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燕 兰会霞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微免教研室 山西 汾阳 032200;①山西省汾阳医院)
HBeAg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抗原,多数学者认为它是HB-cAg肽链被蛋白酶裂解产生的片段,是HBV在体内复制的一个指标,临床医生常根据HBeAg的阴阳性来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故其临床意义显著。因免疫学中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操作简便快捷,因此在大多数基层医院用其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该法可以用目测法和酶标仪来判断结果,本文对这2种方法检测HBeAg的结果进行比较。
1.1 材料
1.1.1 血清标本。(1)标本采集对象:样本主要是在2010年6月之前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检验科采集的乙肝患者的血清,总共133例,均为汉族。(2)标本采集方法:用真空采血管(不含抗凝剂)无菌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5mL,尽早分离新鲜血清,为避免反复冻融,以0.5mL每管分装于1.5mL冻存管(Eppendorf管,以下简称EP管)中,做好标记,于-70℃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1.1.2 诊断试剂盒和主要仪器 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美国BIO-RAD 680酶标仪。
1.2 操作方法 实验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实验原理为双抗体夹心法。
1.2.1 设置空白对照孔1个、HBeAg阴性对照孔2个、阳性对照2孔,空白孔不加样品和酶结合物。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孔分别加入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液各50μL,在其它反应孔中各加入待检标本50μL。
1.2.2 每孔加入酶结合物50μL,在反应板上加盖封板膜,振荡混匀,置37℃温箱反应30分钟。时间到后弃去反应液,每孔加入稀释后的洗液300μL,静置10秒,甩弃洗液,重复5次后拍干。每孔加入底物A、B液各50μL,加盖封板膜,振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每孔加入终止液各50μL,振荡混匀终止反应。
1.2.3 结果判断。目测记录阳性例数,当显色明显高于HBeAg阴性对照的检测孔判为阳性,低于HBeAg阴性参比对照的检测孔判为阴性。然后上酶标仪检测(事先输入检测的程序,设置好临界值),用空白对照孔调零,450nm测定各孔OD值,打印出结果,以确定目测法的可靠程度。
1.3 数据统计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版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测法和酶标仪判断ELISA检测结果见表1。经χ2检验,目测法与常规ELISA检测判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酶标仪法和目测法判定ELISA检测结果的比较
ELISA是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的原理加上酶联扩大反应信号而设计的,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率高等特点。但酶标仪价格昂贵,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技能[1],对目前很多偏远的以及一些基层医院是不适用的。因此完全可以用目测法来代替酶标仪来判断HBeAg的阴阳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ELISA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2],一定要尽量注意操作的规范,避免假阳性的出现,如:避免使用溶血的标本;加样以及加冲洗液时使用排枪可以避免反应时间过长导致的假阳性;加洗涤液时应注满孔但不可外溢;洗板时注意垂直甩洗液;加显色剂后,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判断结果。观测者应注意颜色的对比,可置于白色背景下判断颜色的深浅,可疑的患者标本应注意复查,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刘 慧,李春富,李菊升,等.目测法与酶标仪判断ELISA检测旋毛虫病IgG的结果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177
[2]迟婉利,孔祥民.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假阳性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