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 扔掉相机,自在行走

2011-06-24 00:56陈旭军
精英 2011年6期
关键词:言说生态旅游旅游

陈旭军

因为到达,因为拍了一些照片,似乎就占有了彼地的美景,这是妄念和贪念。旅行者是外来户,是观察者,这种观察可能是快门式的猎取,也可以深入地体验。对我而言,就是尽量放慢脚步,放慢心态,有时候扔掉相机,多和本地人交流,去了解这里的『自然』(本真的状态,本来如是),才知道『而然』,才会行走得更自在。

“自然”作为Nature的对应,被赋予“自然界”的含义,其实是现代的事。道法自然,自然是两个字,不是一个名词,指“本来如是”。可能有人是把它作Nature来理解的。那古汉语中对应Nature的词语有哪些呢?至少有两个:天、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最高境界的道,不必言说,不可言说,也没有什么可遵循,本来就是如此!

1

但我们生活中的“旅游”,既言说得过度,又言说得不够。旅行团的大巴上,导游是最辛苦的。他必得喋喋不休,讲风景,讲故事,讲黄色笑话,到了景点,又要掏出喇叭,叽哩呱啦地背一通课文,还要和别的喇叭比谁声音更响。而只要是三五成群的国人,免不了也是扯着嗓门高声谈笑,呼喝,即使在博物馆、文化遗址这种适合发思古之幽情的场合。

对自然的风光,喜欢编些“神话”和“传说”,听起来,大部分的创作时间不太久远,且大多无趣、无聊。有些是瞎说,如孙悟空故里、西门庆故里,最近广东的南岭还整出一个“朱德真正故里”,欺世盗名。旅游界擅长牵强附会,无中生有,并以此为荣。

这些是言说过度的。

既然“天地有大美”,那就“而不言”吧?倒也不必像钟摆似的,一下子摆到另一个极端。作为精神上的终极思考,天地之大美,确实无法用言语来准确地描绘,并在时刻变化之中;作为风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们还是可以言说一二的。

中国旅游的解说和导赏,是很薄弱的。文化是表皮,是等着经济上台唱戏前跑龙套的小丑。要了解一地,很多时候我更愿意找文化部门的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顺便让他们帮我找地方府志;找动植物研究者了解本地的资源,顺便向他们借阅调查报告。

1999年起,“生态旅游”在中国被提及,却长期被误读成“自然旅游”,把大自然仅仅作为观光之地、休闲之所、氧吧。老子说的“法天、法地”,就是说人类可从自然中得到学习和领悟。中国的国家公园、各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风景区的功能被早早地开发了,但作为学校和课堂的功能,还远远不够。生态旅游,是要在理解自然(Nature)中感受自然(本来如是的“道”)。

2

为什么很多国人眼中的自然仅仅是物化的自然?这要从另一个常被误读的成语“人定胜天”说起。这是曾经被用来激励民众与天斗、与地斗,叫高山低头、让大海让路的口号。

其实“人定胜天”原义并不是“人类的力量能战胜自然”。这句话原为“人定兮胜天”,因为“天”代表“最高”, 整句话是说人心安定、和谐,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按照被误读的意思,很自然地就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看成世界的中心,超越了自然的一部分而成为主宰,可以对自然进行随意的支配和破坏。生态旅游,生态就是用来做旅游开发的资源,除了开发,别无价值。持这种心态,行动怎么会落实到真正的环保呢?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大地是万物之母,是人的持久根基。人应接受大地的恩典,让事物“存在着”。只有让事物存在,人才能从事物的存在中获得自己的存在,才能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生态旅游,就应该是这么一种旅游:通过走进自然,欣赏自然,了解自然,从自然丰富多样的存在中感知自我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据说哈佛大学的某任校长,曾经让哲学家们找一句含义隽永的话刻在哲学系的楼上。哲学家们讨论后,建议把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刻上去。校长觉得不太对头,最后从犹太教经书中找了一句“人是什么?应该随时注意他”。无论我们的脚步是否踏进大自然,都可以有这样的思考。

3

走进大自然的旅行让人获益良多。似乎也可以再谈谈走得自然。这里的“自然”,指不刻意、不呆板、不上瘾。

这两年,南极、北极成了旅游热点。从展示的照片看,人类还是主角,焦点还是“我去过南极”。也有人不断地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以去过多少个国家为荣,却并没有和目的地的风景和人们有深度的交流。本质上,这和走马观花的大众旅游没什么区别,只求到达,略增谈资而已。因为到达,因为拍了一些照片,似乎就占有了彼地的美景,这是妄念和贪念。旅行者是外来户,是观察者,这种观察可能是快门式的猎取,也可以深入地体验。对我而言,就是尽量放慢脚步,放慢心态,有时候扔掉相机,多和本地人交流,去了解这里的“自然”,才知道“而然”,才会行走得更自在。

也许,不必非得远赴印度、尼泊尔或西藏求道。所在的城市和乡村,日常生活环境,很可能都有大量被愚钝之心忽视的美,这种美如自然,也能让我们认识自我,感悟生命。也许,还可以对美丑来一个颠覆。很多人有寻找“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的梦,不满意都市生活的忙碌和机械。如果非得去云南和西藏才能找到心灵宁静,那也只是幻觉。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但“处物不伤物”,不能被这样的美景和快乐拘住了,变得“只能如何”,从而丧失了流水一般的弹性和自由。

4

对应着热闹而浅薄的中国旅游,书店里摆满了品质相当的各种旅游出版物,书架前永远挤着一堆埋首翻阅的读者。

我更愿意走近一些相对僻静的书架,拿起像《禅的行囊》、《寻路中国》、《楠溪江下游古村落》、 《蒙古的人和神》这类书。从科学杂志、地理杂志中,比在旅游杂志中更能找到有价值的文章和图片。从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我增加了对目的地的了解。

中国正式出现“旅游产业”也有三十多年了,和其他国家的发轨迹相参照,也应该到了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个性化旅游深度体验转型的阶段。近年我提倡“知游”,提倡在行走中学习,深入了解风景背后的风景,了解人,探索自我,其实不是新发明。孔子早就那么干了。最近由环保名人扎多老师带领,15天驱车4000多公里的青海之行,更坚定了我的信念。以前读过很多关于西藏的书,听过很多草原的故事,但这次走进茫茫的雪山草原,住进牧民家里,对藏文明、对游牧民族才开始有了真正的认识,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开了一条小缝的门。也惟有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你亲身感受到牧民心中的“天地”,才可能理解他们的情感,他们对家园的爱。

5

有朋友想骑车去西藏,问我的意见。曾读过台湾青年谢旺霖写的《转山》,记录了他从丽江到拉萨的自行车之旅。我顺手把书借给了这位朋友。谢旺霖出发前,也曾向朋友们征求意见,但多是反对的声音。

虽然知道我的意见不重要,但还是毫不犹豫地赞成,再加上一句提醒:要想清楚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付出的代价,并且准备接受。婆罗洲热带雨林的原始“猎头”部落中,男子成人礼就是把十六岁的少年赶出集体,以森林为家,与飞鸟虫兽为伍。两年后,如能活着回来,自然获得了成人的资格。很多人一辈子从未尝试过孤独的旅行,那很可能是个缺失。

其实重点不在旅行,而在人如何面对孤独。孤独迫使你面对自我。面对自我是探索自我的起点,由此走上一条向内不断深入的精神之旅。

心中自然,才能融入广袤无际、气象万千的大自然,脚步才算是真实地迈了出去。

猜你喜欢
言说生态旅游旅游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秋天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旅游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沉默的力量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