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岩 陆喜荣 陶鸣浩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而出现。主要症状为吞酸、吐酸、胸骨后烧灼不适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运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消化科门诊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标准[2]。观察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20~84岁,平均(45.81±9.14)岁;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86岁,平均(43.96±10.2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 组为观察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莫沙比利,5mg,tid。30d为1个疗程。B组为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20mg,bid;莫沙比利,5mg,tid。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询问受试者症状,给予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值检测,评价其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根据症状减轻程度及胃镜检查情况,制定如下评定标准:①治愈: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胃镜检查病变部位原来的糜烂消失;②有效: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病变部糜烂好转;③无效:烧心、反酸、胸痛等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胃镜检查病变部位无明显改善。
1.3.2 检测24小时食管pH值,比较反流次数、长时间反流次数(>5min)和pH<4的反流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相差显著界限。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的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的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的变化比较()
组别 时间 反流次数 长时间反流次数(>5min)pH<4的反流时间(min)82.67 ±22.25 14.95 ±11.42 100.13 ±35.21治疗后 42.93 ±15.47 8.80 ±9.66 56.37 ±22.08 t 11.356 3.185 8.158 P 0.000 0.002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83.32±22.41 15.90±17.72 95.55±31.77治疗后 48.68 ±12.07 14.08 ±17.55 77.03 ±55.66 t 10.54 0.564 2.238 P 0.000 0.574 0.027两组治疗前比较 t 0.159 0.349 0.749 P 0.874 0.728 0.456两组治疗后比较 t 2.27 2.043 2.647 P观察组 治疗前0.025 0.043 0.009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研究认为,RE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防御机制削弱及食管清除酸能力下降,主要变化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过度等,主要损伤因素为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故在治疗上常常使用抑酸药和促进胃动力药。
本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埃索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H+/K+-ATP酶来降低胃酸分泌,防止胃酸的形成。莫沙比利是新一代胃肠动力药,为高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胃肠道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使之释放乙酰胆碱,产生上消化道促动力作用。
食管内24小时pH监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100%及96%,目前认为它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3]。国内有研究表明,RE组总反流时间%及反流的最长时间异常的阳性率均为80%[4],RE患者的酸反流明显,食管黏膜的急性损伤与酸反流关系密切,因此强力抑酸剂效果较好[5]。通过本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可以明显降低反流次数、长时间反流次数和pH<4的反流时间,故在治疗上取得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RE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1]张澍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J].北京中医药,2008,23(3):3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60
[3]DeVault KR,Castell DO.Updat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5,100(1):190
[4]张灵云,蓝宇,王玘.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差异[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8):829
[5]Pace F,Tonini M,Pallotta S,Molteni P,Porro GB.Systematic review:maintenance treatment of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ith proton pump inhibitors taken on-demand.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7;26:1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