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娄佑武 甘兴华 于徐根 徐桂花 戴征煌 黄 珍 谢永忠(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生猪产业是江西的传统强势产业,在全省畜牧业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历年来,猪肉占肉类总产的70%~80%,在畜牧业产值中,生猪的产值约占70%。在“十一五”期间,江西畜牧业认真贯彻“后劲在畜”的发展战略,生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生猪存栏量达1760.0万头,出栏2980.0万头。养猪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及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肉食品供给及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因粪污高质化利用滞后,区域内养殖、种植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养猪业已成为农村三大面源污染之一,引出一系列生态环境安全处理难度加大的问题。为缓解养猪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江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探索和全力推广生态养猪,并建立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先后启动了“爱我美好家园千场万户畜禽清洁生产行动”、“标准化示范创建”等项目,以实现粪污无害化、资源化。
在此背景下,为提升生猪养殖水平,保障养猪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江西省通过从食物链、生物链、产业链以及生态循环途经创建养猪业“动态生态经济模式”。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于2006年立项,在全省开始实施“牧草在养猪生态小区中循环经济的作用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利用优质牧草资源,将粪污用于饲草生产,利用饲草消纳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饲草用于养猪,减少饲料用粮,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猪肉品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耗增效,为养猪生态小区建设和模式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该项目历经5年,已完成了牧草品种筛选、对重金属吸纳、粪污消纳以及高产栽培利用技术研究,并在江西芦溪县、高安市、黎川县建立了7个示范点,取得初步预期效果。
1.不同牧草品种对重金属(Cu、Zn)吸收消纳能力研究。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研究牧草品种菊苣、白三叶、百喜草、高丹草在分别添加0~400毫克/千克Cu2+处理、0~800毫克/千克Zn2+处理的土壤中,对Cu2+、Zn2+的富集作用。经研究分析,随着土壤中添加Cu2+、Zn2+含量的增加,4种牧草地上、地下部分的Cu2+、Zn2+含量越来越高。在土壤中添加Cu2+、Zn2+含量相同情况下,4种牧草每千克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Cu2+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高丹草<百喜草<白三叶<菊苣;Zn2+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含量高丹草<白三叶<菊苣<百喜草。结合试验牧草生物产量分析,以百喜草富集Cu2+、Zn2+能力最强,在最高浓度处理中,能富集Cu2+5.6毫克、Zn2+35.5毫克。菊苣对Cu2+耐受性的临界值最高,在400毫克/千克左右。
2.牧草品种耐阴性研究。将耐阴性强的牧草品种引入“猪—沼—果”模式系统,建立“猪—沼—果—草”立体空间生态模式,发挥牧草生产及生态保护功能,实现丘陵山坡地果园的水土保持,完善产业生态循环链。选择以白三叶、高羊茅、高丹草为研究对象,设计四个不同遮阴时间:11小时、10小时、9小时、0小时(对照,CK)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地上生物产量、粗纤维含量、粗蛋白含量变化,得出三种牧草的耐阴顺序为白三叶>高丹草>高羊茅。
3.牧草对猪粪污中Cu、Zn 、N、P吸附消纳研究。在芦溪富生生态养殖公司、芦溪康民养猪场、高安古丰养猪场、高安瑞宏养猪场开展菊苣、杂交狼尾草牧草地施0~9000千克/亩不同梯度猪粪试验,研究牧草对Cu、Zn 、N、P的吸附消纳量,以指导饲草对猪粪的施用和解决猪场粪污重金属处理难题。此试验仍在进行中。
1.建立青饲料养猪示范点。为了加强项目研究成果推广与改进,项目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的模式,依托江西省种草养畜示范推广项目(2009—2011年),在芦溪县建立了青饲料养猪研究示范点——芦溪富生生态养殖公司和芦溪康民养猪场。示范点建立高产优质牧草基地100余亩,开展了牧草高产栽培技术、牧草四季供青模式、粪肥(沼液)利用模式、青饲料养猪模式研究与展示。通过2年的生产探索,提出适度规模养猪场“两法一配套”饲养模式。
2.饲喂生猪效果观测。
