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DC、CIK回输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

2011-06-14 05:39康海燕王建彬董江龙赵子龙张红霞
山东医药 2011年45期
关键词:回输干扰素自体

康海燕,王建彬*,董江龙,赵子龙,张红霞,王 艳

(1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石家庄050021;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目前研究认为,乙肝的主要发病机制与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HBV感染后发生的免疫耐受和慢性乙肝(CHB)与机体抗原提呈细胞[即树突状细胞(DC)]功能缺陷密切相关。DC是迄今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1,2],在免疫应答诱导中有独特的地位,对清除HBV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和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CD3+CD56+T细胞是CIK群体中的主要效应细胞。研究表明,将HBsAg致敏的DC、CIK共同培养,可诱导出HBsAg特异性CIK,增强各自的作用。为探讨自体DC、CIK联合干扰素治疗CHB的临床疗效,我们进行了相关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CHB患者320例,男180例、女140例,年龄18~63(37.8±16.3)岁,病程5~20年;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ALT、AST 均 >80 IU/ml,HBV-DNA 定量 >1.0 ×106IU/ml,无其他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60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自体DC、CIK制备 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10 ml,肝素抗凝后,用生理盐水与静脉血以1∶1比例稀释后,沿离心管壁缓慢加到淋巴细胞分离液中,2 000 r/min离心20 min;取白膜层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以无血清培养基悬浮细胞终浓度为2×106/ml,置于培养瓶内,37 ℃、5%CO2培养箱孵育3 h,分离黏附细胞及非黏附细胞。黏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 000 kU/L、重组人白介素4(rhIL-4)500 kU/L,在37℃、5%CO2培养箱内培养,隔天半量换液并添加rhIL-4及rhGM-CSF;第6天加入含前S1的表面抗原20 mg/L、肿瘤坏死因子(TNF)500 μg/L,培养第7天收集活化 DC,对患者行皮下注射。非黏附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加入干扰素10 kU/L、IL-2 500 kU/L、CD3单克隆抗体500 μg/L、IL-1 100 kU/L,隔天换液,培养第 7 天加入活化DC,继续培养7 d后收集细胞(即HBsAg特异性CIK),对患者行静脉回输。

1.2.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自体DC、CIK回输治疗,第1天抽血,第7天皮下注射自体DC、第14天静脉回输CIK,并同时行第2次抽血,连续循环三次为一疗程(抽血3次,注射DC 3次,回输CIK 3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干扰素5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续6个月为一疗程。

1.2.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肝功能(包括 AST、ALT、TBIL)、HBeAg 定量及 HBV-DNA定量。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 见表1。治疗后,对照组 AST、ALT、TBIL 分别降低(32.69 ±5.78)U/L、(30.29 ± 4.58)U/L、(7.41 ± 1.21)μmol/L,观察组分别降低(57.01 ± 8.23)U/L、(42.66 ±6.32)U/L、(9.02 ±0.88)μmol/L;两组比较 P 均 <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ALT(U/L) AST(U/L) TBIL(μmol/L)对照组160治疗前 127.37 ±19.69 101.22 ±17.22 28.28 ±4.86治疗后 68.62 ±12.11* 62.02 ±13.25* 22.07 ±4.03*观察组 160治疗前 125.36 ±23.86 112.05 ±19.67 27.53 ±5.09治疗后 57.21 ±11.26*#60.35 ±13.57*#18.37 ±3.94*#

2.2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及HBeAg定量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及HBeAg定量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及HBeAg定量变化(±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HBV-DNA定量(IU/ml)HBeAg定量(S/CO)对照组160治疗前 (5.86 ±0.98)×107 422.86 ±45.23治疗后 (4.65 ±1.23)×105* 260.51 ±35.28*观察组 160治疗前 (7.51 ±2.01)×107 436.27 ±51.23治疗后 (5.67 ±1.51)×104*# 200.17 ±32.11*#

3 讨论

研究表明,CHB的发生、发展与HBV持续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有关[4]。DC是机体中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T细胞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中起核心作用[5]。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T细胞功能不足,是导致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另外,DC也会受到 HBV感染。Beckebaum等[6]研究发现,CHB患者单核细胞来源的DC受到HBV感染后,表现为抗原提呈功能下降,辅助T细胞反应受损。提示HBV感染可抑制DC功能,减弱DC抗原提呈功能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使HBV感染持续。CHB患者皮下注射自身活化的DC,可明显提高其对机体淋巴细胞的活化能力,诱导针对HBV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反应。

CIK是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由IFN-γ、IL-2等细胞因子诱导产生的杀伤细胞,具有T细胞的抗瘤活性和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将HBsAg致敏的DC与CIK共同培养,可诱导出HBsAg特异性CIK,增强各自的疗效。干扰素是治疗CHB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实现抗病毒作用;并有广泛的免疫调节特性,包括激活T辅助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进而增强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应答。本研究表明,对CHB患者行CIK自体回输,可有效增强其DC功能,激活细胞免疫,促进病毒清除。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HBV-DNA及HBeAg定量均明显改善,以观察组改善明显。提示利用HBsAg致敏的DC诱导特异性CIK增殖,有望成为临床治疗HBV持续性感染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DC、CIK回输是治疗CHB的有效疗法,其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促进肝脏储备能力恢复,清除HBV;DC、CIK联合干扰素治疗CHB疗效更佳。

[1]邢利和,张丽欣,张丽丽.树突状细胞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3701-3703.

[2]Skmd FA,Norio H,Morikazu O.Immune therapy including dendritic cell based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World J Gastronterol,2006,12(18):2876-2883.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4]李俊卿,周俊英.免疫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机制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4):437-440.

[5]张书广,赵歧刚,李友忠.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5):7-9.

[6]Beckebaum S,Cicinnati VR,Zhang X,et al.Hepatitis B virus-induced defect of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 leads to impaired T helper typeⅠresponse in vitro:mechanisms for viral immune escape[J].Immunology,2003,109(4):487-495.

猜你喜欢
回输干扰素自体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防治探讨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
泽芪汤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43例