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金星(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全国畜牧总站)
石永忠(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畜牧水产局)
2010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生猪饲养量为334.35万头,产值占整个畜牧业产值的67.5%,占农业总产值的26%,是湘西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生猪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生猪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湘西州把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推进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措施,通过集中精力,集中资金,重点推进,大大加快了湘西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规模养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07年以来,湘西州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910万元,先后对194个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改扩建。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2008年,花垣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养殖大户发展的意见》。2010年,湘西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从用地、用电等方面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并对年出栏5000头和1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场给予奖励。2010年,州政府首次对全州6个年出栏万头以上和12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企业(场)给予表彰奖励,分别奖励2万元和1万元。
2.标准化规模养殖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全州生猪规模养殖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全州已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户1268户,其中年出栏500头、5000头、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366户、12户、6户。全州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年增长5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已逐步发展成为湘西州生猪生产的中坚力量,为规范生猪生产、保障猪肉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生猪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规模养殖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尤其是实施标准化改扩建项目以来,湘西州生猪规模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规模养殖场基本做到了科学规划、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养殖小区基本实现了“八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饲料和兽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全州生猪良种化和饲养水平显著提高,三元杂交猪比例提高到了53%,生猪出栏率和配合饲料入户率分别达到178%、85%,生猪无公害产地认定规模21.2万头。2010年,根据农业部和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部署,全州深入开展了“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各1个,其中古丈神宝牧业公司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花垣富民猪场为湖南省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
近年来,湘西州生猪规模养殖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生猪养殖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全州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偏小,尤其是出栏5000头以上的大中型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偏少,规模养殖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千家万户的散养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生猪养殖总量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出栏生猪仅占全省的1.9%。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全州缺乏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没有一家猪肉产品深加工企业,现有的猪肉产品基本上处于原始初级加工档次,存在着附加值低、品牌带动力不强等问题。虽然成立了一些养殖协会,但存在会员人数较少,组织比较松散,成员之间、协会与加工企业之间、协会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农户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3.粪污治理难度日益加大。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粪污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另外,由于粪污处理设施投入成本大、运行费用高,养殖场户不愿过多投入,部分养殖企业、养殖户甚至任由粪污自然排放,生猪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形势日益严峻。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生猪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湘西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种养结合、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防疫条件,规范生产行为,推广先进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猪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水平。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要科学制定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行业或产业发展必须规划先行,规划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规划得好才能发展得好,管理得顺。湘西州生猪产业发展也不例外。因此,湘西州生猪产业发展,必须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以当地自然条件下的环境承载能力和以区位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分析为依据,以适度规模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的布局、潜力、规模和进度。
2.要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这是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前提和基础。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新建,一手抓改造。抓新建,就是要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使其符合生猪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造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粪污处理等基础设施,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过渡形式,但不是分散养殖的简单集中。养殖小区建设,要按照现代化规模场的建设和管理标准,统一配套防疫、排污、沼气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应充分利用湘西州山大沟深这一隔离屏障优势,建设自然分布、相对独立的多个适度规模养殖场,实行统一管理,形成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规模养殖场户群。
3.要严格规范标准化规模养殖行为。现代生猪养殖的根本要求是生产标准化,实现的途径是管理规范化。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技术培训,将标准化生产规程普及到每个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使生猪养殖都能按章生产、照章操作,特别是养殖小区要严格实行“八统一”。要严格标准化管理制度。凡是不符合防疫管理规定的种畜场,一律不得发证和供种;凡是禁止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兽药,一律不得非法制售和使用;凡是新建规模养殖场,必须按规定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要强化全程标准化监督管理,科学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防“瘦肉精”、激素和假劣饲料、兽药等进入养殖环节。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搞好产地环境保护,健全健康养殖档案,确保养殖安全。要加强流通和市场的监控,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4.要突出抓好粪污资源化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既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需要,也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着力推广农牧结合、沼气配套、有机肥加工等粪污治理模式。要支持和鼓励规模养殖场进山入林,充分利用农田、林地、果园、菜地对粪污进行消纳吸收。要大力推广户用沼气、沼气发电等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特别是大型规模养殖场要积极推广“粪污集中发酵、沼气发电、种养配套”的治理模式,实现生猪粪污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资源化利用。
5.要着力推广龙头联基地发展模式。现代生猪产业体系中,加工龙头企业具有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组织化程度、开拓市场、增值增效的功能,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骨干力量。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伙伴,建设起点高、规模大、机制新的现代化生猪屠宰和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同时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生猪养殖企业做强做大。重点帮助企业建立稳定的猪源基地,采取订单生产、产销联建等形式,由龙头企业负责承建标准化栏舍,向会员农户提供猪场租赁、种苗、饲料、防疫、技术、融资、产品保护价收购等服务,规模养殖农户按公司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形成加工龙头与养殖基地共同发展的产业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