(1)种母猪饲喂优质青饲料利用研究。先后在芦溪富生生态养殖公司、芦溪泰安养殖有限公司、芦溪康民养猪场、高安古丰养猪场、高安瑞宏养猪场开展利用青饲料饲喂母猪饲养试验。通过添加1千克、1.5千克、2千克菊苣和苦荬草等饲草研究发现,根据母猪生产性能和体况,适时添加一定比例的青饲料替代部分精料饲喂母猪,母猪泌乳性能好、肠道通畅不便秘、产子数增加、仔猪不拉稀、断奶窝重和断奶仔数提高、母猪返情率好。一般情况下,断奶窝仔数可增加1~2头,母猪3~7天返情率达80%以上。
(2)育肥猪饲喂优质青饲料利用研究。通过添加10%紫花苜蓿、15%紫花苜蓿、20%紫花苜蓿、15%杂交狼尾草、5%菊苣、10%菊苣等研究发现,在育肥早期适当添加青饲料,对小猪生长没有影响,在保障小猪健康的同时,对生猪后期生长有一定的正面后作效应。在大猪阶段饲喂青饲料,在不影响出栏的情况下可以节省精料6~20千克。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生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采取青饲料分阶段饲喂方式,即肥猪在30~50千克阶段青饲料饲喂量(按干物质计算)占日粮的5%,50~70千克阶段添加量为10%,70千克以上添加为15%,增效显著。
1.筛选出消纳重金属较强的可饲牧草品种。研究验证了牧草品种吸收消纳重金属(Cu、Zn)的能力和作用,筛选出消纳重金属(Cu、Zn)较强的可饲牧草品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为依据,通过在5种不同浓度的Cu、Zn处理的土壤中种植4种不同类型牧草品种,综合土壤重金属对牧草生长、生物量的影响以及牧草对土壤Cu、Zn富集情况,得出菊苣、百喜草等对Cu、Zn具有较强耐受性和消纳能力,对降解猪饲料代谢后由粪便排出且不可降解的Cu、Zn有很好作用,可以修复因施猪粪肥而造成污染的土壤,减轻Cu、Zn富集对土壤的污染。牧草消纳粪污后积纳的Cu、Zn含量,符合猪的添加饲喂标准,可作为添加剂使用,同时牧草安全可饲。
2.筛选出耐阴性较强的牧草品种。通过对白三叶、高羊茅、高丹草的不同遮阴处理,筛选出耐阴性较强的牧草品种——白三叶。白三叶为匍匐茎,利于保护土壤表层,易于江西省赣南丘陵地带果园的水土保持。同时提出了一种简易可行的耐阴性水平评价新方法。即:
耐阴性指数=(遮阴水平下的生物量-无遮阴水平下的生物量)×100/无遮阴水平下的生物量。
3.筛选出用于生猪生产的当家牧草品种——菊苣。根据牧草的适口性、营养价值、粗纤维含量以及饲养效果,从菊苣、杂交狼尾草、紫花苜蓿等优良牧草品种中筛选出用于饲喂生猪的当家品种——菊苣。试验结果和生产推广效益发现,菊苣不论饲喂母猪还是肥猪,都能改善生猪的体况,维护肠道健康,减少拉稀以及便秘的发生,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生产力,并能适当减少精料消耗。
4.研究提出了适度规模猪场饲草喂猪饲养模式及四季供青模式。根据芦溪富生生态养殖公司、芦溪泰安养殖有限公司、芦溪康民养猪场、高安古丰养猪场、高安瑞宏养猪场等养殖场用青饲料饲喂母猪和肥猪的饲养研究和生产经验,提出了“适度规模养猪场‘两法一配套’饲养模式”,即母猪青饲料饲喂模式“1.5千克基础法”、肥猪青饲料饲喂模式“5%饲草保健法”及“1540四季供青配套模式”。“1.5千克基础法”是指确保能繁母猪常年日采食饲草量1.5千克,视母猪体重和膘情适当增加饲喂量的饲草投喂方法。“5%饲草保健法”是指改变大量饲喂青饲料减少精料的做法和传统观念,确保肥猪饲养阶段日采食饲草量占日粮干物质5%,目的在于促进肥猪肠道健康,适当减少饲料投入,利用饲草本身一定的药用功能,实现肥猪保健和正常时间出栏。“1540猪沼草生态养殖技术模式”是在保障上述每头猪饲草需求的基础上,可以按1亩青饲料配套养殖5头母猪、40头左右商品猪,利用猪场栏舍前后、猪场周边等各类空闲土地种植优质青饲料品种菊苣、齿缘苦荬菜、串叶松香草、黑麦草、甘薯、饲用包菜等,采取春季品种与秋季品种组合、多年生与一年生搭配,并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青饲料种植高产及确保四季供青。
5.示范与推广应用效果。项目实施以来,做到试验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推广应用示范。依托“江西省种草养畜示范点建设”以及有关工作部署,重点示范推广“猪—粪(沼液)—草”高效生态模式技术,举办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全省畜牧相关人员200余人次。在芦溪县青饲料养猪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通过合作社组织社员及周边猪场参与利用青饲料养猪20余户,种植优质青饲料300多亩。在种草养畜(猪)培训班、青饲料饲喂猪示范场示范带动下,高安市2010年在全市年出栏500~2000头生猪的600余个养殖场中选择了“瑞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古丰养猪场”、“四姓养猪场”和“瑞宏养猪场”4个场为首批种草养猪示范场,拉开了高安市发展种草养猪循环利用生态模式的序幕;黎川、遂川、渝水、东乡、安远、会昌、丰城、吉安等地不少养猪场及专业户积极参与加入种草养猪行列,并在生产上取得良好效果。据生产实践效益分析:种草养猪不仅改善猪场环境,实现沼液(粪污)合理利用,而且牧草饲喂肥猪体况好,饲料利用率高,可减少饲料成本,出栏肥猪头均可增加利润80~120元;母猪便秘减少,泌乳性能好,仔猪腹泻减少,成活率提高,断奶窝仔数可增加1~2头,效益非常明显。
由于受项目经费和时间的影响,本项目研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尚未开展牧草对能繁母猪利用年限的影响以及牧草不同的种植模式对有机肥利用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