NGO圈内对于聚思不甘落后不乏质疑:这个人员配备全西方化的空降部队到底能在中国坚持多久?另一方面,有些评论更是将矛头指向刘佩琪作为“连接中外专家”的中间人角色,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擅长搞关系的女人”。
不过,刘佩琪才不管这些。她从不讳言自己经常利用“关系”经营自己的NGO事业。从聚思成立开始,刘佩琪就搬来了自己之前在麦肯锡的老同事们作顾问,为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各个领域进行一次又一次圆桌讨论会议。麦肯锡的咨询费有多贵!很幸运,他们为聚思免费做。
刘佩琪的动力还来自于另一位长者。她在麻省理工读书的时候,这所世界顶级的学校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女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一位脑神经界的学术权威,一个挑战男人世界的成功女人。刘佩琪对这位女校长有一种近乎迷恋的崇拜之情,这个致力于在麻省理工推广生物科技以及清洁能源开发的校长给了她莫大的启发,她很早前就想过,为什么不来中国做一个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民间组织呢?
“要去挑战伟大的目标,不要在意过程中的曲折,以赢取最后光荣的胜利。”刘佩琪说,她已经不记得曾任IBM历上职位最高的华人高管、被施振荣认为是“秘密武器”的前宏碁集团总裁的父亲刘英武,曾经多少次给自己讲过这句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格言。
正是这句话陪伴她从小到大不断挑战“不合常理”的任务—去念男生云集的理工学校、放弃收入丰厚的风投工作、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国语便跑到中国来做环保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